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气囊模块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和用于集拢气囊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207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具有包括气体发生器(18)和在前面起作用的气囊(16)的气囊模块(12),气囊(16)具有气体发生器侧的吹气端部(46)以及第一自由端部(56),该第一自由端部在气囊(16)的充气状态中位于车辆客舱中。在气囊(16)展开期间的第一时段中第一自由端部(56)依然经由限制带(74)与气囊模块(12)连接,在达到事先确定的拉力时限制带(74)松开。在集拢气囊(16)时将未充气的气囊(16)如下地展开,即第二自由端部(58)最大限度地远离吹气端部(46)而第一外壁区段沿气囊(16)的纵向伸展,并且第一自由端部(56)位于吹气端部(46)附近而第二外壁区段沿气囊(16)的纵向伸展,气囊(16)的第三外壁区段至少在一个区段中折回到自身上。将展开的气囊(16)的两个侧边区域向着中心折叠,并且接着从第二自由端部(58)起卷绕气囊(16)。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with airbag modul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ir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气囊模块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和用于集拢气囊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气囊模块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和用于集拢气囊模块的气囊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气囊被非常成功地用于保护车辆成员。这些气囊在其使用之前安置在车辆护板后,它们从该车辆护板展开。然而,特别是前部安全气囊常常具有大的填充体积和不规则的三维造型,这增加了在车辆客舱中顺利展开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善充气气囊在车辆客舱中的展开和定位。这利用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来实现。该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包括具有气体发生器和在前面起作用的气囊的气囊模块。所述气囊具有气体发生器侧的吹气端部以及第一自由端部,该第一自由端部限定气囊的约束部分,该约束部分包括气囊的可充气体积的大部,并且第一自由端部在气囊的充气状态中位于车辆客舱中。在气囊展开期间的第一时段中,第一自由端部依然在吹气端部的区域中经由限制带与气囊模块连接。在达到事先确定的拉力时,所述限制带松开并释放第一自由端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针对性地影响不同气囊区域的展开特性以及填充顺序。气囊模块特别是在车辆的副驾驶员侧上方设置在遮阳板区域中车顶护板下的车顶上,使得气囊从上部沿着挡风玻璃向下展开。所述限制带优选是织物件,该织物件一侧与气囊连接而在相对置的另一侧在吹气端部的区域中例如直接紧固在气体发生器上。所述限制带有益地具有弱化区域,限制带在超过预设拉力时在该弱化区域处断开并且释放气囊的第一端部。在第一时段结束时达到所述预设拉力。通过这种方式,在气体发生器被激活之后第一自由端部能够在气体发生器的区域中限制大约数毫秒。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气囊在吹气端部上具有颈部,该颈部沿着车辆横向观察比气囊的相连的约束部分更窄。颈部是可充气的并且将约束部分与气体发生器连接,然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用于辅助气囊的约束效果。通过颈部设计得比相连的约束部分更窄并且特别是沿着气囊的纵向也设计得更短,能够减少材料、结构空间和填充体积。总的来说,气体发生器可以是众所周知的管状气体发生器,该管状气体发生器如下地设置在气囊模块中,即,其纵轴线垂直于气囊模块的模块纵向,其中,模块纵向在气囊模块的安装状态中与气囊从气囊模块展开的方向重合并且大致指向车辆纵向。颈部的宽度例如可以大致与气体发生器的长度一致。在气体发生器被激活前的最初状态中,气囊集拢为气囊包,该气囊包优选包括集拢的主区段和折拢的连接区段,其中,主区段包含集拢的约束部分并且连接区段包含折叠的颈部。颈部和约束部分由此折叠成独立的组件段(Paketabschnitt),该组件段例如经由双层气囊的短的未折叠件连接。连接区段和主包有益地集拢成并且在气囊包中定位成,使得在气体发生器被激活之后颈部首先充满,连接区段由此延伸并展开并且将集拢的主包推向车辆客舱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中,颈部用于将气囊的仍然绝大部分集拢的约束部分推到车辆客舱中,在该车辆客舱中其能够无阻碍地从护板件展开到其最终的位置和形状中。所述颈部为此例如以纯粹的锯齿形折叠的方式集拢,例如具有大致一个至三个锯齿形皱褶,其中,气体发生器、连接区段和主包沿着模块纵向呈直线相继地设置在一条直线上,以便能够将伸展开的连接区段的推移作用用于顶出主包。限制带应该至少直到主包开始在车辆客舱中展开为止一直保持完好。在完全充气的状态中,气囊例如在车辆客舱中从遮阳板的一个区域起沿着挡风玻璃向着仪表板并且经由仪表板向着车辆乘员的方向伸展。第一自由端部在此特别是构成气囊的指向车辆乘员的下部端部并且还能够构成用于车辆乘员的碰撞面的下部端部。气囊因此支撑在挡风玻璃和仪表板上。气囊优选具有前部的第二自由端部,该前部的第二自由端部在完全充气的状态中位于挡风玻璃至仪表板的过渡部上。为了赋予气囊这种形状,该气囊可以具有:第一外壁区段,该第一外壁区段从吹气端部到第二自由端部伸展并且构成相对挡风玻璃的支撑面;以及第二外壁区段,该第二外壁区段从第二自由端部向着第一自由端部在仪表板上方延伸;和第三外壁区段,该第三外壁区段至少部分与第一和第二外壁区段相对置并且该第三外壁区段从第一自由端部向着吹气端部伸展,并且该第三外壁区段构成用于车辆乘员的碰撞面。经缝合的、然而未充气的气囊不能完全以相应仅仅两个气囊层上下叠置的方式平面地展开,而是即使在未充气的状态中也具有一定的三维形状,在该三维形状中局部地四层气囊上下叠置。作为补充方案,优选在气囊未充气的展开状态中,第三外壁区段在从第一外壁全段到第二外壁区段的过渡部的区域中设置有折拢的凹腔。折拢的凹腔的底部特别是经由限制带而与第二自由端部连接。限制带在此位于气囊的内部并且优选即使在气囊完全充气的状态中也保持完好。所述凹腔首先可有助于气囊的充气形状,并且其次特别是经由限制带有助于将充气的气囊固定和定位在车辆客舱中的期望位置中。在气囊从车顶展开期间,气囊在部分充气的状态-在该部分充气的状态中限制带还未松开-中优选沿着挡风玻璃直到仪表板为止伸展,其中,气囊从第二自由端部起翻卷并且向着气体发生器的方向往回伸展,使得气囊具有包括外边和内边的U形造型。U的特别是指向挡风玻璃的外边优选在限制带松开的时间点已经部分填充有填充气体,而U的优选指向车辆乘员内边基本上还未填充。通过相应地集拢气囊包以及通过限制带实现这个中间状态。所述主包如所述的那样如下地集拢,即,第一自由端部向着吹气端部折回。另外,约束部分的两个侧边区段能够向中心折回并且接着被卷绕。这样实现了:首先填充气囊的外边,该外边从吹气端部直到气囊的第二自由端部为止延伸,该第二自由端部在充气状态中大致位于从挡风玻璃到仪表板的过渡部中。与此相反,填充气体最初基本上还未流入气囊的内边中,该内边从吹气端部直到气囊的第一自由端部为止延伸。这通过气囊约束部分的折叠和限制带实现。所述外边例如向着挡风玻璃通过第一外壁区段限定,并且向内、即向着车辆乘员的方向观察通过第三外壁区段的气体发生器侧的或者吹气端部侧的部分限定。与此相反,所述内边例如向着车辆乘员通过第二外壁区段限定,并且向着挡风玻璃观察通过第三外壁区段的向着第一自由端部延伸的部分限定。在完全充气的状态中,气囊从侧边观察大致具有Y形或T形的形状,这是因为所述内边在车辆客舱中向下翻转。Y的臂则由约束部分的两个充气的区段构成,这两个充气的区段分别从第一和第二自由端部向着吹气端部的方向伸展并且这两个充气的区段都转入颈部中。所述限制带在展开期间优选位于指向车辆乘员的那侧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不必将限制带紧固在碰撞面上。所述限制带在气囊展开期间在该限制带完好的情况下从车辆的车顶护板起延伸到车辆内部特别是最多约5至50cm。限制带由此布置成,它在正常情况下不与车辆乘员接触。可能的是:所述限制带在气囊侧不是直接紧固在第一自由端部上,而是从该第一自由端部起沿着气囊的纵向偏移特别是约5至30cm、即紧固在第二外壁区段上。碰撞面由此既没有限制带的其余部分,也没有限制带紧固件。气囊在吹气端部上优选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具有包括气体发生器(18)和在前面起作用的气囊(16)的气囊模块(12),其中,所述气囊(16)具有气体发生器侧的吹气端部(46)以及第一自由端部(56),该第一自由端部限定气囊(16)的约束部分(52),该约束部分包括气囊(16)的可充气体积的大部,其中,所述第一自由端部(56)在气囊(16)的充气状态中位于车辆客舱中,并且在气囊(16)展开期间的第一时段中,所述第一自由端部(56)依然在吹气端部(46)的区域中经由限制带(74)与气囊模块(12)连接并且在达到事先确定的拉力时所述限制带(74)松开并释放第一自由端部(56)。/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20 DE 102017124576.61.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具有包括气体发生器(18)和在前面起作用的气囊(16)的气囊模块(12),其中,所述气囊(16)具有气体发生器侧的吹气端部(46)以及第一自由端部(56),该第一自由端部限定气囊(16)的约束部分(52),该约束部分包括气囊(16)的可充气体积的大部,其中,所述第一自由端部(56)在气囊(16)的充气状态中位于车辆客舱中,并且在气囊(16)展开期间的第一时段中,所述第一自由端部(56)依然在吹气端部(46)的区域中经由限制带(74)与气囊模块(12)连接并且在达到事先确定的拉力时所述限制带(74)松开并释放第一自由端部(56)。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6)在吹气端部(46)处具有颈部(54),该颈部沿着车辆横向(QF)观察比该气囊(16)的相连的约束部分(52)更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6)在激活前集拢成气囊包(14),该气囊包包括集拢的主区段(48)和折叠的连接区段(50),其中,所述主区段(48)包含集拢的约束部分(52)而连接区段(50)包含折叠的颈部(5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段(50)和主包(48)如下地集拢和定位在气囊包(14)中,即,使得在气体发生器(18)被激活之后颈部(54)首先充满,连接区段(50)由此伸展和展开并且将集拢的主包(48)推向车辆客舱的方向,特别是限制带(74)至少直到主包(48)开始在车辆客舱中展开为止一直保持完好。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6)在完全充气的状态中在车辆客舱中从遮阳板(30)的区域起沿着挡风玻璃(26)向着仪表板(60)并且经由仪表板(60)向着车辆乘员的方向伸展。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6)具有前部的第二自由端部(58),该第二自由端部在完全充气的状态中位于挡风玻璃(26)至仪表板(60)的过渡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6)具有:第一外壁区段(64),该第一外壁区段从吹气端部(46)到所述第二自由端部(58)伸展并且构成相对挡风玻璃(26)的支撑面;第二外壁区段(66),该第二外壁区段从所述第二自由端部(58)到所述第一自由端部(56)在仪表板(60)上方延伸;和第三外壁区段(68),该第三外壁区段至少部分与第一和第二外壁区段(64,66)相对置并且该第三外壁区段从第一自由端部(56)到吹气端部(46)伸展并且该第三外壁区段构成用于车辆乘员的碰撞面(6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囊(16)未充气的展开状态中,所述第三外壁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东尼奥·纳瓦罗·阿兰兹拉蒙·拉莫斯·阿古斯汀
申请(专利权)人:德尔菲金属西班牙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班牙;E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