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主体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技术

技术编号:243968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主体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属于化学合成及光电材料领域,其结构通式为:

A luminescent host compou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主体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合成及光电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发光主体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EL)具有自发光、颜色鲜艳亮丽、厚度薄、质量轻等特点,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新一代平板显示领域最具优势技术。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以及寿命等因素制约了其发展。决定有机EL装置的发光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是发光材料。发光材料需要具有较高量子效率、较高电子迁移率和较高空穴迁移率。此外,由发光材料形成的发光层需要为均匀并且稳定的。目前,可以通过将主体材料与掺杂材料进行组合来制备发光材料以改进色彩纯度、发光效率以及稳定性。其中,4,4'-N,N'-二咔唑-联苯(CBP)是目前用于磷光材料的较为广泛的主体材料。然而,在CBP作为铱络合物为代表的磷光发光材料的主体材料使用的情况下,CBP具有容易传输空穴、难以传输电子的特性,使得电荷注入平衡得到破坏,过剩的空穴流出到电子传输层侧,从而会导致最终制得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主体化合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光主体化合物,所述发光主体化合物的结构通式为式I:式中,Ar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30烷基、C2~C30烯基、C2~C30炔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30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30杂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C6~C30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3元~30元杂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3元~30元杂芳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60芳基胺基、C1~C30烷氧基、C6~C60芳氧基、与相邻取代基连接形成的单环或多环的C3~C30脂肪族环或3元~10元芳香族环中的一种;R1~R6分别独立地为氢、氘、卤素、氰基、羧基、硝基、羟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30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30烯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30炔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30烷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30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30环烯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7杂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30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30杂芳基、与相邻取代基连接形成单环或多环的C3~C30脂肪族环或C6~C30芳香族环、与式中已示相连苯环形成多环的C3~C30脂肪族环或C6~C30芳香族环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与相邻取代基连接形成的单环或多环的C3~C30脂肪族环或3元~10元芳香族环中的至少一个碳原子置换或不置换为杂原子;所述与相邻取代基连接形成单环或多环的C3~C30脂肪族环或C6~C30芳香族环中的至少一个碳原子置换或不置换为杂原子;所述与式中已示相连苯环形成多环的C3~C30脂肪族环或C6~C30芳香族环中的至少一个碳原子置换或不置换为杂原子。优选的,所述的杂原子独立地为O、S、N和Si中的一种。其中,术语“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意指被选自以下的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取代基取代:氘;卤素基团;腈基;羟基;羰基;酯基;甲硅烷基;硼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烯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杂环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芳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芳基;和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杂环基,或者被以上所示的取代基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取代基相连接的取代基取代,或者不具有取代基。例如,“两个或更多个取代基相连接的取代基”可以包括联苯基。换言之,联苯基可以为芳基,或者可以解释为两个苯基相连接的取代基。优选的,所述发光主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为式1~式80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发光主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通式为式II的化合物a、通式为式III的化合物b和溶剂进行混合后,再置于保护气氛下,并添加钯催化剂、三叔丁基膦及叔丁醇钠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c;将上述中间体c和二甲基乙酰胺进行混合后,再置于保护气氛下,并添加三环己基膦和醋酸钯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d;将上述中间体d、通式为式IV的化合物e和溶剂进行混合后,再置于保护气氛下,并添加钯催化剂和碳酸钾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f;将上述中间体f和亚磷酸三乙酯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g;将上述中间体g、通式为式V的化合物h以及溶剂进行混合后,再置于保护气氛下,并添加钯催化剂、三叔丁基膦及叔丁醇钠进行反应,得到所述发光主体化合物。优选的,所述溶剂为甲苯。上述制备方法的合成路线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至少一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物层,所述的有机物层部分或全部包含上述的发光主体化合物。优选的,所述有机物层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所述的发光主体化合物和掺杂材料。优选的,所述掺杂材料为含铱的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光主体化合物,将该发光主体化合物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的主体材料,相比于现有使用CBP作为主体材料,可以显著地降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以及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从而可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实用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主体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为
技术实现思路
中的式2,该发光主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反应路线如下:其具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反应容器中加入A-2(128mmol)和B-2(140mmol)溶于甲苯(300mL)之后,在氮气氛围下加入Pd2(dba)3(1.28mmol)、P(t-Bu)3(0.64mmol)、t-BuONa(256mmol)。添加后,使反应温度缓慢升温到110℃,并且搅拌混合物10小时。接着将蒸馏水添加到反应溶液中并且用乙酸乙酯萃取反应溶液。接着使用硫酸镁干燥萃取的有机层,并且使用旋转式蒸发器去除溶剂。用管柱色谱法纯化剩余物质获得中间体C-2(24.3g,产率为72.8%,MW:261.01)。2)将中间体C-2(90mmol)和二甲基乙酰胺加入反应容器中之后,在氮气氛围下加入三环己基膦及醋酸钯,升温140℃反应10h,有固体析出,获得中间体D-2(17.5g,产率为86.3%,MW:225.25)。3)将中间体D-2(72mmol)和反应物E-2(86.4mmol)及甲苯(300mL)、乙醇(100mL)、H2O(100mL)加入反应容器中,在氮气氛围下加入Pd(PPh3)4(0.72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主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主体化合物的结构通式为式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主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主体化合物的结构通式为式I:



式中,Ar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30烷基、C2~C30烯基、C2~C30炔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30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30杂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C6~C30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3元~30元杂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3元~30元杂芳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60芳基胺基、C1~C30烷氧基、C6~C60芳氧基、与相邻取代基连接形成的单环或多环的C3~C30脂肪族环或3元~10元芳香族环中的一种;
R1~R6分别独立地为氢、氘、卤素、氰基、羧基、硝基、羟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30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30烯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30炔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30烷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30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30环烯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7杂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30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30杂芳基、与相邻取代基连接形成单环或多环的C3~C30脂肪族环或C6~C30芳香族环、与式中已示相连苯环形成多环的C3~C30脂肪族环或C6~C30芳香族环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主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相邻取代基连接形成的单环或多环的C3~C30脂肪族环或3元~10元芳香族环中的至少一个碳原子置换或不置换为杂原子;所述与相邻取代基连接形成单环或多环的C3~C30脂肪族环或C6~C30芳香族环中的至少一个碳原子置换或不置换为杂原子;所述与式中已示相连苯环形成多环的C3~C30脂肪族环或C6~C30芳香族环中的至少一个碳原子置换或不置换为杂原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宇王士凯赵贺陈明李明姜志远李贺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