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通式真空管地冷空气取用器,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设置地埋空气管获得冷空气,并由直通式真空管进行太阳集热以及加热产生高速空气流,引入地埋空气管出口段,太阳集热空气出口流动形成压差,产生抽取动能,取用地埋管冷空气。亦可冬季运行抽取地下热空气。取用器整体以及直通式真空管都可作为基本组件以模块化在竖横两个方向叠加,以获取足用及扩大功率。地埋管亦可串联或并联以提高容量。可用以提取土壤热、地表水热、地下水热等地热。空气取热无害土壤与地水环境。全自然被动运行,无能源环境代价。加工制造简单,材料可价格低廉,运行维护简便。可在采暖、制冷、空调、通风、干燥、工艺过程等场合进行工业和民用开发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冷空气取用器,以直通式真空管太阳集热加热产生的浮升力热驱动,产生高速流动的空气流,用以在地埋管里向上流动产生抽取效应,获取地埋管里的地冷空气。此地冷空气取用器在冬季运行,亦可抽取地埋管里的热空气。并且不仅可应用于土壤热的提取,亦可应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热的提取。本技术属于太阳能
技术介绍
太阳能以及土壤热等都是绿色天然能源,相比较以消耗化石能源或直接耗电的主动方式产生的相同热量,太阳能、地热的有效利用可消除或减少能源和环境代价。采暖、制冷、空调、通风、干燥、工艺加工等工业和民用场合,获取冷热空气利用其冷量或热量,大都会全部或部分采用耗电等主动方式,以此造成或多或少的环境与能源代价。综合及全面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达到工业、民用系统以纯自然、全被动方式运行的工程技术,其开发利用尚显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由上述困难与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直通式真空管地冷空气取用器,通过设置地埋空气管获得冷空气,并由直通式真空管驱动空气流动,通过太阳集热产生高速气流,引入地埋空气管出口段,抽取地埋管冷空气加以取用。此取冷器在冬季亦可抽取地下热空气。不耗能、无污染、结构方式简单。可单管小排量,亦可多管集阵组合,大容量运行。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直通式真空管地冷空气取用器,由地埋管组成部分及真空管组成部分两大部分构成。本技术的直通式真空管地冷空气取用器,其地埋管组成部分,由位于地面(3)之上的地埋管地上进气管段(11)、位于地面(3)之下的地埋管地下管段(12),以及位于地面(3)之上的地埋管地上出气管段(13)构成。其地上出气管段(13),在其管道最上端,并在其最上端出口处下方一定距离的,又在其管内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真空管组成部分的末端抽风管(5)。并其地上出气管段(13),在真空管出口管箱连管(23)的其位于地埋管的内部部分的下方一定距离上,设置有地冷空气流出取用管(14)。地冷空气流出取用管(14)与地埋管地上出气管段(13)连通。本技术的直通式真空管地冷空气取用器,其真空管组成部分,由直通式真空管(21)、真空管出口管箱(22)、真空管出口管箱连管(23)、真空管组成部分的末端抽风管(5)构成。真空管出口管箱连管(23)通道插入地埋管,并续接真空管组成部分的末端抽风管(5)。真空管组成部分的末端抽风管(5)设置在地埋管的地上出口段(13)的管道上端,位于其管内的中间位置,并位于距地上出口段(13)的管道出口处下方一定距离的位置。本技术的直通式真空管地冷空气取用器,其地埋管地上进气管段(11)、地埋管地下管段(12)以及地埋管地上出气管段(13)构成完整连通的空气通道。地埋管地上进气管段(11)、地埋管地下管段(12)以及地冷空气流出取用管(14)构成完整连通的空气通道。直通式真空管(21)、真空管出口管箱(22)、真空管出口管箱连管(23)以及真空管组成部分的末端抽风管(5)构成完整连通的空气通道。本技术的直通式真空管地冷空气取用器,在其一个冷空气进口,冷空气由地埋管地上进气管段(11)的进口进入地埋管地上进气管段(11)向下流动,经过地埋管地上进气管段(11),进入地埋管地下管段(12),在其内为地下土壤所冷却,在冬季则为加热,冷热空气继续流动或储藏,继续流动则进入地埋管地上出气管段(13),一部分经由来自的真空管组成部分的末端抽风管(5)的向上热空气流的冲带抽吸,由地埋管地上出气管段(13)最上端开口处排入外界环境,另一部分则通过地冷空气流出取用管(14)流出取用。此外,在另一个冷空气进口,即直通式真空管(21)底部进口处,冷空气进入直通式真空管(21)内集热腔,被加热升温以及向上提速流动,又进入真空管出口管箱(22),后经过真空管出口管箱连管(23),再进入真空管组成部分的末端抽风管(5),由真空管组成部分的末端抽风管(5)出口处流出,其向上高速流动的热空气,冲带抽吸来自位于真空管组成部分的末端抽风管(5)以下部位的,地埋管地上出气管段(13)内的一部分冷空气向上排处至外界环境,其向上冲带产生的抽取作用,抽取另一部分冷空气,令其流出地冷空气流出取用管(14)取用。本技术以太阳能真空管驱动抽取埋管地冷与地热空气,全自然被动运行,无能耗与环境代价。可采用价格低廉材料,加工制造简单。运行维护简便安全。本技术的驱动部分,即真空管组成部分,可以其整体方式,并可在一个整体内以直通式真空管方式,选择基本组件在竖向及横向两个方向模块化叠加,获取充分功率或扩大功率。地埋管亦可串联或并联以提高容量,扩大规模。本技术可在冬夏两季运行,冬季亦可取用地埋管里的热空气。不仅可用于土壤热提取,亦可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热的提取。可在采暖、制冷、空调、通风、干燥、工艺过程等需用冷热空气及其冷热量的工业及民用场合开发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直通式真空管地冷空气取用器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真空管组成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直通式真空管地冷空气取用器内部结构透视示意图;图中:图1,1与地埋管地下管段连接的地埋管进气管段的下端,2真空管出口管箱连接的直通式真空管的管端上端,3地面,11地埋管进气管段,12地埋管地下管段,13地埋管出气管段,5真空管组成部分的末端抽风管,14地冷空气流出取用管,21直通式真空管,22真空管出口管箱,23真空管出口管箱连管。图2,2真空管出口管箱连接的直通式真空管的管端上端,21直通式真空管,22真空管出口管箱,23真空管出口管箱连管、5真空管抽风机末端抽风管。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直通式真空管地冷空气取用器的组成及结构关系是:本技术的直通式真空管地冷空气取用器,由地埋管组成部分及真空管组成部分两大部分构成。本技术的直通式真空管地冷空气取用器其地埋管组成部分的设置是:本技术其地埋管组成部分,由位于地面(3)之上的地埋管地上进气管段(11)、位于地面(3)之下的地埋管地下管段(12),以及位于地面(3)之上的地埋管地上出气管段(13)构成。其地上出气管段(13),在其管道最上端,并在其最上端出口处下方一定距离的,又在其管内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真空管组成部分的末端抽风管(5)。并其地上出气管段(13),在真空管出口管箱连管(23)的其位于地埋管组成部分的内部部分的下方一定距离上,设置有地冷空气流出取用管(14)。地冷空气流出取用管(14)与地埋管地上出气管段(13)连通。本技术的直通式真空管地冷空气取用器其真空管组成部分的设置是:本技术其真空管组成部分,由直通式真空管(21)、真空管出口管箱(22)、真空管出口管箱连管(23)、真空管组成部分的末端抽风管(5)构成。真空管出口管箱连管(23)通道插入地埋管组成部分,并续接真空管组成部分的末端抽风管(5)。真空管组成部分的末端抽风管(5)设置在地埋管组成部分的地上出口段(13)的管道上端,位于其管内的中间位置,并位于距地上出口段(13)的管道出口处下方一定距离的位置。本技术的直通式真空管地冷空气取用器其空气通道的设置是:本技术其地埋管地上进气管段(11)、地埋管地下管段(12)以及地埋管地上出气管段(13)构成完整连通的空气通道。其地埋管地上进气管段(11)、地埋管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通式真空管地冷空气取用器,其特征在于:由地埋管组成部分及由直通式真空管(21)、真空管出口管箱(22)、通道插入地埋管并续接末端抽风管(5)真空管出口管箱连管(23)、设置在地埋管内的末端抽风管(5)构成的真空管组成部分两大部分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通式真空管地冷空气取用器,其特征在于:由地埋管组成部分及由直通式真空管(21)、真空管出口管箱(22)、通道插入地埋管并续接末端抽风管(5)真空管出口管箱连管(23)、设置在地埋管内的末端抽风管(5)构成的真空管组成部分两大部分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式真空管地冷空气取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埋管组成部分,由位于地面(3)之上的地埋管地上进气管段(11)、位于地面(3)之下的地埋管地下管段(12),以及位于地面(3)之上的地埋管地上出气管段(13)构成;其地上出气管段(13),在其管道最上端,并在其最上端出口处下方一定距离的,又在其管内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真空管组成部分的末端抽风管(5);并其地上出气管段(13),在真空管出口管箱连管(23)的其位于地埋管的内部部分的下方一定距离上,设置有地冷空气流出取用管(14),地冷空气流出取用管(14)与地埋管地上出气管段(13)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襄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