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319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包括步骤:S1、进气歧管的各组成部件的加工;S2、对组成部件进行拼装,形成进气歧管坯体;S3、加工进气歧管坯体的法兰面和安装孔;其中,进气歧管的组成部件包括第一出气法兰、第二出气法兰、进气法兰、一缸支管下半壳体、二缸支管下半壳体、三缸支管下半壳体、四缸支管下半壳体、一缸支管上半壳体、二缸支管上半壳体、三缸支管上半壳体、四缸支管上半壳体、谐振腔下半壳体和谐振腔上半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通过将进气歧管分割成多片加工后再通过拼装来组成总成件,各组成部件的壁厚容易控制,可以实现进气歧管的轻量化。

Machining method of engine intake manif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生产工艺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活塞发式发动机总成开发中,铝合金进气歧管快速样件成型方式有熔模铸造、木模铸造等工艺,但这些成型方式在铸造过程中对进气歧管的壁厚都有一定的要求,一般都至少要求在4mm,此壁厚可避免因铸造缺陷导致零件的报废。因活塞式发动机有新的应用领域,对活塞式发动机总成有了新的要求——重量目标。为了满足新的应用领域对发动机重量目标要求,发动机的每个零件都需要考虑其功能性可靠前提下开展减重工作,且不能改变其原有的使用环境。因此对于进气歧管,铸造成型工艺壁厚的偏差导致的重量不确定性不能满足新领域的应用,需要有新的成型方式来满足新领域对重量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目的是实现发动机进气歧管的轻量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包括步骤:S1、进气歧管的各组成部件的加工;S2、对组成部件进行拼装,形成进气歧管坯体;S3、加工进气歧管坯体的法兰面和安装孔;其中,进气歧管的组成部件包括第一出气法兰、第二出气法兰、进气法兰、一缸支管下半壳体、二缸支管下半壳体、三缸支管下半壳体、四缸支管下半壳体、一缸支管上半壳体、二缸支管上半壳体、三缸支管上半壳体、四缸支管上半壳体、谐振腔下半壳体和谐振腔上半壳体。所述步骤S2包括:S201、将第一出气法兰和第二出气法兰固定在焊接工装上;S202、将一缸支管下半壳体和三缸支管下半壳体安装到第一出气法兰上,将二缸支管下半壳体和四缸支管下半壳体安装到第二出气法兰上;S203、将进气法兰固定在焊接工装上;S204、将谐振腔下壳体与一缸支管下半壳体、二缸支管下半壳体、三缸支管下半壳体和四缸支管下半壳体相连接;S205、将谐振腔上壳体安装到谐振腔下壳体上;S206、将进气法兰安装到谐振腔上壳体和谐振腔下壳体上;S207、将一缸支管上半壳体安装到一缸支管下半壳体上,将二缸支管上半壳体安装到二缸支管下半壳体上,将三缸支管上半壳体安装到三缸支管下半壳体上,将四缸支管上半壳体安装到四缸支管下半壳体上,形成进气歧管坯体。所述步骤S202中,所述一缸支管下半壳体和三缸支管下半壳体与第一出气法兰为焊接连接,所述二缸支管下半壳体和四缸支管下半壳体与第二出气法兰为焊接连接。所述步骤S204中,所述谐振腔下壳体与一缸支管下半壳体、二缸支管下半壳体、三缸支管下半壳体和四缸支管下半壳体为焊接连接。所述步骤S205中,所述谐振腔上壳体与所述谐振腔下壳体为焊接连接。所述步骤S206中,所述进气法兰与所述谐振腔上壳体和所述谐振腔下壳体为焊接连接。所述步骤S207中,所述一缸支管上半壳体与一缸支管下半壳体为焊接连接,所述二缸支管上半壳体与二缸支管下半壳体为焊接连接,所述三缸支管上半壳体与三缸支管下半壳体为焊接连接,所述四缸支管上半壳体与四缸支管下半壳体为焊接连接。所述焊接工装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且用于对所述第一出气法兰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销、设置于底板上且用于对所述第二出气法兰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销、设置于底板上且用于放置所述谐振腔下壳体的谐振腔支撑座和用于安装所述进气法兰的法兰固定板,谐振腔支撑座位于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之间。所述法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谐振腔支撑座上,所述进气法兰通过螺栓安装在法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出气法兰和所述第二出气法兰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步骤S3包括:S301、对第一出气法兰和第二出气法兰上的法兰面进行加工;S302、对第一出气法兰和第二出气法兰上的安装孔进行加工。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通过将进气歧管分割成多片加工后再通过拼装来组成总成件,各组成部件的壁厚容易控制,可以实现进气歧管的轻量化,使进气歧管的可靠性功能与重量要求均可以满足发动机试验开发需求。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发动机进气歧管的主视图;图2是发动机进气歧管的俯视图;图3是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发动机进气歧管与焊接工装的分解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第一出气法兰;2、第二出气法兰;3、一缸支管下半壳体;4、三缸支管下半壳体;5、二缸支管下半壳体;6、四缸支管下半壳体;7、谐振腔下半壳体;8、进气法兰;9、一缸支管上半壳体;10、三缸支管上半壳体;11、二缸支管上半壳体;12、四缸支管上半壳体;13、谐振腔上半壳体;14、法兰固定板;15、谐振腔支撑座;16、底板;17、第一定位销;18、第二定位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1、进气歧管的各组成部件的加工;S2、对组成部件进行拼装,形成进气歧管坯体;S3、加工进气歧管坯体的法兰面和安装孔。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3所示,进气歧管的组成部件包括第一出气法兰1、第二出气法兰2、进气法兰8、一缸支管下半壳体3、二缸支管下半壳体5、三缸支管下半壳体4、四缸支管下半壳体6、一缸支管上半壳体9、二缸支管上半壳体11、三缸支管上半壳体10、四缸支管上半壳体12、谐振腔下半壳体7和谐振腔上半壳体13。在上述步骤S1中,根据各组成部件的形状,分别对各组成部件进行加工。进气歧管的各组成部件均为独立的个体,方便加工。第一出气法兰1和第二出气法兰2的结构基本相同,第一出气法兰1和第二出气法兰2为块状结构,第一出气法兰1和第二出气法兰2用于与发动机缸盖连接。谐振腔下半壳体7与谐振腔上半壳体13拼合形成谐振腔,谐振腔下半壳体7位于谐振腔上半壳体13的下方。一缸支管上半壳体9和一缸支管下半壳体3为具有一定长度的壳体结构,一缸支管上半壳体9是横截面(该横截面是指与一缸支管上半壳体9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截面)为U形的结构,一缸支管下半壳体3是横截面(该横截面是指与一缸支管下半壳体3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截面)为U形的结构,一缸支管上半壳体9与一缸支管下半壳体3拼合形成一缸支管,一缸支管用于接收来自谐振腔的空气,且将空气引导至发动机燃烧室。二缸支管上半壳体11和二缸支管下半壳体5为具有一定长度的壳体结构,二缸支管上半壳体11是横截面(该横截面是指与二缸支管上半壳体1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截面)为U形的结构,二缸支管下半壳体5是横截面(该横截面是指与二缸支管下半壳体5的长度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S1、进气歧管的各组成部件的加工;/nS2、对组成部件进行拼装,形成进气歧管坯体;/nS3、加工进气歧管坯体的法兰面和安装孔;/n其中,进气歧管的组成部件包括第一出气法兰、第二出气法兰、进气法兰、一缸支管下半壳体、二缸支管下半壳体、三缸支管下半壳体、四缸支管下半壳体、一缸支管上半壳体、二缸支管上半壳体、三缸支管上半壳体、四缸支管上半壳体、谐振腔下半壳体和谐振腔上半壳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进气歧管的各组成部件的加工;
S2、对组成部件进行拼装,形成进气歧管坯体;
S3、加工进气歧管坯体的法兰面和安装孔;
其中,进气歧管的组成部件包括第一出气法兰、第二出气法兰、进气法兰、一缸支管下半壳体、二缸支管下半壳体、三缸支管下半壳体、四缸支管下半壳体、一缸支管上半壳体、二缸支管上半壳体、三缸支管上半壳体、四缸支管上半壳体、谐振腔下半壳体和谐振腔上半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S201、将第一出气法兰和第二出气法兰固定在焊接工装上;
S202、将一缸支管下半壳体和三缸支管下半壳体安装到第一出气法兰上,将二缸支管下半壳体和四缸支管下半壳体安装到第二出气法兰上;
S203、将进气法兰固定在焊接工装上;
S204、将谐振腔下壳体与一缸支管下半壳体、二缸支管下半壳体、三缸支管下半壳体和四缸支管下半壳体相连接;
S205、将谐振腔上壳体安装到谐振腔下壳体上;
S206、将进气法兰安装到谐振腔上壳体和谐振腔下壳体上;
S207、将一缸支管上半壳体安装到一缸支管下半壳体上,将二缸支管上半壳体安装到二缸支管下半壳体上,将三缸支管上半壳体安装到三缸支管下半壳体上,将四缸支管上半壳体安装到四缸支管下半壳体上,形成进气歧管坯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2中,所述一缸支管下半壳体和三缸支管下半壳体与第一出气法兰为焊接连接,所述二缸支管下半壳体和四缸支管下半壳体与第二出气法兰为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4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许贡杜宇张辰卿郭变变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航瑞航空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