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气压缩机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572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冷却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石油气压缩机冷却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压缩机进行压缩时,压缩机容易出现过热现象且石油气有爆炸危险的问题,包括压缩机、储液箱和冷却箱,所述压缩机外设有一夹套,所述夹套侧壁上设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储液箱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冷却液进口相连通,所述冷却液出口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冷却箱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出液口和进液口,所述冷却箱内还设有与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接的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环形管,各所述环形管通过第三连接管相连通,所述冷却箱的侧壁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冷却箱的顶部设有散热风扇,所述冷却箱和储液箱之间设有第四连接管。

A cooling device for petroleum gas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油气压缩机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石油气压缩机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石油气是一种化工基本原料和新型燃料,其热值高、无烟尘、无炭渣,操作使用方便,此外还可广泛用于生产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及生产医药、炸药、染料等产品。利用压缩机对石油气进行压缩使其液化,以液体状态储存不仅可以大大节省了空间,还便于石油气的运输、搬运。现有的压缩机结构如专利号:200720118586.7所公开的一种双螺杆空气压缩机,压缩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相互啮合的两转子,转子上设有螺旋齿,壳体与两转子共同组成对气体进行压缩的工作腔,壳体上设有与工作腔相通的进气口与排气口。利用压缩机对石油气进行压缩时,两转子相互反向旋转,石油气从进气口进入工作腔,随着工作腔容积的不断减小,转子凹槽内的气体不断压缩,由此转为高温高压气体并最终从出气口排出。石油气压缩过程中,工作腔内容易出现过热现象,若不对压缩机进行降温处理,易损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或引起机器故障,缩短其使用寿命;压缩后的石油气温度高,若不及时进行降温冷却处理,也存在着爆炸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以上内容,本技术提供一种石油气压缩机冷却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压缩机对石油气进行压缩时,压缩机容易出现过热现象且石油气有爆炸危险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石油气压缩机冷却装置,包括压缩机、储液箱和冷却箱,所述压缩机外设有一夹套,所述夹套侧壁上设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储液箱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冷却液进口相连通,所述储液箱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冷却液出口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冷却箱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出液口和进液口,所述冷却箱内还设有与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接的冷却管路,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进液口与冷却管路相连接,所述冷却管路呈螺旋状从进液口一侧延伸向出液口一侧,所述冷却管路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环形管,各所述环形管通过第三连接管相互连通,所述冷却箱的侧壁底部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有气泵,所述冷却箱的顶部设有散热风扇,所述冷却箱和储液箱之间设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一端与储液箱相连通,所述第四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管与冷却箱连接。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箱内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散热片,各所述散热片上设有凹槽,所述散热片通过凹槽与冷却管路连接。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宽度等于环形管的外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片的数量为4~10个。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箱外壁上设有显示屏,用于显示储液箱内冷却液的温度。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压缩机外设置夹套,储液箱内的冷却液通入夹套内,对工作状态下压缩机中的工作腔进行降温,避免工作腔出现过热现象,导致机器故障或损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缩短其使用寿命,同时冷却经压缩后的高温石油气。冷却液与压缩机发生热交换后温度升高,升温后的冷却液通入冷却箱内,所述冷却箱内的冷却管路呈螺旋状从进液口一侧延伸向出液口一侧,螺旋状的冷却管路极大地利用了冷却箱的内部空间,增大了升温后冷却液的冷却路径,冷却箱的底部通入气体,气体与冷却管路上的冷却液发生热交换,降低了冷却液的温度,冷却箱顶部安装的散热风扇加快空气的流动,快速流动的空气带走冷却液大量的热量,从冷却箱的顶部排出。进一步,在冷却箱内设置散热片,各所述散热片上设有凹槽,所述散热片通过凹槽与冷却管路连接,散热片增大了热交换面积,能够更快地传递冷却液的热量,并与空气发生热交换从而降温。经过冷却箱降温后的冷却液回流到储液箱内,对压缩机进行循环降温。储液箱的外壁上设有显示屏,显示储液箱内冷却液的温度,对压缩机循环降温后,通过观察显示屏显示的温度,若冷却箱来不及对冷却液进行很好地冷却降温,可以更换部分或全部的冷却液,保证压缩机内工作腔和石油气的降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冷凝管路和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为:参考图1及图2,一种石油气压缩机冷却装置,包括压缩机1、储液箱2和冷却箱3,所述压缩机1外设有一夹套4,所述夹套4侧壁上设有冷却液进口5和冷却液出口6,所述储液箱2通过第一连接管7与冷却液进口5相连通,所述储液箱2连接有水泵8,所述水泵8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管7连接,所述冷却液出口6连接有第二连接管9,所述冷却箱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出液口10和进液口11,所述冷却箱3内还设有与进液口11和出液口10相连接的冷却管路,所述第二连接管9通过进液口11与冷却管路相连接,所述冷却管路呈螺旋状从进液口一侧延伸向出液口一侧,所述冷却管路包括六个相互平行的环形管12,所述环形管12通过第三连接管13相互连通,所述冷却箱和储液箱之间设有第四连接管20,所述第四连接管20一端与储液箱2相连通,所述第四连接管20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管13与冷却箱3连接,所述冷却箱3内设有八个相互平行的散热片14,各所述散热片上设有凹槽15,所述散热片通过凹槽15与冷却管路连接,所述凹槽15的宽度等于环形管12的外径,所述冷却箱3的侧壁底部上设有进气口16,所述进气口16连接有气泵17,所述冷却箱3的顶部设有散热风扇18,所述散热风扇18与冷却箱3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储液箱2外壁上设有显示屏19,用于显示储液箱2内冷却液的温度。工作时,储液箱内的冷却液通入压缩机外的夹套内,对工作状态下压缩机中的工作腔进行降温,避免工作腔出现过热现象,导致机器故障或损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缩短其使用寿命,同时冷却经压缩后的高温石油气。冷却液与压缩机发生热交换后温度升高,升温后的冷却液通入冷却箱内,所述冷却箱内的冷却管路呈螺旋状从进液口一侧延伸向出液口一侧,螺旋状的冷却管路极大地利用了冷却箱的内部空间,增大了升温后冷却液的冷却路径,冷却箱的底部通入气体,气体与冷却管路上的冷却液发生热交换,降低了冷却液的温度,冷却箱顶部安装的散热风扇加快空气的流动,快速流动的空气带走冷却液大量的热量,从冷却箱的顶部排出。进一步,在冷却箱内设置散热片,各所述散热片上设有凹槽,所述散热片通过凹槽与冷却管路连接,散热片增大了热交换面积,能够更快地传递冷却液的热量,并与空气发生热交换从而降温。经过冷却箱降温后的冷却液回流到储液箱内,对压缩机进行循环降温。储液箱的外壁上设有显示屏,显示储液箱内冷却液的温度,对压缩机循环降温后,通过观察显示屏显示的温度,若冷却箱来不及对冷却液进行很好地冷却降温,可以更换部分或全部的冷却液,保证压缩机内工作腔和石油气的降温效果。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油气压缩机冷却装置,包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箱和冷却箱,所述压缩机外设有一夹套,所述夹套侧壁上设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储液箱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冷却液进口相连通,所述储液箱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冷却液出口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冷却箱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出液口和进液口,所述冷却箱内还设有与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接的冷却管路,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进液口与冷却管路相连接,所述冷却管路呈螺旋状从进液口一侧延伸向出液口一侧,所述冷却管路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环形管,各所述环形管通过第三连接管相互连通,所述冷却箱的侧壁底部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有气泵,所述冷却箱的顶部设有散热风扇,所述冷却箱和储液箱之间设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一端与储液箱相连通,所述第四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管与冷却箱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气压缩机冷却装置,包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箱和冷却箱,所述压缩机外设有一夹套,所述夹套侧壁上设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储液箱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冷却液进口相连通,所述储液箱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冷却液出口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冷却箱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出液口和进液口,所述冷却箱内还设有与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接的冷却管路,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进液口与冷却管路相连接,所述冷却管路呈螺旋状从进液口一侧延伸向出液口一侧,所述冷却管路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环形管,各所述环形管通过第三连接管相互连通,所述冷却箱的侧壁底部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有气泵,所述冷却箱的顶部设有散热风扇,所述冷却箱和储液箱之间设有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忠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心实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