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限滑差速器总成及具有其的驱动桥
本专利技术涉及差速器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自动限滑差速器总成及具有其的驱动桥。
技术介绍
汽车差速器是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大马力农用拖拉机、工程用装载机等机械设备使用广泛,在工作环境恶劣、负载较大的情况下,为增强机械设备的通过性能,对差速器动力传递和使用寿命的要求也就更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通过性高、便于操作、防磨损效果和使用性能更强的自动限滑差速器总成及具有其的驱动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限滑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器大壳(1)、差速器小壳(2)、左壳体(3)、右壳体(4)、差速轴(5)、半轴齿轮(6)、行星锥齿轮组(7)、锥齿轮垫片(14)和摩擦片(8);/n所述差速器大壳(1)和所述差速器小壳(2)均为环筒状结构,且密封对接形成一体的筒状结构,其对接处具有轴线十字交叉的固定孔(9);/n所述左壳体(3)密封固定在所述差速器大壳(1)的开口端;所述右壳体(4)密封固定在所述差速器小壳(2)的开口端;所述左壳体(3)和所述右壳体(4)开设有同轴的安装孔(10),且所述安装孔(10)的轴线与所述差速器大壳(1)和所述差速器小壳(2)的轴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限滑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器大壳(1)、差速器小壳(2)、左壳体(3)、右壳体(4)、差速轴(5)、半轴齿轮(6)、行星锥齿轮组(7)、锥齿轮垫片(14)和摩擦片(8);
所述差速器大壳(1)和所述差速器小壳(2)均为环筒状结构,且密封对接形成一体的筒状结构,其对接处具有轴线十字交叉的固定孔(9);
所述左壳体(3)密封固定在所述差速器大壳(1)的开口端;所述右壳体(4)密封固定在所述差速器小壳(2)的开口端;所述左壳体(3)和所述右壳体(4)开设有同轴的安装孔(10),且所述安装孔(10)的轴线与所述差速器大壳(1)和所述差速器小壳(2)的轴线重合;
所述差速轴(5)的数量为两根,且十字搭扣布置,两根所述差速轴(5)的端头卡接固定在相应的固定孔(9)内;
所述半轴齿轮(6)的数量为两个,且齿面相对布置在所述左壳体(3)和所述右壳体(4)内部,并分别与所述左壳体(3)和所述右壳体(4)同轴转动连接;
所述行星锥齿轮组(7)转动连接在所述差速轴(5)上,且与所述半轴齿轮(6)啮合;
所述锥齿轮垫片(14)套设在所述差速轴(5)上,且位于所述行星锥齿轮组(7)和所述固定孔(9)之间;
所述摩擦片(8)的数量为多个,且交错套设在所述半轴齿轮(6)的轴面上,并分别垫设在所述半轴齿轮(6)端面和所述左壳体(3)的内端面之间、以及所述半轴齿轮(6)端面和所述右壳体(4)的内端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限滑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8)包括外齿摩擦片(11)和内齿摩擦片(12);所述外齿摩擦片(11)和所述内齿摩擦片(12)依次交错布置,且外侧的所述外齿摩擦片(11)与所述半轴齿轮(6)的端面贴合,外侧的所述内齿摩擦片(12)与所述左壳体(3)或所述右壳体(4)的内端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限滑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摩擦片(8)中的所述外齿摩擦片(11)和所述内齿摩擦片(12)均为两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自动限滑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摩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龙,许国林,雷印忠,谭雪,武海防,张传岭,邱伟,魏庆余,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九洲金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