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继刚专利>正文

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928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由热管、集热板、透明盖板,保温层、换热器、壳体、支架组成,换热器内有涡漩发生源,热管一端紧贴在换热器上面,另一端紧贴在集热板上面,在集热板上面设有1~2层透明盖板,集热板下面设有保温层,换热器外面设有保温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好处是:采用热管集热,换热器不用开孔,不存在泄漏等问题,换热器内设有涡漩发生源,强化传热,传热效果好,具有不易结垢,阻力小,不怕冻,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行可靠等特点。(*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太阳能集热器有普通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和真空管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普通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易结垢、容易被冻坏,在北方冬季寒冷时无法使用;真空管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性能理想,但成本太高,使其普及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且不怕冻的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由热管、集热板、透明盖板、保温层、换热器、壳体、支架组成,换热器内有涡漩发生元,热管一端紧贴在换热器上面,另一端紧贴在集热板上面,在集热板上面设有1~2层透明盖板,集热板下面设有保温层,换热器外面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外是壳体,壳体安装在支架上。本技术的好处是采用热管集热,换热器不用开孔,不存在泄漏等问题,换热器内设有涡漩发生元,强化传热,传热效果好,具有不易结垢,阻力小,不怕冻,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行可靠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由热管1、集热板2、透明盖板3、保温层4、换热器5、壳体7、支架8组成,换热器内有涡漩发生元6,热管1一端紧贴在换热器5上面,另一端紧贴在集热板2上面,在集热板2上面设有1~2层透明盖板3,集热板2下面设有保温层4,换热器5外面设有保温层4,保温层4外是壳体7,壳体7安装在支架8上。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过程是穿过透明盖板3的太阳光被热管1和集热板2所吸收,吸收的太阳能传递给热管1中的工质,工质被加热、蒸发,蒸发的工质流向换热器一端,将热量传给换热器5中的水,同时,热管1内工质被冷凝,返回集热板一端,如此不断循环,将换热器5中的水加热,换热器5内部有涡漩发生元6,进水通过涡漩发生元6形成涡漩流,强化水与换热器5壁面的传热,增加换热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由热管(1)、集热板(2)、透明盖板(3)、保温层(4)、换热器(5)、壳体(7)、支架(8)组成,换热器(5)内有涡漩发生元(6),热管(1)一端紧贴在换热器(5)上面,另一端紧贴在集热板(2)上面,在集热板(2)上面设有1~2层透明盖板(3),集热板(2)下面设有保温层(4),换热器(5)外面设有保温层(4),保温层(4)外是壳体(7),壳体(7)安装在支架(8)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由热管、集热板、透明盖板,保温层、换热器、壳体、支架组成,换热器内有涡漩发生源,热管一端紧贴在换热器上面,另一端紧贴在集热板上面,在集热板上面设有1~2层透明盖板,集热板下面设有保温层,换热器外面设有保温层,本技术的好处是采用热管集热,换热器不用开孔,不存在泄漏等问题,换热器内设有涡漩发生源,强化传热,传热效果好,具有不易结垢,阻力小,不怕冻,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行可靠等特点。文档编号F24J2/32GK2532428SQ0221040公开日2003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26日专利技术者朱继刚 申请人:朱继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由热管(1)、集热板(2)、透明盖板(3)、保温层(4)、换热器(5)、壳体(7)、支架(8)组成,换热器(5)内有涡漩发生元(6),热管(1)一端紧贴在换热器(5)上面,另一端紧贴在集热板(2)上面,在集热板(2)上面设有1~2层透明盖板(3),集热板(2)下面设有保温层(4),换热器(5)外面设有保温层(4),保温层(4)外是壳体(7),壳体(7)安装在支架(8)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继刚
申请(专利权)人:朱继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