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燃油(气)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416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管式燃油(气)锅炉,呈卧式圆筒状,炉内为水管,炉前设有支板固定水管,燃烧室前为燃烧器接口,燃烧室后为检修孔,水管之间由弯头连接,燃烧的火焰向炉胆内燃烧,并经鳍板的导流进入二回程通道,再经鳍板的导流进入三回程通道,火焰热强度经炉胆内水管及鳍板受热面传于水管内流过的水,完成燃烧时能量转换过程,后经炉排烟口排出炉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燃油燃气锅炉,通过水管及鳍板为炉体全部受热面故达到了受热面积大、容水量小、钢材耗用少、体积小、即烧即用节能环保等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油、燃气热水锅炉

技术介绍
就申请人所知目前市面上的燃气燃油锅炉, 一般锅炉结构采用贯流式或锅壳室燃式,贯流式是通过炉顶燃烧器向下燃烧水管受热面加热的一种燃烧结构,但燃烧器必须是采用顶部特殊燃烧器,增加了的设备成本;而锅壳室燃式是通过简单加热横水管及炉胆受热面的一种燃烧结构,锅炉水容量大,能量消耗大,锅炉的热效率低,锅炉预热一定温度才能使用,炉内能量造成浪费,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提供一种即烧即用的卧式 三回程管式燃油(气)锅炉,它可采用普通燃烧器,又能保证使用效果,即 烧即用不浪费能量,节能环保,同时也减少了锅炉的用材量和容水量,縮小了 锅炉整体的体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设计的 一种管式燃油(气)锅炉,包括 炉体、燃烧器及控制器,其特点是它呈卧式燃烧圆筒结构,锅炉的前中部 设有燃烧器接口,炉内设有三层多根U型蛇形水管组成的炉胆受热面,每层 外均箍有鳍板,水管与水管之间通过弯头焊接连通,锅炉的前部外层一水管 外接进水口,锅炉的后部内层一水管外接出水口,锅炉的后上部设有排烟口。 燃烧火焰在炉胆内燃烧,通过二程及三程燃烧通道经排烟口排出废气。由于本技术通过水管及鳍板为炉体全部受热面,故达到了受热面积 大、容水量小、钢材耗用少、体积小、即烧即用节能环保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剖示图。图2是图1的A-A剖示图。图中1、折流板2、保温材料 3、保温外壳4、支板5、弯头 6、盖板7、燃烧器接口 8、燃烧器9、进水口 10、支架 11、出水 口 12、耐火泥13、检修孔14、水管 15、鳍板 16、排烟口具体实施方式从图1可见,本技术呈卧式圆筒状,炉内为水管14,炉前设有支板 4固定水管,燃烧室前为燃烧器接口7,燃烧室后为检修孔13,水管之间由弯 头5连接,燃烧的火焰向炉胆内燃烧,经鳍板的导流进入二回程通道,再经 鳍板的导流进入三回程通道,火焰热强度经炉胆内水管及鳍板受热面传至水 管内流过的水.,完成燃烧时能量转换过程,后经炉排烟口 16排出炉外。权利要求1、一种管式燃油(气)锅炉,包括炉体、燃烧器及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呈卧式燃烧圆筒结构,锅炉的前中部设有燃烧器接口,炉内设有三层多根U型蛇形水管组成的炉胆受热面,每层外均箍有鳍板,水管与水管之间通过弯头焊接连通,锅炉的前部外层一水管外接进水口,锅炉的后部内层一水管外接出水口,锅炉的后上部设有排烟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燃油(气)锅炉,其特征在于在 锅炉的后中部设有检修孔。专利摘要一种管式燃油(气)锅炉,呈卧式圆筒状,炉内为水管,炉前设有支板固定水管,燃烧室前为燃烧器接口,燃烧室后为检修孔,水管之间由弯头连接,燃烧的火焰向炉胆内燃烧,并经鳍板的导流进入二回程通道,再经鳍板的导流进入三回程通道,火焰热强度经炉胆内水管及鳍板受热面传于水管内流过的水,完成燃烧时能量转换过程,后经炉排烟口排出炉外。由于本技术燃油燃气锅炉,通过水管及鳍板为炉体全部受热面故达到了受热面积大、容水量小、钢材耗用少、体积小、即烧即用节能环保等优点。文档编号F24H1/22GK201177369SQ20082003297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王金林 申请人:安徽仰望仁义锅炉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式燃油(气)锅炉,包括炉体、燃烧器及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呈卧式燃烧圆筒结构,锅炉的前中部设有燃烧器接口,炉内设有三层多根U型蛇形水管组成的炉胆受热面,每层外均箍有鳍板,水管与水管之间通过弯头焊接连通,锅炉的前部外层一水管外接进水口,锅炉的后部内层一水管外接出水口,锅炉的后上部设有排烟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仰望仁义锅炉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