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纺织纤维及其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8690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纺织纤维及其制备装置,通过加入稳定剂等辅助试剂来提高抗菌纤维成品的抗菌稳定性和持久性;且通过设置的辅助试剂添加机构与混料机构的配合使用,对于辅助试剂的添加能够根据实际加工需求进行调控添加,工作灵活性高,更能满足实际制备需求;通过混料机构对各种物料的浆粕以及辅助剂进行混合处理,通过其中设置的搅拌管、辅助内管和辅助外管的配合使用,能够将辅助试剂分散到浆粕中,进而实现充分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抗菌纤维加工相适配的混合辅助机构以满足产品质量加工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生产加工,具体为一种抗菌纺织纤维及其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1、纤维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广泛,‌涉及高科技应用;‌纤维的种类繁多,‌包括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

2、现有公告号为cn108468098a的申请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菌纺织纤维、抗菌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抗菌纺织纤维由抗菌纺织纤维浆料经uv固化获得,所述抗菌纺织纤维浆料的各组分按重量份的构成为:微米银丝1-15份、纺织纤维 20-35份、水性uv树脂20-50份、光固化剂1-5份、水15-30份,其中纺织纤维包括由艾草、桉树、苦树、棉花混合的浆粕所提取的混合纤维,所述艾草:桉树:苦树:棉花的质量比为1:2: 2:4;其方案制得的抗菌纺织面料避免了银脱落的现象,以及对抗菌微米银丝与纺织纤维融为一体并编织形成面料,不会出现溢出的现象,因而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上述方案及现有技术中的抗菌纤维在制作过程中对于各种物料制得的浆粕需要进行充分混合均匀,以保证其后续的产品质量;一般通过混料装置进行混合工作;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抗菌纤维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纺织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艾草、桉树、苦树、棉花,所述艾草:桉树:苦树:棉花的质量比为2:2:2:4,其中艾草、桉树、苦树、棉花混合形成浆粕与辅助试剂通过混料装置进行混合加工,之后从混合物中提取混合纤维。

2.一种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装置主体(1)、进料口(2)、出料口(3)、混料控制电机(5)、辅助试剂添加机构(8)和混料机构;所述混料装置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2),混料装置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3),所述混料装置主体(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腿(4),所述混料控制电机(5)设置在混料装置主体(1)的顶部,且混料控制电机(5)与连接转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纺织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艾草、桉树、苦树、棉花,所述艾草:桉树:苦树:棉花的质量比为2:2:2:4,其中艾草、桉树、苦树、棉花混合形成浆粕与辅助试剂通过混料装置进行混合加工,之后从混合物中提取混合纤维。

2.一种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装置主体(1)、进料口(2)、出料口(3)、混料控制电机(5)、辅助试剂添加机构(8)和混料机构;所述混料装置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2),混料装置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3),所述混料装置主体(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腿(4),所述混料控制电机(5)设置在混料装置主体(1)的顶部,且混料控制电机(5)与连接转轴(7)连接设置,所述连接转轴(7)设置在混料装置主体(1)的内腔中,所述混料装置主体(1)的内腔顶部设置有固定管(6),所述辅助试剂添加机构(8)设置在混料装置主体(1)上,所述混料机构与连接转轴(7)连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试剂添加机构(8)包括连接口(801)、储存筒(802)、加注口(803)、推压控制杆(804)、送料塞(805)、导料管(806)、对接管(807)、密封轴承(808)和调控组件;所述连接口(801)设置在混料装置主体(1)的顶端,且连接口(801)的外侧口与调控组件连接设置,调控组件与储存筒(802)连接设置,所述储存筒(802)的一侧设置有加注口(803),储存筒(802)的顶部设置有推压控制杆(804),所述推压控制杆(804)与送料塞(805)连接设置,所述连接口(801)的内侧口与导料管(80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料管(806)的另一端连接设置在对接管(807)的一侧,所述对接管(807)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密封轴承(808),且对接管(807)的顶端密封轴承(808)与固定管(6)连接设置,对接管(807)的底端密封轴承(808)与混料机构连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组件包括承载管体(80901)、连接体(80902)、旋转控制电机(80903)、活动体(80904)、调控通腔(80905)、装载轴(80906)、活动套筒(80907)、辅助混合板(80908)、辅助网孔(80909);所述承载管体(80901)的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连接盘,其中一端的连接盘与储存筒(802)连接设置,另一端的连接盘与连接口(801)进行连接,所述承载管体(80901)中设置有连接体(80902),所述连接体(80902)中设置有容纳腔,且连接体(80902)与承载管体(80901)进行连通设置,所述连接体(80902)中活动设置有活动体(80904),所述活动体(80904)与旋转控制电机(80903)进行连接设置,所述旋转控制电机(80903)固定设置在连接体(80902)的一端,所述活动体(80904)中设置有调控通腔(80905),所述调控通腔(80905)中设置有装载轴(809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亮先陈以莲
申请(专利权)人:建湖县联烨化纤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