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建材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是有关加气混凝土生产用模具的制造。
技术介绍
加气混凝土生产初期,模具是浇注坯体的专用器具,当来自浇注搅拌机的料浆注入模具内腔,经发酵护养后脱去模框,即成待切割的坯体。现有的加气混凝土模具,一般都是一体制造成形,无法拆卸。因此在模坯静养之后需要将模坯从模具中脱模再放入专门承载模坯的装置中进入下个环节。现在的加气混凝土生产线,一般采用一体制造的模具,即是将将静养好的模坯脱模后放置专门放置模坯的装置,这样不仅增加了一道工序,而且在脱模过程中易造成加气混凝土坯体四周碰塌,以及在坯体内部产生内应力裂痕,影响了加气混凝土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拆卸的模具,便于坯体的脱模,有效防止脱模过程中加气混凝土坯体的损伤,同时该模具的结构能保证长期循环使用的强度与刚度。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技术包括模框、前车轮、后车轮、前挂钩、后挂钩、前夹紧臂、后夹紧臂、前手柄、后手柄,其中前挡板与后挡板及模框通过前夹紧装置和后夹紧装置固定连接制成一个可拆卸整体。所述的前夹紧装置由前手柄和前夹紧臂通过前夹紧轴固定连接而成。所述的后夹紧装置由后手柄和后夹紧臂通过前后紧轴固定连接而成。所述的前挡板和后挡板上面分别装有一个或两个挂钩。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可拆卸的模具便于模坯的脱模;2、有效防止脱模过程中加气混凝土坯体的损伤;3、模具的结构能保证长期循环使用的强度与刚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部示意图;图4是本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用模具,包括模框(7)、前车轮(5?1)、后车轮(5?2)、前挂钩(1)、后挂钩(8?1)、前夹紧臂(3?1)、后夹紧臂(3?2),前手柄(9?1)、后手柄(9?2),侧板(11)其特征在于:前挡板(2?1)与后挡板(2?2)及模框(7)通过前夹紧装置(3?1)和后夹紧装置(3?2)固定连接制成一个可拆卸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用模具,包括模框(7)、前车轮(5-1)、后车轮(5-2)、前挂钩(I)、后挂钩(8-1)、前夹紧臂(3-1)、后夹紧臂(3-2),前手柄(9-1)、后手柄(9_2),侧板(II)其特征在于:前挡板(2-1)与后挡板(2-2)及模框(7)通过前夹紧装置(3-1)和后夹紧装置(3-2)固定连接制成一个可拆卸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典骥,张凯,薛见宝,王能强,费小庆,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名杰建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