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度混凝土桩生产用放置架,属于混凝土存放技术领域,所述高密度混凝土桩生产用放置架包括框架与遮挡篷,所述遮挡篷包裹在框架外表面,所述框架由上盖、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以及底板共同组成,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底部,所述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之间间隙连接有加强杆A,所述加强杆A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整体贯穿于方桩放置层以及管桩放置层内部,所述方桩放置层以及管桩放置层两侧衔接在框架内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有方桩放置层以及管桩放置层,可以放置多种不同形状的混凝土桩,能够有效存放多种混凝土桩,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A kind of placing frame for production of high density concrete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度混凝土桩生产用放置架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存放
,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度混凝土桩生产用放置架。
技术介绍
混凝土桩是指用包括普通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在内的混凝土制成的桩。具有节约木材和钢材、经久耐用、造价低廉等优点,已广泛使用于水工建筑、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和桥梁的基础工程,还常用于边坡及基坑支护的抗滑或隔水。现有的技术中,混凝土桩在浇注成型后缺乏储备放置的装置,大都是直接在野外露天环境下进行堆放,受日晒雨淋,对于混凝土桩的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密度混凝土桩生产用放置架,通过增加有方桩放置层以及管桩放置层,可以放置多种不同形状的混凝土桩,能够有效存放多种混凝土桩,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密度混凝土桩生产用放置架,所述高密度混凝土桩生产用放置架包括框架与遮挡篷,所述遮挡篷包裹在框架外表面,所述框架由上盖、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以及底板共同组成,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底部,所述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之间间隙连接有加强杆A,所述加强杆A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整体贯穿于方桩放置层以及管桩放置层内部,所述方桩放置层以及管桩放置层两侧衔接在框架内侧壁,且方桩放置层与管桩放置层呈依次交替分布,所述方桩放置层上开设有方形槽,所述管桩放置层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椎体。可选的,所述上盖呈三角形结构,且上盖固定连接于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顶端。可选的,所述支撑杆顶端与方桩放置层之间通过垂直连接弯头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垂直连接弯头上螺纹连接有第三紧固螺栓。可选的,所述方桩放置层以及管桩放置层上均固定连接有起吊环。可选的,所述椎体通过第二紧固螺栓可拆卸连接有加强杆B。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实用,操作方便且使用效果好,工作时,工作人员将先用工具将椎体插入地面,随后使用加强杆B以及第二紧固螺栓进行椎体间的固定,通过增加椎体,使得整个混凝土桩放置架能够放置在任何地方,无论是平整的亦或者不平整的地面,且使其底部不容易受到腐蚀,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以及耐用性。、本技术中,装好椎体后,再对放置架的上部分进行组装,主要内容是在框架内部将方桩放置层以及管桩放置层通过支撑杆以及加强杆A进行交叉固定,最后再在整个框架的外围套上遮挡篷,通过增加有遮挡篷,可以避免混凝土桩受到雨水的侵蚀以及太阳的灼照,保障了混凝土桩不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本技术中,在完成整体组装后,将混凝土桩放置在相应的凹槽中即可,由于混凝土桩最终浇注的外形并非固定一种,考虑到多种外形,故而在本技术中增加有方桩放置层以及管桩放置层,可以针对不同外形混凝土桩进行放置,大大增加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本技术通过使用加强杆A以及加强杆B,并使用相应紧固螺栓进行紧固,使得整个放置架更加稳固扎实,放置东西的稳定性更强。、本技术通过增加起吊环,当需要对混凝土桩进行取料运输时,可以使用起吊机上的吊钩钩住起吊环,进而将混凝土桩进行整个吊起,方便运输,使得该装置的功能性更加完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密度混凝土桩生产用放置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密度混凝土桩生产用放置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密度混凝土桩生产用放置架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架;101、上盖;102、左支撑板;103、右支撑板;104、底板;2、遮挡篷;3、方桩放置层;4、方形槽;5、管桩放置层;6、弧形槽;7、支撑杆;8、第一紧固螺栓;9、加强杆A;10、第二紧固螺栓;11、椎体;12、加强杆B;13、垂直连接弯头;14、第三紧固螺栓;15、起吊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密度混凝土桩生产用放置架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高密度混凝土桩生产用放置架,所述高密度混凝土桩生产用放置架包括框架1与遮挡篷2,所述遮挡篷2包裹在框架1外表面,所述框架1由上盖101、左支撑板102、右支撑板103以及底板104共同组成,所述底板104固定连接于左支撑板102与右支撑板103底部,所述左支撑板102与右支撑板103之间间隙连接有加强杆A9,所述加强杆A9通过第一紧固螺栓8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整体贯穿于方桩放置层3以及管桩放置层5内部,所述方桩放置层3以及管桩放置层5两侧衔接在框架1内侧壁,且方桩放置层3与管桩放置层5呈依次交替分布,所述方桩放置层3上开设有方形槽4,所述管桩放置层5上开设有弧形槽6,所述底板104上固定连接有椎体11。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通过增加有遮挡篷2,可以避免混凝土桩受到雨水的侵蚀以及太阳的灼照,保障了混凝土桩不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完成整体组装后,将混凝土桩放置在相应的凹槽中即可,由于混凝土桩最终浇注的外形并非固定一种,考虑到多种外形,故而在本技术中增加有方桩放置层3以及管桩放置层5,可以针对不同外形混凝土桩进行放置,大大增加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使用加强杆A9以及加强杆B12,并使用相应紧固螺栓进行紧固,使得整个放置架更加稳固扎实,放置东西的稳定性更强。其中,所述上盖101呈三角形结构,且上盖101固定连接于左支撑板102与右支撑板103顶端。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将上盖101设置成为三角形结构,当遇到雨水天气时,雨水不会积聚在遮挡篷2上,而是会顺着上盖101两侧边沿滑落。其中,所述椎体11通过第二紧固螺栓10可拆卸连接有加强杆B12。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增加椎体11,使得整个混凝土桩放置架能够放置在任何地方,无论是平整的亦或者不平整的地面,且使其底部不容易受到腐蚀,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以及耐用性。其中,所述方桩放置层3以及管桩放置层5上均固定连接有起吊环15。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增加起吊环15,当需要对混凝土桩进行取料运输时,可以使用起吊机上的吊钩钩住起吊环15,进而将混凝土桩进行整个吊起,方便运输,使得该装置的功能性更加完备。其中,所述支撑杆7顶端与方桩放置层3之间通过垂直连接弯头13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垂直连接弯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密度混凝土桩生产用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混凝土桩生产用放置架包括框架(1)与遮挡篷(2),所述遮挡篷(2)包裹在框架(1)外表面,所述框架(1)由上盖(101)、左支撑板(102)、右支撑板(103)以及底板(104)共同组成,所述底板(104)固定连接于左支撑板(102)与右支撑板(103)底部,所述左支撑板(102)与右支撑板(103)之间间隙连接有加强杆A(9),所述加强杆A(9)通过第一紧固螺栓(8)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整体贯穿于方桩放置层(3)以及管桩放置层(5)内部,所述方桩放置层(3)以及管桩放置层(5)两侧衔接在框架(1)内侧壁,且方桩放置层(3)与管桩放置层(5)呈依次交替分布,所述方桩放置层(3)上开设有方形槽(4),所述管桩放置层(5)上开设有弧形槽(6),所述底板(104)上固定连接有椎体(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混凝土桩生产用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混凝土桩生产用放置架包括框架(1)与遮挡篷(2),所述遮挡篷(2)包裹在框架(1)外表面,所述框架(1)由上盖(101)、左支撑板(102)、右支撑板(103)以及底板(104)共同组成,所述底板(104)固定连接于左支撑板(102)与右支撑板(103)底部,所述左支撑板(102)与右支撑板(103)之间间隙连接有加强杆A(9),所述加强杆A(9)通过第一紧固螺栓(8)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整体贯穿于方桩放置层(3)以及管桩放置层(5)内部,所述方桩放置层(3)以及管桩放置层(5)两侧衔接在框架(1)内侧壁,且方桩放置层(3)与管桩放置层(5)呈依次交替分布,所述方桩放置层(3)上开设有方形槽(4),所述管桩放置层(5)上开设有弧形槽(6),所述底板(104)上固定连接有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根明,孙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雄宇混凝土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