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纤维纺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877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8
本技术涉及复合纤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复合纤维纺丝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底面设置有支撑腿,支撑腿顶面与外壳底面固定连接,外壳内侧面设置有搅拌桶,搅拌桶外侧面与外壳内侧面固定连接,外壳内侧面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桶内侧面设置有吹风机构,搅拌机构包括固定部和搅拌部,吹风机构包括驱动部和吹风部。通过搅拌机构利用固定部中的第一电机,利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从而第二齿轮带动活动板偏转,从而使得对其进行均匀搅拌,从而提高溶液受热的效率,通过吹风机构利用驱动部中的第二电机,从而第二电机带动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旋转,从而通过第二斜齿轮带动扇叶旋转,从而对其进行快速加热,避免快速凝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复合纤维,具体为一种复合纤维纺丝装置


技术介绍

1、复合纤维是多组分纤维的一种,是针对人造纤维品种的术语。在同一根纤维截面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混合的聚合物纤维,这种纤维称复合纤维,它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物理改性纤维。利用复合纤维制造技术可以获得兼有两种聚合物特性的双组分纤维,而复合纤维纺丝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高聚物流体,分别输人同一纺丝组件,在组件的适当部位汇合,从同一喷丝孔挤出固化成纤,通过纺丝装置为纺丝箱的形式来储存对应的纺丝溶液,再通过复合喷丝组件汇合喷出。

2、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进行均匀搅拌,从而导致使用过程,出现不均匀等情况,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效率。

3、因此,提出一种复合纤维纺丝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纤维纺丝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纤维纺丝装置。

3、优选的,所述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面设置有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纤维纺丝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面设置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顶面与外壳(1)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内侧面设置有搅拌桶(5),所述搅拌桶(5)外侧面与外壳(1)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内侧面设置有搅拌机构(3),所述搅拌桶(5)内侧面设置有吹风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纤维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前侧面设置有门板,门板左侧后侧面与外壳(1)前侧面铰接连接,所述外壳(1)内侧面设置有加热网(6),所述加热网(6)外侧面与外壳(1)内侧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纤维纺丝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面设置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顶面与外壳(1)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内侧面设置有搅拌桶(5),所述搅拌桶(5)外侧面与外壳(1)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内侧面设置有搅拌机构(3),所述搅拌桶(5)内侧面设置有吹风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纤维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前侧面设置有门板,门板左侧后侧面与外壳(1)前侧面铰接连接,所述外壳(1)内侧面设置有加热网(6),所述加热网(6)外侧面与外壳(1)内侧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纤维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1)包括一字板(311),所述一字板(311)左右侧面与搅拌桶(5)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一字板(311)下方设置有支撑板(312),所述支撑板(312)左右侧面与搅拌桶(5)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一字板(311)底面设置有第一电机(313),岁数第一电机(313)顶面与一字板(311)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13)输出端面贯穿延伸至支撑板(312)下方,所述第一电机(313)输出端表面通过轴承座与支撑板(312)内侧面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纤维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32)包括第一齿轮(321),所述第一齿轮(321)顶面与第一电机(313)输出端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21)外端面设置有两个第二齿轮(322),两个所述第二齿轮(322)外端面与第一齿轮(321)外端面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纤维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好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闽宏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