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级泵转子QPQ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19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级泵转子QPQ加工工艺,涉及工业泵转子精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对完成上述加工处理的前级泵转子进行中低温回火处理,将回火温度控制在600℃±10℃,并保持该回火温度4小时;对完成上述精磨、油旋片槽、油石打光的前级泵转子进行E段外环面抛光处理,抛光完成后对前级泵转子进行QPQ工艺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粗割旋片槽的前级泵转子进行600℃左右的中低温回火处理,并对完成中低温回火的前级泵转子进行后续的钻孔、铣键槽、精割旋片槽等加工操作,保证后续精加工处理后的前级泵转子结构尺寸的稳定性,不会因QPQ处理而发生变形,提升前级泵转子的加工完成精度,保证了前级泵的应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A kind of QPQ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the rotor of the front stage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级泵转子QPQ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泵转子精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前级泵转子QPQ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工业泵进行生产加工过程中,工业前级泵内部元件的加工制造也是决定着工业泵装置性能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前级泵转子,对前级泵转子的深度化加工、精细化加工,影响着转子本身的使用性能。在以往的工业泵前级泵转子的QPQ工艺处理前,在前级泵转子上进行粗车、精车、切割旋片槽等操作,然后直接进行QPQ处理,这样的直接进行QPQ工艺处理,由于前级泵转子在切割旋片槽的前后环节没有进行预热处理,前级泵转子直接进入QPQ处理容易发生本体的微量变形,导致QPQ处理后的前级泵转子工件精度尺寸降低,影响后续的使用效果、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级泵转子QPQ加工工艺,保证后续精加工处理后的前级泵转子结构尺寸的稳定性,不会因QPQ处理而发生变形,提升前级泵转子的加工完成精度,保证了前级泵的应用效果和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前级泵转子QPQ加工工艺,包括对前级泵转子进行粗车处理,完成钼丝孔钻孔,并进行调质、精车处理、攻丝、研磨中心孔以及对外圆进行粗磨、对旋片槽粗割;前级泵转子经过粗车处理后,加工出A、B、C、D、E分段结构。对完成上述加工处理的前级泵转子进行中低温回火处理,将回火温度控制在600℃±10℃,并保持该回火温度4小时。对完成中低温回火的前级泵转子的A段端侧面进行钻孔、精铣孔操作;对完A段端侧面钻孔、精铣孔后的成前级泵转子进行C、D段的环侧铣键槽加工;完成对前级泵转子C、D段的铣键槽后,对前级泵转子的A、B、C、D、E各段的环侧面进行初次的外圆精磨。完成上述初次外圆精磨操作后,对前级泵转子的E段进行旋片槽精割操作,旋片槽在深入切割时,通过高硬度的长条定位板一端凸出于E段柱体,用于切割至最低位状态时,长条定位板凸出于E段柱体的部位卡合在A段柱体上,保证旋片槽的切割深度/精度;对完成上述精割旋片槽的前级泵转子进行油石打光以及油旋片槽操作;对油石打磨、油旋片槽后的前级泵转子的E段前后端侧面进行精磨。完成前级泵转子E段前后端侧面的精磨操作后,对E段外环侧进行精磨加工,然后对E段上的旋片槽再次进行油旋片槽处理,并进行油石打光处理。对完成上述精磨、油旋片槽、油石打光的前级泵转子进行E段外环面抛光处理,抛光完成后对前级泵转子进行QPQ工艺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对前级泵转子进行中低温回火时,前级泵转子工件的下侧设置耐高温陶瓷托盘;陶瓷托盘上开设用于对前级泵转子进行卡位的内凹卡槽;陶瓷托盘的内凹卡槽内设有若干用于支撑前级泵转子的内槽凸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A段端侧面的两个钻孔关于A段端侧面中心孔对称;A段端侧面的两个钻孔深入前级泵转子的E段柱体结构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对前级泵转子的C、D段环侧进行铣键槽时,C段上的键槽一端为开口式,D段上的键槽长度尺寸与D段柱体的长度尺寸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前级泵转子E段上的旋片槽结构的平行度为0.01,对称度为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前级泵转子的E段前后端侧面进行精磨时,保证E段前后端侧面的内侧方位与A、B段相接位置处的倒角结构尺寸处于合理的尺寸范围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对前级泵转子进行QPQ处理过程中,氮化温度控制在570℃±10℃。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粗割旋片槽的前级泵转子进行600℃左右的中低温回火处理,并对完成中低温回火的前级泵转子进行后续的钻孔、铣键槽、精割旋片槽等加工操作,保证后续精加工处理后的前级泵转子结构尺寸的稳定性,不会因QPQ处理而发生变形,提升前级泵转子的加工完成精度,保证了前级泵的应用效果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陶瓷托盘与前级泵转子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对前级泵转子A段钻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对前级泵转子C、D段进行铣键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对前级泵转子的A、B、C、D、E各段的环侧面进行初次外圆精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精割旋片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精割旋片槽的端侧视图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前级泵转子QPQ处理的流程示意图;其中:1-前级泵转子;2-陶瓷托盘;3-内凹卡槽;4-内槽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前级泵转子QPQ加工工艺,在本专利技术中:对已经通过下料、粗车处理,完成钼丝孔钻孔,并进行调质、精车处理、攻丝、研磨中心孔以及对外圆进行粗磨、对旋片槽进行粗割后的前级泵转子工件进行QPQ加工处理。对前级泵转子上进行粗割旋片槽后,对此状态的前级泵进行中低温回火加工处理,处理过程中,采用开设有内凹结构的耐高温陶瓷底托盘对前级泵转子进行支撑,耐高温陶瓷上的内凹结构与前级泵转子的外圆尺寸相配合,耐高温陶瓷上的内凹结构内侧设置若干用于支撑/悬空前级泵转子的凸起结构,保证前级泵转子能够均匀受热;此状态下进行低温回火的温度控制在600℃±10℃,并在此温度状态下,对前级泵转子进行回火保温4小时。在对前级泵转子进行QPQ处理前,对粗磨外圆、粗割旋片槽的前级泵转子进行中低温回火,能够防止前级泵转子在后期加工、使用过程中的变形。在对前级泵转子进行上述中低温回火处理后,对前级泵转子的A段侧的前侧端面进行钻孔、精铣孔处理,所钻的两个孔位于A段端侧中心孔的同一直径线上的两侧,同时注意尖角位置不允许磕碰。对前级泵转子的A段进行钻孔、精铣孔后,对前级泵转子的C、D段的环侧进行铣键槽,并保证前级泵转子上的C、D段上的铣键槽上下槽壁面的水平平行度相同。完成对前级泵转子C、D段的铣键槽后,对前级泵转子的A、B、C、D、E各段的环侧面进行初次外圆精磨,外圆精磨过程中注意防止尖角磕碰,此过程的外圆精磨前级泵转子每段的具体精磨参数详见图4。完成上述对前级泵转子的初次外圆精磨操作后,对前级泵转子的E段进行旋片槽精割操作,此环节加工后的前级泵转子E段上的旋片槽结构的平行度为0.01,对称度为0.015。对精割旋片槽后的前级泵转子进行油石打光以及油旋片槽操作,油石打磨、油旋片槽后,对前级泵转子的E段前后端侧面进行精磨,精磨过程注意保证E段前后端侧面的内侧方位与A、B段相接位置处的倒角结构尺寸处于合理的尺寸范围内。对完成前级泵转子的E段前后端侧面的精磨加工后,对E段外环侧进行精磨加工,然后对E段上的旋片槽再次进行油旋片槽处理,再经过油石打光处理,保证E段前后端面的边缘、E段外环侧的前后边缘位置处没有毛刺以及没有出现倒角痕迹。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级泵转子QPQ加工工艺,包括对前级泵转子进行粗车处理,完成钼丝孔钻孔,并进行调质、精车处理、攻丝、研磨中心孔以及对外圆进行粗磨、对旋片槽粗割;前级泵转子经过粗车处理后,加工出A、B、C、D、E分段结构,其特征在于:/n对完成上述加工处理的前级泵转子进行中低温回火处理,将回火温度控制在600℃±10℃,并保持该回火温度4小时;/n对完成中低温回火的前级泵转子的A段端侧面进行钻孔、精铣孔操作;/n对完A段端侧面钻孔、精铣孔后的成前级泵转子进行C、D段的环侧铣键槽加工;/n完成对前级泵转子C、D段的铣键槽后,对前级泵转子的A、B、C、D、E各段的环侧面进行初次的外圆精磨;/n完成上述初次外圆精磨操作后,对前级泵转子的E段进行旋片槽精割操作,旋片槽在深入切割时,通过高硬度的长条定位板一端凸出于E段柱体,用于切割至最低位状态时,长条定位板凸出于E段柱体的部位卡合在A段柱体上,保证旋片槽的切割深度/精度;/n对完成上述精割旋片槽的前级泵转子进行油石打光以及油旋片槽操作;/n对油石打磨、油旋片槽后的前级泵转子的E段前后端侧面进行精磨;/n完成前级泵转子E段前后端侧面的精磨操作后,对E段外环侧进行精磨加工,然后对E段上的旋片槽再次进行油旋片槽处理,并进行油石打光处理;/n对完成上述精磨、油旋片槽、油石打光的前级泵转子进行E段外环面抛光处理,抛光完成后对前级泵转子进行QPQ工艺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级泵转子QPQ加工工艺,包括对前级泵转子进行粗车处理,完成钼丝孔钻孔,并进行调质、精车处理、攻丝、研磨中心孔以及对外圆进行粗磨、对旋片槽粗割;前级泵转子经过粗车处理后,加工出A、B、C、D、E分段结构,其特征在于:
对完成上述加工处理的前级泵转子进行中低温回火处理,将回火温度控制在600℃±10℃,并保持该回火温度4小时;
对完成中低温回火的前级泵转子的A段端侧面进行钻孔、精铣孔操作;
对完A段端侧面钻孔、精铣孔后的成前级泵转子进行C、D段的环侧铣键槽加工;
完成对前级泵转子C、D段的铣键槽后,对前级泵转子的A、B、C、D、E各段的环侧面进行初次的外圆精磨;
完成上述初次外圆精磨操作后,对前级泵转子的E段进行旋片槽精割操作,旋片槽在深入切割时,通过高硬度的长条定位板一端凸出于E段柱体,用于切割至最低位状态时,长条定位板凸出于E段柱体的部位卡合在A段柱体上,保证旋片槽的切割深度/精度;
对完成上述精割旋片槽的前级泵转子进行油石打光以及油旋片槽操作;
对油石打磨、油旋片槽后的前级泵转子的E段前后端侧面进行精磨;
完成前级泵转子E段前后端侧面的精磨操作后,对E段外环侧进行精磨加工,然后对E段上的旋片槽再次进行油旋片槽处理,并进行油石打光处理;
对完成上述精磨、油旋片槽、油石打光的前级泵转子进行E段外环面抛光处理,抛光完成后对前级泵转子进行QPQ工艺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帆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烁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