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天线领域,尤其是车辆天线倒伏机构,针对现有的支架安装不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支架和车顶,所述支架活动安装在车顶上,支架上设有天线,所述支架的四角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四个安装孔内均活动安装有安装杆,四个安装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在车顶的顶侧上,四个安装杆的底端均活动套接有安装块,安装块上开设有安装槽和U型腔,U型腔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顶孔,顶孔内活动安装有T型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只需将安装块插在安装杆上,即可将支架安装在车顶上,快速便捷,从而缩短了安装时间,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避免了螺栓安装带来的许多问题,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Vehicle antenna lodg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天线倒伏机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天线
,尤其涉及车辆天线倒伏机构。
技术介绍
车顶上的天线装置通常有数米高,增加了整车高度,行车时在风力的作用下天线杆容易抖动,且极易与公路上的其它建筑构件如桥涵洞,隧道等相磕碰,造成天线损坏,同时存在行车安全隐患,影响正常使用。公开号为CN20677465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手动天线倒伏机构,该手动天线倒伏机构解决诸多不安全隐患,有结构实用、可靠,整体美观,操作使用方便、快捷的特点,此装置中,直接是固定在车顶的,常见的一般采用螺栓安装固定的方式,使用螺栓安装,需要使用工具来拧动多个螺栓,同时车顶往往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工人需要长时间登高作业,增加了安全隐患,同时螺栓安装还会产生锈蚀、滑丝等问题,导致支架安装不牢固或者不便于拆装的问题,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支架安装不便的缺点,而提出的车辆天线倒伏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车辆天线倒伏机构,包括支架和车顶,所述支架活动安装在车顶上,支架上设有天线,所述支架的四角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四个安装孔内均活动安装有安装杆,四个安装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在车顶的顶侧上,四个安装杆的底端均活动套接有安装块,安装块上开设有安装槽和U型腔,U型腔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顶孔,顶孔内活动安装有T型杆,安装杆的顶端延伸至安装槽内并与T型杆的底侧相接触,只需将安装块插在安装杆上,即可将支架安装在车顶上,快速便捷。优选的,所述U型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插孔,两个插孔内均活动安装有T型插杆,安装杆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两个T型插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插槽内,使得两个T型插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插进两个插槽内。优选的,所述安装杆的两侧均设有开设有U型腔一侧内壁上的转槽,两个转槽内均转动安装有转轴,两个转轴上均固定套接有转盘,T型杆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两个拉杆,两个拉杆的一侧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转盘的一侧上,两个转轴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转杆,两个T型插杆的一侧均开设有滑轴孔,两个滑轴孔内均活动安装有滑轴,两个滑轴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转杆的一侧上,T型杆的两端在两个滑槽内垂直移动并使得两个弹簧受力,进而使得T型杆通过两个拉杆带动两个转盘转动,两个转盘带动两个转轴转动,两个转轴带动两个转杆转动,两个转杆通过两个滑轴带动两个T型插杆相互靠近,同时两个滑轴分别在两个滑轴孔内滑动。优选的,所述U型腔的顶侧内壁上开设有条型孔,T型杆的顶端贯穿条型孔并转动安装有条型块,条型块的底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上环形开设有旋转槽,旋转槽内活动安装有旋转块,T型杆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旋转块的底侧上,同时T型杆将条型块顶出条型孔外,此时旋转条型块使其与条型孔垂直,从而使得条型块卡在安装块的顶侧上。优选的,所述T型杆上固定套接有橡胶挡板,橡胶挡板的顶侧与U型腔的一侧内壁相接触,U型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T型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内,两个滑槽的底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弹簧的一端,两个弹簧的顶端均固定安装在T型杆的底侧上,通过橡胶挡板的设置,可以避免条型孔进水,T型杆的两端在两个滑槽内垂直移动并使得两个弹簧受力。本技术中,由于设置了安装杆、插孔、T型插杆、插槽、转轴、转盘、转杆、拉杆,将安装孔块插在安装杆上,即可使得安装杆顶着T型杆移动,进而使得两个T型插杆分别插进两个插槽内,从而卡住安装杆;本技术中,由于设置了安装杆、安装孔、安装槽、U型腔、顶孔、T型杆、条型孔、条型块,在T型杆移动时,使得条型块被顶出条型孔外,此时车厢中条型块使其与条型孔垂直,即可完成安装;本技术结构简单,只需将安装块插在安装杆上,即可将支架安装在车顶上,快速便捷,从而缩短了安装时间,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避免了螺栓安装带来的许多问题,满足了人们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车辆天线倒伏机构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车辆天线倒伏机构的支架与车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车辆天线倒伏机构的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车顶、3安装孔、4安装杆、5安装块、6安装槽、7U型腔、8顶孔、9T型杆、10条型孔、11条型块、12插孔、13T型插杆、14插槽、15转轴、16转盘、17转杆、18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3,车辆天线倒伏机构,包括支架1和车顶2,支架1活动安装在车顶2上,支架1上设有天线,支架1的四角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3,四个安装孔3内均活动安装有安装杆4,四个安装杆4的底端均固定安装在车顶2的顶侧上,四个安装杆4的底端均活动套接有安装块5,安装块5上开设有安装槽6和U型腔7,U型腔7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顶孔8,顶孔8内活动安装有T型杆9,安装杆4的顶端延伸至安装槽6内并与T型杆9的底侧相接触,只需将安装块5插在安装杆4上,即可将支架1安装在车顶2上,快速便捷。本技术中,U型腔7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插孔12,两个插孔12内均活动安装有T型插杆13,安装杆4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14,两个T型插杆13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插槽14内,使得两个T型插杆13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插进两个插槽14内。本技术中,安装杆4的两侧均设有开设有U型腔7一侧内壁上的转槽,两个转槽内均转动安装有转轴15,两个转轴15上均固定套接有转盘16,T型杆9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两个拉杆18,两个拉杆18的一侧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转盘16的一侧上,两个转轴15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转杆17,两个T型插杆13的一侧均开设有滑轴孔,两个滑轴孔内均活动安装有滑轴,两个滑轴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转杆17的一侧上,T型杆9的两端在两个滑槽内垂直移动并使得两个弹簧受力,进而使得T型杆9通过两个拉杆18带动两个转盘16转动,两个转盘16带动两个转轴15转动,两个转轴15带动两个转杆17转动,两个转杆17通过两个滑轴带动两个T型插杆13相互靠近,同时两个滑轴分别在两个滑轴孔内滑动。本技术中,U型腔7的顶侧内壁上开设有条型孔10,T型杆9的顶端贯穿条型孔10并转动安装有条型块11,条型块11的底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上环形开设有旋转槽,旋转槽内活动安装有旋转块,T型杆9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旋转块的底侧上,同时T型杆9将条型块11顶出条型孔10外,此时旋转条型块11使其与条型孔10垂直,从而使得条型块11卡在安装块5的顶侧上。本技术中,T型杆9上固定套接有橡胶挡板,橡胶挡板的顶侧与U型腔7的一侧内壁相接触,U型腔7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T型杆9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内,两个滑槽的底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弹簧的一端,两个弹簧的顶端均固定安装在T型杆9的底侧上,通过橡胶挡板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辆天线倒伏机构,包括支架和车顶,所述支架活动安装在车顶上,支架上设有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四角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四个安装孔内均活动安装有安装杆,四个安装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在车顶的顶侧上,四个安装杆的底端均活动套接有安装块,安装块上开设有安装槽和U型腔,U型腔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顶孔,顶孔内活动安装有T型杆,安装杆的顶端延伸至安装槽内并与T型杆的底侧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辆天线倒伏机构,包括支架和车顶,所述支架活动安装在车顶上,支架上设有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四角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四个安装孔内均活动安装有安装杆,四个安装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在车顶的顶侧上,四个安装杆的底端均活动套接有安装块,安装块上开设有安装槽和U型腔,U型腔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顶孔,顶孔内活动安装有T型杆,安装杆的顶端延伸至安装槽内并与T型杆的底侧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线倒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插孔,两个插孔内均活动安装有T型插杆,安装杆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两个T型插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插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天线倒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的两侧均设有开设有U型腔一侧内壁上的转槽,两个转槽内均转动安装有转轴,两个转轴上均固定套接有转盘,T型杆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枭龙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