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纺织用空压机冷却装置,包括空压机,还包括第一冷却层、第二冷却层、水冷循环机构和冷气输送机构;所述第一冷却层套设于所述空压机机壁外侧;所述第二冷却层套设于所述第一冷却层外侧;所述水冷循环机构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并穿过所述第二冷却层与所述第一冷却层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冷循环机构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并穿过所述第二冷却层与所述第一冷却层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层一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装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口互通的第一进气管和与所述第二进气口互通的第二进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空压机进行双重冷却降温,降低空压机的故障率,延长空压机的使用寿命。
Cooling device of air compressor for text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纺织用空压机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是指纺织用空压机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空压机是一种用以压缩空气的设备。空压机工作时,空气经过自洁式空气过滤器被吸入,通过PLC自动清洗过滤器,空气在经过进口导叶自动调节后进入一级压缩,经一级压缩后的气体温度较高,然后进入中间冷却器进行冷却之后进入二级压缩系统,为避免系统中的气体倒入压缩腔内,在空压机的排气管道安装有悬挂全启式止回阀,空压机排出的气体推开止回阀进入排气消声器,然后进入一级后冷器,二级后冷器,再进入排气主管道。但空压机在运行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空压机本体发热,长此以往容易引起设备故障,缩短了空压机的使用寿命。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橘子酒生产用冷气输送机(公告号CN207501537U),其包括冷气输送机本体、输送管道、制冷机构、散热风扇、散热层、控制面板和底座,所述冷气输送机本体底端设有所述底座,所述底座表面设有吸尘风机,所述底座上方固定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冷气输送机本体,所述冷气输送机本体内部设有所述制冷机构,所述冷气输送机本体外部一侧设有所述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内部上方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冷气输送机本体远离所述输送管道一侧设有所述散热风扇,所述冷气输送机本体两侧内部均设有所述散热层,所述冷气输送机本体上方设有所述连接杆,温度感应器可以对输送管道内的冷气温度进行检测,然后通过温度显示屏进行温度显示。本技术引用上述中国专利文献中的冷气输送机作为冷气输送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纺织用空压机冷却装置,为空压机提供一套冷却装置以降低空压机的温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纺织用空压机冷却装置,包括空压机,还包括第一冷却层、第二冷却层、水冷循环机构和冷气输送机构;所述第一冷却层套设于所述空压机机壁外侧;所述第二冷却层套设于所述第一冷却层外侧;所述水冷循环机构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并穿过所述第二冷却层与所述第一冷却层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冷循环机构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并穿过所述第二冷却层与所述第一冷却层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层顶部一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冷却层一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装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口互通的第一进气管和与所述第二进气口互通的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冷却层底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装设有一排气管;所述冷气输送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冷却层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却层的进水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冷却层的底部;所述第一冷却层的出水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冷却层的顶部。进一步的,所述水冷循环机构包括壳体、储液箱和水泵,所述储液箱装设于所述壳体内侧底部;所述储液箱一侧开设有一排液口;所述水泵装设于所述壳体内侧底部并位于所述排液口所在的一侧;所述水泵的进液口通过循环管与所述排液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液口通过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一冷却层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进水管、出水管和储液箱内皆填充有导热液。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内装设有止回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第一冷却层和第二冷却层,第一冷却层直接与空压机机壁接触,因此能够直接对空压机机壁进行冷却,达到降低空压机内部温度的目的,第二冷却层用于对第一冷却层降温,增强冷却效果;设置水冷循环机构和冷气输送机构,能够对空压机进行双重冷却,冷气输送机构能够对第一冷却层进行降温,使第一冷却层内的液体能够带走更多的热量,加强对空压机的冷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的纺织用空压机冷却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的纺织用空压机冷却装置的正视图。标号说明:1、空压机;2、第一冷却层;3、第二冷却层;31、第一进气口;32、第二进气口;310、第一进气管;320、第二进气管;330、排气管;4、水冷循环机构;43、壳体;44、储液箱;4、排液口;45、水泵;451、进液口;452、出液口;5、冷气输送机构;6、出水管;7、进水管;8、循环管。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和图2,纺织用空压机冷却装置,包括空压机1,还包括第一冷却层2、第二冷却层3、水冷循环机构4和冷气输送机构5;第一冷却层2套设于空压机1机壁外侧;第二冷却层3套设于第一冷却层2外侧;水冷循环机构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6并穿过第二冷却层3与第一冷却层的进水口连通;水冷循环机构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7并穿过第二冷却层3与第一冷却层的出水口连通;第二冷却层3顶部一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气口31和第二进气口32;第二冷却层3一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装设有与第一进气口31互通的第一进气管310和与第二进气口32互通的第二进气管320;第二冷却层3底部开设有排气口33,排气口33上装设有一排气管330;冷气输送机构5通过第一进气管310和第二进气管320与第二冷却层3连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水冷循环机构内的循环液依次通过水冷循环机构的出水口、出水管进入第一冷却层,对空压机进行冷却,并依次通过第一冷却层的出水口、水冷循环机构的进水口流回水冷循环机构中;冷气输送机构分别通过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对第二冷却层输送冷气,以进一步为第一冷却层降温,并且第二冷却层内原有的气体将通过排气管排出。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第一冷却层和第二冷却层,第一冷却层直接与空压机机壁接触,因此能够直接对空压机机壁进行冷却,达到降低空压机内部温度的目的,第二冷却层用于对第一冷却层降温,增强冷却效果;设置水冷循环机构和冷气输送机构,能够对空压机进行双重冷却,冷气输送机构能够对第一冷却层进行降温,使第一冷却层内的液体能够带走更多的热量,加强对空压机的冷却效果。进一步的,第一冷却层的进水口开设于第一冷却层2的底部;第一冷却层的出水口开设于第一冷却层2的顶部。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冷却层的进水口开设于第一冷却层的底部,能够使水冷循环机构内的液体充满第一冷却层,以使空压机机壁被第一冷却层覆盖的部分皆能够进行降温冷却。进一步的,水冷循环机构4包括壳体43、储液箱44和水泵45,储液箱44装设于壳体43内侧底部;储液箱44一侧开设有一排液口4;水泵45装设于壳体43内侧底部并位于排液口4所在的一侧;水泵的进液口451通过循环管8与排液口4连通;水泵的出液口452通过进水管7与第一冷却层2连通。由上述描述可知,储液箱用于储存循环液,水泵用于促使循环液在第一冷却层和储液箱之间循环,使第一冷却层内的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纺织用空压机冷却装置,包括空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冷却层、第二冷却层、水冷循环机构和冷气输送机构;/n所述第一冷却层套设于所述空压机机壁外侧;/n所述第二冷却层套设于所述第一冷却层外侧;/n所述水冷循环机构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并穿过所述第二冷却层与所述第一冷却层的进水口连通;/n所述水冷循环机构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并穿过所述第二冷却层与所述第一冷却层的出水口连通;/n所述第二冷却层顶部一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n所述第二冷却层一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装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口互通的第一进气管和与所述第二进气口互通的第二进气管;/n所述第二冷却层底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装设有一排气管;/n所述冷气输送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冷却层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纺织用空压机冷却装置,包括空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冷却层、第二冷却层、水冷循环机构和冷气输送机构;
所述第一冷却层套设于所述空压机机壁外侧;
所述第二冷却层套设于所述第一冷却层外侧;
所述水冷循环机构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并穿过所述第二冷却层与所述第一冷却层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水冷循环机构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并穿过所述第二冷却层与所述第一冷却层的出水口连通;
所述第二冷却层顶部一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
所述第二冷却层一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装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口互通的第一进气管和与所述第二进气口互通的第二进气管;
所述第二冷却层底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装设有一排气管;
所述冷气输送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冷却层连通。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维维,雷金萍,王霞,蔡年铭,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闽宏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