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预制柱基础中的芯体的制作所采取的工艺方法为工具式模板,其施工工艺是制作工具式成套模板,在基础砼浇筑过程中随时观察、松动,砼初凝后、终凝前由人工整体拔出,这种制作过程容易造成砼口部周边破碎、松动或模板拔不出来,芯体的制作过程不仅费工、费力,同时模板耗量大,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时工具式成套模板整体搬运容易损坏部分模板,导致施工现场模具无法安装,甚至整套模具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了现有技术整体搬运容易损坏模板的缺陷的组合式预制柱基础芯模。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组合式预制柱基础芯模制作芯体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一种组合式预制柱基础芯模,至少具有筒状的直立部分和水平部分,所述的水平部分置于筒状的直立部分的底部构成基础砼浇筑成型的腔体;所述的筒状的直立部分为边部两两相接的四块第一薄壁模板围成的上大下小的梯形,腔体内侧第一薄壁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纵向放置的固定件一,固定件一的底部与水平部分连接,相邻的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预制柱基础芯模,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筒状的直立部分和水平部分,所述的水平部分置于筒状的直立部分的底部构成基础砼浇筑成型的腔体;所述的筒状的直立部分为边部两两相接的四块第一薄壁模板围成的上大下小的梯形,腔体内侧第一薄壁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纵向放置的固定件一,固定件一的底部与水平部分连接,相邻的固定件一之间横向设置有固定件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预制柱基础芯模,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筒状的直立部分和水平部分,所述的水平部分置于筒状的直立部分的底部构成基础砼浇筑成型的腔体;所述的筒状的直立部分为边部两两相接的四块第一薄壁模板围成的上大下小的梯形,腔体内侧第一薄壁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纵向放置的固定件一,固定件一的底部与水平部分连接,相邻的固定件一之间横向设置有固定件二。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预制柱基础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部分为与直立部分同材质的水平放置的第二薄壁模板,第二薄壁模板上均布有多个排气小孔。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预制柱基础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小孔为直径20mm的圆形孔,孔间距为200mm。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预制柱基础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一为置于第一薄壁模板侧边部相接处腔体内侧的木方和连接木方与模板的紧固件。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预制柱基础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砼浇筑成型的腔体还设置有支撑件,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师友,彭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