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鸿贵专利>正文

一种座椅及电动独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32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及电动独轮车,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包括:坐骑部,座椅侧部,支撑定位部;所述坐骑部构造为所述座椅的上表面;所述座椅侧部设置于所述坐骑部下方,且所述座椅侧部设置于沿所述坐骑部的宽度方向两端;所述支撑定位部设置于所述座椅底部,适于对所述座椅提供支撑;所述支撑定位部包括:支撑导槽,所述支撑导槽设置于所述座椅底部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且构造为沿所述座椅长度方向的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座椅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自由拆卸或拼装,从而使所述电动独轮车能够在坐骑与站骑之间自由切换。

A kind of seat and electric wheelbarr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及电动独轮车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座椅及电动独轮车。
技术介绍
自平衡电动独轮车是一种电力驱动、具有自我平衡功能的代步工具,具有节能、环保、便携等优点,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交通拥堵也成了普遍现象,电动独轮车能够实现短距离代步的作用,代替自行车和电动车作为交通工具,同时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电动独轮车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型代步工具,能够代替公交和地铁,降低空气污染,缓解交通压力,满足每日通勤或闲暇代步的目的。电动独轮车体形小巧、质量轻,可直接放进汽车后备箱,提到家里或是办公室,易于携带。现有技术中,电动独轮车通常为站骑式电动独轮车,需要站立骑行,长时间站立骑行会使使用者感到疲惫,且新手在学习过程中,难以保持左右的平衡,站立在较高的位置,容易摔倒摔伤;除此之外,如果将座椅固定在电动独轮车上,对于不需要坐骑的使用者或者希望能够在坐骑与站骑之间自由切换的使用者来说,将座椅固定在电动独轮车无疑是一种极为不便的事情。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能够坐骑的电动独轮车,且能够在坐骑与站骑之间自由切换的电动独轮车。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以解决电动独轮车无法坐骑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座椅,包括:坐骑部,座椅侧部,支撑定位部;所述坐骑部构造为所述座椅的上表面;所述座椅侧部设置于所述坐骑部下方,且所述座椅侧部设置于沿所述坐骑部的宽度方向两端;所述支撑定位部设置于所述座椅底部,适于对所述座椅提供支撑;所述支撑定位部包括:支撑导槽,所述支撑导槽设置于所述座椅底部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且构造为沿所述座椅长度方向的通槽。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定位部还包括: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座椅沿长度方向的至少其中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柱构造为柱状结构,且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包括第一支撑面。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定位部还包括: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座椅沿宽度方向的至少其中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柱构造为柱状结构,且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包括第二支撑面。进一步地,所述座椅底部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导槽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柱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承三角形式设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一种电动独轮车,所述电动独轮车具有如上述所述的座椅,所述座椅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电动独轮车上。进一步地,所述电动独轮车还包括:支撑携拎部,所述支撑携拎部设置于车身本体顶面,所述支撑携拎部包括支撑肩;所述支撑肩适于对所述座椅底部的所述支撑定位部进行支撑,且所述支撑肩与所述支撑定位部相契合。进一步地,所述电动独轮车还包括:推行组件,所述推行组件设置于所述车身本体的车头侧或车尾侧,所述推行组件包括:伸缩杆,推拉把手;所述伸缩杆升降式设置于所述电动独轮车上,所述推拉把手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杆顶部。进一步地,沿所述坐骑部的长度方向的至少其中一端设置有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一让位槽适于为所述推拉把手的升降操作提供让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导槽与所述支撑携拎部的顶面形状相匹配。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能够应用于电动独轮车上的可拆卸式的座椅,所述座椅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自由拆卸或拼装,从而使所述电动独轮车能够在坐骑与站骑之间自由切换。(2)所述支撑定位部适于与所述电动独轮车接触,并保证所述坐骑部处于近乎水平状态,从而保证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和平稳度;所述支撑定位部适于对所述座椅提供支撑,并能够对所述座椅进行防倾定位,避免使用者坐于所述座椅上时发生晃动,进而减少由于倾斜等原因导致的座椅滑动等情况发生。(3)在所述伸缩杆落下时,能够隐藏在所述电动独轮车的所述车身本体内部,在所述伸缩杆升起时,抬升到适于使用者推行所述电动独轮车的合理高度;方便不同使用者根据自身身高进行高度调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电动独轮车立体图一;图2为本技术电动独轮车立体图二;图3为本技术电动独轮车立体图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电动独轮车与音响结合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座椅立体图一;图6为本技术座椅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座椅立体图二;图8为本技术座椅立体图三;图9为本技术座椅仰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1-车轮,12-折叠踏板,13-车身本体,14-护腿垫,15-车灯,16-容纳槽,17-挡泥板,18-支撑携拎部,181-携拎把手,182-支撑肩,19-功能区;2-座椅,21-坐骑部,211-摩擦面,212-第一让位槽,213-第二让位槽,22-座椅侧部,221-减料区,231-第一支撑柱,232-第二支撑柱,233-支撑导槽;31-伸缩杆,32-推拉把手;4-音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一本技术提供一种座椅2,所述座椅2作为一个独立的构件,其能够可拆卸的放置于第二构件上,所述第二构件可以为移动物体也可以为固定物体,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构件优选为电动独轮车,以下对所述座椅2的描述也将基于其与所述电动独轮车的结合方式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值得注意的是,该种举例说明仅为了简化描述,可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现形式,但不应当作为是对本技术所述座椅2与所述第二构件的限制形式。所述第二构件还可以包括:拉杆箱、踏板式电动车等。结合附图5-图9所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坐骑部(21),座椅侧部(22),支撑定位部;/n所述坐骑部(21)构造为所述座椅(2)的上表面;/n所述座椅侧部(22)设置于所述坐骑部(21)下方,且所述座椅侧部(22)设置于沿所述坐骑部(21)的宽度方向两端;/n所述支撑定位部设置于所述座椅(2)底部,适于对所述座椅(2)提供支撑;所述支撑定位部包括:/n支撑导槽(233),所述支撑导槽(233)设置于所述座椅(2)底部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且构造为沿所述座椅(2)长度方向的通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坐骑部(21),座椅侧部(22),支撑定位部;
所述坐骑部(21)构造为所述座椅(2)的上表面;
所述座椅侧部(22)设置于所述坐骑部(21)下方,且所述座椅侧部(22)设置于沿所述坐骑部(21)的宽度方向两端;
所述支撑定位部设置于所述座椅(2)底部,适于对所述座椅(2)提供支撑;所述支撑定位部包括:
支撑导槽(233),所述支撑导槽(233)设置于所述座椅(2)底部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且构造为沿所述座椅(2)长度方向的通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定位部还包括:第一支撑柱(231),所述第一支撑柱(231)设置于所述座椅(2)沿长度方向的至少其中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柱(231)构造为柱状结构,且所述第一支撑柱(231)的底部包括第一支撑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定位部还包括:第二支撑柱(232),所述第二支撑柱(232)设置于所述座椅(2)沿宽度方向的至少其中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柱(232)构造为柱状结构,且所述第二支撑柱(232)的底部包括第二支撑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2)底部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232),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232)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导槽(233)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鸿贵
申请(专利权)人:林鸿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