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槽式太阳能热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主要分为槽式、塔式和碟式三种技术路线,其中以槽式热发电技术最为成熟,大规模商业化电站大部分采用槽式热发电技术。对于槽式热发电设备,其核心设备为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基础支撑为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现有技术中,根据传递扭矩机构的不同,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分为扭矩管式支架和扭矩框式支架。其中,扭矩管式支架易于保证安装精度,但耗钢量大且运输困难;扭矩框式支架采用普通结构钢构件,通过在现场搭建工装台架完成支架组装。由于需要在现场搭建工装台架进行组装,具有现场组装工序繁琐以及用时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及其安装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包括扭矩框体、传动轴、连接端板(2)、第1反射镜支撑臂(3)、第2反射镜支撑臂(4)以及集热管支架(5);所述扭矩框体采用多段管桁架单元(1)首尾相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扭矩框体、传动轴、连接端板(2)、第1反射镜支撑臂(3)、第2反射镜支撑臂(4)以及集热管支架(5);所述扭矩框体采用多段管桁架单元(1)首尾相接拼装而成;其中,每段所述管桁架单元(1)包括4根位于框体边沿的空心圆管,分别为左上空心圆管(1.1)、右上空心圆管(1.2)、左下空心圆管(1.3)和右下空心圆管(1.4);所述左上空心圆管(1.1)、所述右上空心圆管(1.2)、所述左下空心圆管(1.3)和所述右下空心圆管(1.4)形成截面为矩形的矩形框架;在所述矩形框架的轴向,固定设置有多个空间支撑结构(1.5),每个所述空间支撑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扭矩框体、传动轴、连接端板(2)、第1反射镜支撑臂(3)、第2反射镜支撑臂(4)以及集热管支架(5);所述扭矩框体采用多段管桁架单元(1)首尾相接拼装而成;其中,每段所述管桁架单元(1)包括4根位于框体边沿的空心圆管,分别为左上空心圆管(1.1)、右上空心圆管(1.2)、左下空心圆管(1.3)和右下空心圆管(1.4);所述左上空心圆管(1.1)、所述右上空心圆管(1.2)、所述左下空心圆管(1.3)和所述右下空心圆管(1.4)形成截面为矩形的矩形框架;在所述矩形框架的轴向,固定设置有多个空间支撑结构(1.5),每个所述空间支撑结构(1.5)为由4根空心支撑圆管形成的不规则四边形,并且,各个所述空间支撑结构(1.5)的四边形形状各不相同;每段所述管桁架单元(1)的端部四角位置设置有端部连接结构(1.6),所述端部连接结构(1.6)用于与另一段管桁架单元(1)的端部连接结构对齐后,采用法兰或销钉连接,进而实现管桁架单元的级联;每段所述管桁架单元(1)的两端端面还分别固定安装所述连接端板(2),所述管桁架单元(1)的内部空间设置所述传动轴,并且,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一端的所述连接端板(2)焊接为一体,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另一端的所述连接端板(2),并与下一个管桁架单元(1)的传动轴端在吊装时通过螺栓连接,进而实现各段管桁架单元的连接及动力传递;在所述左上空心圆管(1.1)和所述右上空心圆管(1.2)上等间距对称安装有多个第1滑槽结构(1.7);在所述左下空心圆管(1.3)和所述右下空心圆管(1.4)上等间距对称安装有多个第2滑槽结构(1.8);所述第1反射镜支撑臂(3)和所述第2反射镜支撑臂(4)对称安装于所述扭矩框体的两侧;其中,所述第1反射镜支撑臂(3)是由槽钢结构件相互焊接而成的三角形结构,所述第1反射镜支撑臂(3)的底臂两端分别设置有第1滑块(3.1)和第2滑块(3.2);所述第1滑块(3.1)和所述第2滑块(3.2)分别插入到左上空心圆管对应位置的第1滑槽结构中以及右上空心圆管对应位置的第1滑槽结构中,并通过销钉连接固定;所述第2反射镜支撑臂(4)与所述第1反射镜支撑臂(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2反射镜支撑臂(4)的底臂两端分别设置有第3滑块和第4滑块;所述第3滑块和所述第4滑块分别插入到左下空心圆管对应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伟,朱小炜,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