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建华专利>正文

一种旋流热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929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热能发生器,属于热水加热设备。它包括:水箱1、水泵2、连接管3和热发生装置,设置于水箱1中的发生装置包括具有内螺旋肋片的螺旋管4和装于螺旋管4出口处的稳流头5,与水泵2出口相连的连接管3是呈扩锥形的。该产品将旋流的产生、输送和加热融为一体,结构简单紧凑,可广泛用于工程供热之中。(*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流热能发生器,它是利用高速旋转液体的扩缩来生产热水的加热设备。技术背景现有的旋流热能发生器如中国专利ZL01241067.5,它主要是依靠一个蜗流发生器来产生旋流并使旋流通过一个简体来生产热能,其缺点在于结构复杂,换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性能高效、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旋流热能发生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旋流热能发生器,它包括水箱、水泵、连接管和热发生装置,设置于水箱之中的热发生装置由具有内螺旋肋片的螺旋管和装于螺旋管出口处的稳流头组成,与水泵出口相连接的连接管呈扩锥形。上述的旋流热能发生器,所述的稳流头由扩口管和设置于扩口管内的多边形阻挡体组成。由于上述解决方案中采用了内螺旋管,并将螺旋管放置于水箱中,实现了旋转、输送和加热一体化,因而大大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换热效率。经试验,该技术方案所产生的输水旋转速度远高于切线方向进水式的蜗流发生器,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旋流热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稳流头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如下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将热发生器置于水箱1中,水泵2出口端通过连接管3直接与热发生器相接,热发生器是由内部具有螺旋肋片的螺旋管4和装于螺旋管4出口处的稳流头5所组成,与水泵2出口相连接的连接管3呈扩锥形。上述实验方案中的稳流头5是由扩口管6和设置于扩口管6内的多边形阻挡体7组成,阻挡体7可以是三角形、四方形等。当然,图中所示的螺旋管4并不局限于图中一种结构,螺旋管4内部螺旋肋片可以是单线或多线;螺旋肋片沿管长方向可以连续也可断续;螺旋肋片的高度可以是等高不变或高低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旋流热能发生器,它包括水箱、水泵、连接管和热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水箱之中的热发生装置由具有内螺旋肋片的螺旋管和装于螺旋管出口处的稳流头所组成,与水泵出口相连接的连接管呈扩锥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热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流头是由扩口管和设置于扩口管内的多边形阻挡体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热能发生器,属于热水加热设备。它包括水箱1、水泵2、连接管3和热发生装置,设置于水箱1中的发生装置包括具有内螺旋肋片的螺旋管4和装于螺旋管4出口处的稳流头5,与水泵2出口相连的连接管3是呈扩锥形的。该产品将旋流的产生、输送和加热融为一体,结构简单紧凑,可广泛用于工程供热之中。文档编号F24J3/00GK2539943SQ0221039公开日2003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高建华 申请人:高建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流热能发生器,它包括水箱、水泵、连接管和热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水箱[1]之中的热发生装置由具有内螺旋肋片的螺旋管[4]和装于螺旋管[4]出口处的稳流头[5]所组成,与水泵[2]出口相连接的连接管[3]呈扩锥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高建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