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生产工艺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活塞发式发动机总成开发中,铝合金进气歧管快速样件成型方式有熔模铸造、木模铸造等工艺,但这些成型方式在铸造过程中对进气歧管的壁厚都有一定的要求,一般都至少要求在4mm,此壁厚可避免因铸造缺陷导致零件的报废。因活塞式发动机有新的应用领域,对活塞式发动机总成有了新的要求——重量目标。为了满足新的应用领域对发动机重量目标要求,发动机的每个零件都需要考虑其功能性可靠前提下开展减重工作,且不能改变其原有的使用环境。因此对于进气歧管,铸造成型工艺壁厚的偏差导致的重量不确定性不能满足新领域的应用,需要有新的成型方式来满足新领域对重量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目的是实现发动机进气歧管的轻量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包括步骤:S ...
【技术保护点】
1.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S1、进气歧管的各组成部件的加工;/nS2、对组成部件进行拼装,形成进气歧管坯体;/nS3、加工进气歧管坯体的法兰面和安装孔;/n其中,进气歧管的组成部件包括第一出气法兰、第二出气法兰、进气法兰、一缸支管下半壳体、二缸支管下半壳体、三缸支管下半壳体、四缸支管下半壳体、一缸支管上半壳体、二缸支管上半壳体、三缸支管上半壳体、四缸支管上半壳体、谐振腔下半壳体和谐振腔上半壳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进气歧管的各组成部件的加工;
S2、对组成部件进行拼装,形成进气歧管坯体;
S3、加工进气歧管坯体的法兰面和安装孔;
其中,进气歧管的组成部件包括第一出气法兰、第二出气法兰、进气法兰、一缸支管下半壳体、二缸支管下半壳体、三缸支管下半壳体、四缸支管下半壳体、一缸支管上半壳体、二缸支管上半壳体、三缸支管上半壳体、四缸支管上半壳体、谐振腔下半壳体和谐振腔上半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S201、将第一出气法兰和第二出气法兰固定在焊接工装上;
S202、将一缸支管下半壳体和三缸支管下半壳体安装到第一出气法兰上,将二缸支管下半壳体和四缸支管下半壳体安装到第二出气法兰上;
S203、将进气法兰固定在焊接工装上;
S204、将谐振腔下壳体与一缸支管下半壳体、二缸支管下半壳体、三缸支管下半壳体和四缸支管下半壳体相连接;
S205、将谐振腔上壳体安装到谐振腔下壳体上;
S206、将进气法兰安装到谐振腔上壳体和谐振腔下壳体上;
S207、将一缸支管上半壳体安装到一缸支管下半壳体上,将二缸支管上半壳体安装到二缸支管下半壳体上,将三缸支管上半壳体安装到三缸支管下半壳体上,将四缸支管上半壳体安装到四缸支管下半壳体上,形成进气歧管坯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2中,所述一缸支管下半壳体和三缸支管下半壳体与第一出气法兰为焊接连接,所述二缸支管下半壳体和四缸支管下半壳体与第二出气法兰为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4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许贡,杜宇,张辰卿,郭变变,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航瑞航空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