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丝的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8601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丝的自动上料装置,其在机架上设置有阶梯上料装置、输送装置和入件装置;所述阶梯上料装置包括位于机架上的料斗,在料斗后侧设置有若干个由前向后阶梯设置的阶梯上料静板,在相邻的阶梯上料静板之间均设有可升降的阶梯上料动板;所述输送装置为输送带输送结构,设置在阶梯上料装置的后端;所述入件装置位于输送装置的输送后端,包括有推动输送装置所输送外丝管件的定位推板和用于推动定位推板的入件气缸;所述入件装置将外丝管件推入攻丝机的进料滑道之中。本上料装置在上料过程中可以自动调整外丝管件的姿态;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稳定性好、安装方便等特点。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outer sil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丝的自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尤其是一种外丝的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管件加工领域中,往往需要对管件进行各种形式的加工,部分管件需要进行切割,部分管件需要进行弯曲,部分管件需要进行焊接;但是无论以什么形式对管件进行加工,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必须实现管件的自动上料,才能达到自动化生产的基本条件。现有的管件自动上料的设备多采用振动盘,振动盘是一种自动组装或自动加工机械的辅助送料设备。它能把各种产品有序地排列出来,配合自动组装设备将产品各个部位组装起来成为完整的一个产品,或者配合自动加工机械完成对工件的加工。振动盘结构是在料斗下面有个脉冲电磁铁,可以使料斗作垂直方向振动,由倾斜的弹簧片带动料斗绕其垂直轴做扭摆振动。料斗内零件,由于受到这种振动而沿螺旋轨道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经过一系列轨道的筛选或者姿态变化,零件能够按照组装或者加工的要求呈统一状态自动进入组装或者加工位置。然而包括振动盘的现有的大部分用于管件自动上料设备结构复杂、使用不便,并且如何实现管件单个、依次有序的进行上料,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外丝的自动上料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在机架上设置有阶梯上料装置、输送装置和入件装置;所述阶梯上料装置包括位于机架上的料斗,在料斗后侧设置有若干个由前向后阶梯设置的阶梯上料静板,在相邻的阶梯上料静板之间均设有可升降的阶梯上料动板;所述输送装置为输送带输送结构,设置在阶梯上料装置的后端;所述入件装置位于输送装置的输送后端,包括有推动输送装置所输送外丝管件的定位推板和用于推动定位推板的入件气缸;所述入件装置将外丝管件推入攻丝机的进料滑道之中。本技术所述阶梯上料动板由提升气缸带动升降,每个阶梯上料动板升起后的高度不低于其后邻的阶梯上料静板的高度,每个阶梯上料动板下降后的高度不高于其前邻的阶梯上料静板的高度。本技术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连接二者的输送带,所述主动轮由步进电机带动。本技术所述输送装置上设有宽度调节板和限位调节板。本技术所述入件装置上设有检测外丝管件的检测传感器,检测传感器控制输送装置的转停和入件装置的运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阶梯上料装置,利用阶梯上料动板的升降将外丝管件提升到阶梯上料静板上,从而实现上料;并且在上料过程中可以自动调整外丝管件的姿态;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稳定性好、安装方便等特点。本技术采用步进电机,控制灵活方便,可以使管件在输送带上精确定位。本技术采用宽度调节板和限位调节板可以满足不同管件使用要求,同时保证了落入到输送带上的产品100%符合要求,并且可以取消不合格件出料口,较同类设备有较大改进,大幅减小了输送带长度,减小了机器体积,能够满足DN15/DN20/DN25三种外丝管件的上料要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俯视图。图中:机架1;升降杆21;提升气缸22;阶梯上料动板23;阶梯上料静板24;固定件25;步进电机31;连接轴32;主动轮33;输送带34;限位调节板35;宽度调节板36;从动轮固定座37;固定板371;顶紧螺栓372;从动轮38;滑道侧板41;滑道底板42;定位推板43;入件气缸44;进料滑道45;料斗5;外丝管件6。具体实施方式图1、2、3、4所示,本外丝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有机架1,在机架1上设置有阶梯上料装置、输送装置和入件装置。所述阶梯上料装置包括位于机架1上的料斗5,料斗5用于容纳外丝管件6;所述料斗5的底面向后倾斜设计。所述料斗1后侧设置有若干个阶梯上料动板23和阶梯上料静板24,阶梯上料动板23和阶梯上料静板24间隔顺序排列,从前向后依次为阶梯上料动板—阶梯上料静—阶梯上料动板—阶梯上料静……;所述阶梯上料静板24由前向后阶梯向上设置。所述阶梯上料动板23通过升降杆21与提升气缸22连接,这样阶梯上料动板23即可在提升气缸22带动下实现升降;所述提升气缸22最好为两个,分别采用固定件25对应固定在机架1两侧,两个提升气缸22共同带动可以让阶梯上料动板23的升降更平稳。每个阶梯上料动板23升起后的高度不低于其后邻的阶梯上料静板24的高度,每个阶梯上料动板23下降后的高度不高于其前邻的阶梯上料静板24的高度,最前端的阶梯上料动板23下降后的高度不高于料斗5底面的最低处。所述阶梯上料动板23和阶梯上料静板24的顶面最好为向后倾斜设计。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底面倾斜设计的料斗5使外丝管件6自动滑落到最后端,使最前端的阶梯上料动板23上方滑落有外丝管件6;提升气缸22带动阶梯上料动板23上升,这时最前端的阶梯上料动板23带动位于其上的外丝管件6上升到最前端的阶梯上料静板24高度,并从最前端的阶梯上料动板23滑落到最前端的阶梯上料静板24之上;提升气缸22带动阶梯上料动板23下降,最前端的阶梯上料静板24后面的阶梯上料动板23降至最前端的阶梯上料静板24高度时,最前端的阶梯上料静板24上的外丝管件6滑落到其后面的阶梯上料动板23之上,然后再在该阶梯上料动板23的带动上升到后面的阶梯上料静板24之上,从而一步步的将外丝管件6提升上去。由于阶梯上料静板24和阶梯上料动板23的顶面为条形面,这样在提升过程中会自动调整外丝管件6的姿态。图1、2、3、4所示,本外丝的自动上料装置所述输送装置为输送带输送结构,设置在阶梯上料装置的后端。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有主动轮33、从动轮38以及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输送带34。所述主动轮33由步进电机31带动进行转动,步进电机31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输送带34的高度不高于最后端的阶梯上料静板24的顶面高度。采用这样的结构后,阶梯上料装置送到最后端阶梯上料静板24上的外丝管件6滚落到输送带34上;由于提升过程中外丝管件姿态的调整,使得外丝管件6在输送带34上有序定向排列整齐;步进电机31带动主动轮33转动,从动轮38随之转动,输送带34带动位于其上的外丝管件6移动,从而实现输送过程。所述输送装置的从动轮38通过从动轮固定座37固定在机架1上;从动轮固定座37包括两个固定板371,从动轮38轴转动连接在两个固定板371之间;在固定板371与从动轮连接轴的连接处设有水平的定位槽,在固定板上设有顶紧螺栓372,用于将从动轮38顶向远离主动轮33的方向,从而拉紧输送带34。所述输送带34的上方设有限位调节板35,限位调节板35高度可调,从高度上限制滚落到输送带34上的外丝管件;在输送带34的后侧设有宽度调节板36,宽度调节板36宽度可调,从宽度上限制滚落到输送带34上的外丝管件;通过限位调节板35和宽度调节板36即可控制进入输送带34上外丝管件的尺寸,保证所输送的外丝管件的规格统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丝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在机架(1)上设置有阶梯上料装置、输送装置和入件装置;所述阶梯上料装置包括位于机架(1)上的料斗(5),在料斗(5)后侧设置有若干个由前向后阶梯设置的阶梯上料静板(24),在相邻的阶梯上料静板(24)之间均设有可升降的阶梯上料动板(23);所述输送装置为输送带输送结构,设置在阶梯上料装置的后端;所述入件装置位于输送装置的输送后端,包括有推动输送装置所输送外丝管件的定位推板(43)和用于推动定位推板的入件气缸(44);所述入件装置将外丝管件推入攻丝机的进料滑道之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丝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在机架(1)上设置有阶梯上料装置、输送装置和入件装置;所述阶梯上料装置包括位于机架(1)上的料斗(5),在料斗(5)后侧设置有若干个由前向后阶梯设置的阶梯上料静板(24),在相邻的阶梯上料静板(24)之间均设有可升降的阶梯上料动板(23);所述输送装置为输送带输送结构,设置在阶梯上料装置的后端;所述入件装置位于输送装置的输送后端,包括有推动输送装置所输送外丝管件的定位推板(43)和用于推动定位推板的入件气缸(44);所述入件装置将外丝管件推入攻丝机的进料滑道之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丝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上料动板(23)由提升气缸(22)带动升降,每个阶梯上料动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志军艾晨光郝术洋刘建海韩凯冯书合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支铸造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