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42947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2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集热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壳体;透明盖板,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保温材料,设置在所述壳体除顶部外的内侧面内并形成一保温空间;吸热板,包括多个流体通道,设置在所述保温空间内;导光结构,包括透明介质层和导光组件,所述透明介质层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靠近所述吸热板的一侧,所述导光组件设置在所述透明介质层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透明盖板下方设置导光结构使得从透明盖板入射的光汇聚至流体通道处,不仅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还提高了加热效率。

Plate type solar energy heat colle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llector field, especially relates to a flat plate type solar heat collector, set housing; the transparent cover,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shell;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casing outside except the top plane and form a holding space; the heat absorbing plat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low channels that is set in the holding space; the light guide structure comprises a transparent dielectric layer and a light guide member, the transparent dielectric layer is arranged near the absorber plate on the side of the transparent cover plate, wherein the light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transparent layer. Under the transparent cover plate, the light guiding structure is arranged in the utility model, so that the light incident from the transparent cover plate converges to the fluid channel, and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solar energy is improved, and the heating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本技术涉及集热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介绍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集热器中的一种类型。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是一种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并向工质传递热量的装置,它是一种特殊的热交换器,集热器中的工质与远距离的太阳进行热交换。通常由由吸热板芯、壳体、透明盖板、保温材料及有关零部件组成。在加接循环管道,保温水箱后,即成为能吸收太阳辐射热,使水温升高。阳光透过透明盖板照射到表面涂有吸收层的吸热体上,其中大部分太阳辐射能为吸收体所吸收,转变为热能,并传向流体通道中的工质。这样,从集热器底部入口的冷工质,在流体通道中被太阳能所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加热后的热工质,带着有用的热能从集热器的上端出口,蓄入贮水箱中待用,即为有用能量收益。与此同时,由于吸热体温度升高,通过透明盖板和外壳向环境散失热量,构成平板太阳集热器的各种热损失。为提高热效率,现有的改进方向一般是改进吸热体材料或涂层以提高吸热率,减小热损失。如何进一步提高太阳热能的利用率还有待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壳体;透明盖板,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保温材料,设置在所述壳体除顶部外的内侧面内并形成一保温空间;吸热板,包括多个流体通道,设置在所述保温空间内;导光结构,包括透明介质层和导光组件,所述透明介质层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靠近所述吸热板的一侧,所述导光组件设置在所述透明介质层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组件出射端对准所述流体通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组件为与所述流体通道一一对应的光纤阵列,所述光纤阵列包括至少三列。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包括依次连接的入射段、传输段和出射段,至少两列所述传输段相对所述入射段和出射段倾斜设置,所述出射段相对所述入射段靠近所述流体通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组件为与所述流体通道一一对应的反射板组,所述反射板组包括至少三块反射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板为双面反射板,至少两块反射板沿所述流体通道外径到内径方向倾斜,使得所述至少三块反射板构成至少两条反射通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盖板上还设置有透镜阵列。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镜阵列与所述光纤阵列的入射段一一对应。本技术通过在透明盖板下方设置导光结构使得从透明盖板入射的光汇聚至流体通道处,不仅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还提高了加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导光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导光结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壳体1,一般由金属材料构成。透明盖板2,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透明盖板2可选取高透光率的玻璃盖板。保温材料3,设置在壳体1除顶部外的内侧面内并形成一保温空间31,保温材料可选取石棉、泡沫等;吸热板4,包括多个流体通道41,设置在保温空间31内,吸热板4一般由金属制成,可在其表面涂覆吸光涂料提高加热效果。导光结构5,包括透明介质层51和导光组件52,透明介质层51设置在透明盖板2下方,即靠近吸热板4的一侧,导光组件52设置在透明介质层51内。透明介质层51可选取透光率高的树脂材料。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导光组件52为光纤阵列,如图2所示。每一个流体通道41对应一个光纤阵列。流体通道41在工质流动方向为列,光纤阵列包括至少三列。本实施例中,光纤阵列为三列,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整数列。每个光纤包括入射段5211、传输段5212和出射段5213,至少两列传输段5212相对入射段5211和出射段5213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是远离流体通道41中心的两列的传输段5212倾斜,出射段5213相对入射段5211更加靠近流体通道中心,使得光线的出射端对准流体通道41,光线阵列将光线汇聚至流体通道处,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及加热效率。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导光组件52为反光板组,如图4所示。每一个流体通道41对应一个反光板组。反光板组包括至少三块反射板522。本实施例中,反光板组为8块,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整数块反光板组。每块反光板均为双面反射板,这样才能与相邻反光板组成反光通道5221,每个反光通道5221从入射端到出射端沿流体通道41的外径到内径方向倾斜,使得光线的出射端对准流体通道41,光线阵列将光线汇聚至流体通道处,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及加热效率。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透明盖板2上方设置透镜阵列。透镜阵列与光纤阵列的入射段5211一一对应,或者透镜阵列与反光通道5221的入射端对应,在加强光线汇聚的同时实现追日效果。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壳体;透明盖板,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保温材料,设置在所述壳体除顶部外的内侧面内并形成一保温空间;吸热板,包括多个流体通道,设置在所述保温空间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光结构,包括透明介质层和导光组件,所述透明介质层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靠近所述吸热板的一侧,所述导光组件设置在所述透明介质层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壳体;透明盖板,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保温材料,设置在所述壳体除顶部外的内侧面内并形成一保温空间;吸热板,包括多个流体通道,设置在所述保温空间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光结构,包括透明介质层和导光组件,所述透明介质层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靠近所述吸热板的一侧,所述导光组件设置在所述透明介质层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组件出射端对准所述流体通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组件为与所述流体通道一一对应的光纤阵列,所述光纤阵列包括至少三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包括依次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松周晓洋谷刚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鸿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