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内燃双锅筒燃油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151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通用卧式燃油锅炉,它采用上下列置的双锅筒结构,其间有通水连接管相通,下锅筒内设炉胆,上锅筒内设烟管和烟管管束,烟管连接在炉胆与前烟箱之间。还可采用全湿式浮接炉胆,隐藏式前后烟箱结构,烟管可采用单根大口径弯头管构件。本锅炉有效利用了空间,减小了占地面积,优化了结构和造型,总体结构尺寸也相应减小,以适用于0.2~10吨/小时的容量范围和压力0.1~1.6Mpa工作条件的小型、生活锅炉为主。(*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卧式燃油锅炉。目前的卧式燃油(或燃气)锅炉,以单锅筒形式为多,双锅筒则多见于组合式锅炉,它们的体积都比较庞大,占地面积大,外形也复杂,后烟箱外凸,以至产品包装更见庞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内燃双锅筒燃油锅炉,它采用上下方向列置的上下双锅筒结构,充分利用空间,减小了占地面积,整体外形尺寸也相应缩小。本技术的卧式内燃双锅筒燃油锅炉,主要包括外护板,燃烧器,锅筒,炉胆,烟管,管束,前烟箱,后烟箱,烟囱接口,以及进水口,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锅筒为上下方向列置的双锅筒结构,下锅筒内设置炉胆,上锅筒内设置烟管和管束,烟管连接在炉胆与前烟箱之间,上下锅筒间设有通水连接管。本锅炉的积极效果是1、采用上下配置双锅筒的结构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小锅炉的占地面积,外形尺寸也相应减小。2、采用全湿式炉胆,尾端浮接,可自由伸缩,有利于提高安全工作性能,观火孔可开设在炉胆前面。3、前后烟箱采用内藏式设计,可使外形结构更加紧凑、整齐、便于保温设计,和外包装设计。4、采用大口径烟管,便于加工和维护,降低成本。5、本锅炉能保留现有同类锅炉的良好的技术性能和特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加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锅炉结构示意图。参见附图。所示锅炉包含了通用三回程燃油锅炉的基本结构内容。1为基座,2为外护板,外护板包围着保温层10。下锅筒6内设炉胆4,由燃烧器3向炉胆内提供燃料、空气进行燃烧。5为观火孔。炉胆4是全湿式结构炉胆,炉胆尾端浮接在支撑21上,不影响其热伸缩移动。上锅筒7内设烟管9和由小烟管群构成的管束12,用于通过烟气把烟气热量充分传递给其周围的锅水。上锅筒前端设前烟箱8,均布烟气,前烟箱8嵌设于锅筒的头端内,与上锅筒有机形成整体,使结构更为合理。上锅筒后端处设置的后烟箱19,它的后板与锅炉后背面平齐,使炉体后侧的外形趋于整齐,有利于保温层的设置和外包装设计的简化。20是烟囱接口。上下锅筒按上下方向配置,可使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使占地面积明显减小。上下锅筒的前端设有耐火材料封层11。13是沟通上下锅筒的通水连接管,使锅水上下相通对流。烟管9是单根大口径的弯头管构件,连接在炉胆4与前烟箱8之间,便于增加此回程的烟气流速,也方便于于加工和维护。此外,本例的进水口均设有锅炉上方,安装、调节都比较方便。图中16为进水口,下方设有过渡用的导水腔17,经导水腔后进入锅筒内沿上锅筒壁导开改善水循环。14是水位、水温控制装置。18是安全装置。本锅炉的工作过程与通用卧式锅炉相同。这种锅炉通用性好,使用面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也容易形成系列产品,提供不同规格,供不同规格和要求的单位使用。容量范围一般为0.2~10吨/小时、压力可取常压0.1~1.6Mpa。供蒸汽、热水均可。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内燃双锅筒燃油锅炉,主要包括外护板(2),燃烧器(3),锅筒(6、7),炉胆(4),烟管(9),管束(12),前烟箱(8),后烟箱(19),烟囱接口(20),以及进水口(16),出水口(15),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锅筒(6、7)为上下方向列置的双锅筒结构,下锅筒(6)内设置炉胆(4),上锅筒(7)内设置烟管(9)和管束(12),烟管(9)连接在炉胆(4)与前烟箱(8)之间,上下锅筒间设有通水连接管(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内燃双锅筒燃油锅炉,其特征在于炉胆(4)是全湿式结构炉胆,炉胆的尾端浮接在支撑(21)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内燃双锅筒燃油锅炉,其特征在于烟管(9)是单根大口径的弯头管构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内燃双锅筒燃油锅炉,其特征在于进水口(16)的下方设有过渡用的导水腔(17)。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内燃双锅筒燃油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前烟箱(8)嵌设于上锅筒的头端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内燃双锅筒燃油锅炉,其特征在于后烟箱(19)的后板与锅炉后背面平齐。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通用卧式燃油锅炉,它采用上下列置的双锅筒结构,其间有通水连接管相通,下锅筒内设炉胆,上锅筒内设烟管和烟管管束,烟管连接在炉胆与前烟箱之间。还可采用全湿式浮接炉胆,隐藏式前后烟箱结构,烟管可采用单根大口径弯头管构件。本锅炉有效利用了空间,减小了占地面积,优化了结构和造型,总体结构尺寸也相应减小,以适用于0.2~10吨/小时的容量范围和压力0.1~1.6Mpa工作条件的小型、生活锅炉为主。文档编号F24H1/22GK2358394SQ9821074公开日2000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18日专利技术者周海能, 王改 申请人:杭州燃油锅炉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内燃双锅筒燃油锅炉,主要包括外护板(2),燃烧器(3),锅筒(6、7),炉胆(4),烟管(9),管束(12),前烟箱(8),后烟箱(19),烟囱接口(20),以及进水口(16),出水口(15),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锅筒(6、7)为上下方向列置的双锅筒结构,下锅筒(6)内设置炉胆(4),上锅筒(7)内设置烟管(9)和管束(12),烟管(9)连接在炉胆(4)与前烟箱(8)之间,上下锅筒间设有通水连接管(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能王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燃油锅炉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