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全自动弯头检漏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全自动弯头检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311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检漏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全自动弯头检漏机,包括测试座、压固机构、检测显示机构、输料座、驱动机构、送料模块、提料模块以及用于承载上述模块机构的桌架和零件提升机,所述桌架包括上撑架、桌板、用于支撑上撑架和桌板的架体,所述测试座安装在上撑架处,所述检测显示机构安装在桌板的上侧,所述压固机构安装在架体的上侧,所述零件提升机的后侧上部安装有规料模块,所述规料模块包括接料板,所述接料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肋板,所述承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传输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规料模块、输料座、驱动机构和送料模块等结构使检漏机可以对弯头形状的零部件进行全自动上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漏机,具体为一种全自动弯头检漏机


技术介绍

1、检漏机主要应用于汽车,内燃机,摩托车,压缩机等行业,是检测其零部件泄漏状态,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设备,市场上主要的检漏机为干式气密检漏机,被测工件封堵后,利用洁净,干燥的空气介质通过测漏仪器,对被测工件内腔进行充气、平衡、饱压、测量、排气,并显示测量后泄漏率的大小。

2、现有的检漏机在对形状简单的零部件进行检测时,可以通过普通的输送设备进行自动上料,使捡漏机可以对零件进行自动检测,当需要对弯头形状的零部件进行检测时,现有的输送设备难以对其进行规范的输送上料,通常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上料,较为不便,因此,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全自动弯头检漏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弯头检漏机,以解决现有检漏机对弯头形状的零部件进行检测,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上料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全自动弯头检漏机,包括测试座、压固机构、检测显示机构、输料座、驱动机构、送料模块、提料模块以及用于承载上述模块机构的桌架和零件提升机,所述桌架包括上撑架、桌板、用于支撑上撑架和桌板的架体,所述测试座安装在上撑架处,所述检测显示机构安装在桌板的上侧,所述压固机构安装在架体的上侧,所述零件提升机的后侧上部安装有规料模块,所述规料模块包括接料板,所述接料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肋板,所述承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传输板,所述传输板的内侧开设有回料口,所述传输板的下侧连通有回料板,所述承接板的下侧安装有震动器,所述输料座安装在桌板的上侧,所述架体的外侧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两侧驱动板下部均安装有送料模块,所述送料模块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座位处安装有第一电杆,所述基座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轨座,所述轨座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轨杆,所述轨杆的朝向测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端面与第一电杆的输出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动件,所述连接块的朝向测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连接块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杆,所述第二电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接料座,所述提料模块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驱动机构的左侧,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轨条,所述轨条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轨块,所述轨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提升条,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安装有第三电杆,所述第三电杆的输出端通过接块与提升条相连接,所述提升条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孔板,所述孔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承料板,所述架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的下侧孔位内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杆。

4、优选的,所述上撑架由连接柱和壳板组成,所述上撑架的壳板处等距开设有多个通气孔位,所述测试座均安装在上撑架的壳板上侧并与通气孔位相连通,所述上撑架的壳板与外部气泵相连通,所述测试座与检测显示机构均通过接管连接,所述压固机构均设置在测试座的正上侧,所述压固机构由气缸和压块组成。

5、优选的,所述承接板与接料板之间设有高度落差,所述承接板为v形板结构,所述肋板为垂直方向固定在承接板的中缝处,所述回料口与回料板相连桶,所述回料板的另一端出料口设置在零件提升机的料仓上侧,所述规料模块为15度倾斜设置,所述输料座由输料轨板、座体和震动机组成,所述传输板的朝向测试座的一端与输料座的输料轨板相对齐。

6、优选的,所述输料座的输料轨板与承料板相对齐,所述承料板与第四电杆相对齐,所述承料板由v形块和下挡条组成,所述承料板与输料座之间不留缝隙,所述驱动机构由双电机、传动轮、传动带、轨壳和驱动板组成,所述接料座设置在推块的下侧。

7、优选的,所述桌板的内凹处固定连接有输料斗,所述架体的外侧安装有出料模块,所述出料模块包括出料壳,所述出料壳与上撑架的壳板固定连接,所述出料壳的内侧开设有废料口,所述废料口的内侧铰链连接有转板,所述出料壳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架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基块,所述基块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五电杆,所述第五电杆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转件,所述转件的另一端与转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出料壳为45度倾斜设置,所述废料口共设置有4个,所述废料口均呈等距设置,所述废料口均与测试座一一对应,所述输料斗的上部左侧设置有承载板,所述输料斗的承载板为45度倾斜设置,所述输料斗的承载板设置在转板的下侧。

9、优选的,所述第五电杆均设置在出料壳的下侧,所述转件为两部组成的可转动结构,所述隔板共设置有3个,所述隔板均设置在各个废料口之间。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规料模块、输料座、驱动机构和送料模块等结构使,零件提升机可以将弯管输送到规料模块内,规料模块将弯管输送到输料座时,可以对弯管的方向位置进行规整,规整失败的弯管可以通过回料板、回料口返回零件提升机内,输料座可以将规整后的弯管输送到提料模块的承料板上,通过提料模块可以将待检测的弯管上移到,与送料模块的接料座同一高度,此时通过驱动机构调整送料模块的接料座位置,使接料座与上移弯管对齐,通过第四电杆的输出端穿过孔板,来推动承料板上的弯管进行位移,使弯管移动到接料座内,再通过驱动机构移动接料座的位置与测试座对齐,最后通过送料模块将弯管送入测试座内完成自动上料,实现了检漏机可以对弯头形状的零部件进行全自动上料,解决了现有检漏机对弯头形状的零部件进行检测,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上料的问题;

12、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出料壳、转板、输料斗和检测显示机构等使,检测显示机构和测试座可以对弯管进行检测,若不合格检测显示机构会显示数值,同时控制对应测试座的第五电杆收缩,使对应转板转动,使废料口打开,此时不合格的弯管即可被废料口、转板导向到输料斗内,通过输料斗将不合格的弯管排入废料框内,实现了检漏机可以自动将不良的弯头形状零部件剔除出来,解决了现有检漏机检测出的不良零部件,需要人工手动剔除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弯头检漏机,包括测试座(8)、压固机构(9)、检测显示机构(10)、输料座(4)、驱动机构(5)、送料模块(6)、提料模块(7)以及用于承载上述模块机构的桌架(1)和零件提升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架(1)包括上撑架(103)、桌板(102)、用于支撑上撑架(103)和桌板(102)的架体(101),所述测试座(8)安装在上撑架(103)处,所述检测显示机构(10)安装在桌板(102)的上侧,所述压固机构(9)安装在架体(101)的上侧,所述零件提升机(2)的后侧上部安装有规料模块(3),所述规料模块(3)包括接料板(31),所述接料板(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32),所述承接板(3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肋板(33),所述承接板(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传输板(34),所述传输板(34)的内侧开设有回料口(35),所述传输板(34)的下侧连通有回料板(36),所述承接板(32)的下侧安装有震动器(37),所述输料座(4)安装在桌板(102)的上侧,所述架体(101)的外侧安装有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的两侧驱动板下部均安装有送料模块(6),所述送料模块(6)包括基座(61),所述基座(61)的座位处安装有第一电杆(62),所述基座(6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轨座(63),所述轨座(6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轨杆(64),所述轨杆(64)的朝向测试座(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5),所述连接块(65)的上端面与第一电杆(62)的输出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动件(66),所述连接块(65)的朝向测试座(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67),所述连接块(65)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杆(68),所述第二电杆(6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接料座(69),所述提料模块(7)包括固定座(71),所述固定座(71)固定在驱动机构(5)的左侧,所述固定座(7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轨条(72),所述轨条(72)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轨块(73),所述轨块(7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提升条(74),所述固定座(71)的外侧安装有第三电杆(75),所述第三电杆(75)的输出端通过接块与提升条(74)相连接,所述提升条(74)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孔板(76),所述孔板(76)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承料板(77),所述架体(1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条(78),所述定位条(78)的下侧孔位内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杆(7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弯头检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撑架(103)由连接柱和壳板组成,所述上撑架(103)的壳板处等距开设有多个通气孔位,所述测试座(8)均安装在上撑架(103)的壳板上侧并与通气孔位相连通,所述上撑架(103)的壳板与外部气泵相连通,所述测试座(8)与检测显示机构(10)均通过接管连接,所述压固机构(9)均设置在测试座(8)的正上侧,所述压固机构(9)由气缸和压块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弯头检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32)与接料板(31)之间设有高度落差,所述承接板(32)为V形板结构,所述肋板(33)为垂直方向固定在承接板(32)的中缝处,所述回料口(35)与回料板(36)相连桶,所述回料板(36)的另一端出料口设置在零件提升机(2)的料仓上侧,所述规料模块(3)为15度倾斜设置,所述输料座(4)由输料轨板、座体和震动机组成,所述传输板(34)的朝向测试座(8)的一端与输料座(4)的输料轨板相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弯头检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座(4)的输料轨板与承料板(77)相对齐,所述承料板(77)与第四电杆(79)相对齐,所述承料板(77)由V形块和下挡条组成,所述承料板(77)与输料座(4)之间不留缝隙,所述驱动机构(5)由双电机、传动轮、传动带、轨壳和驱动板组成,所述接料座(69)设置在推块(67)的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弯头检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102)的内凹处固定连接有输料斗(11),所述架体(101)的外侧安装有出料模块(12),所述出料模块(12)包括出料壳(121),所述出料壳(121)与上撑架(103)的壳板固定连接,所述出料壳(121)的内侧开设有废料口(122),所述废料口(122)的内侧铰链连接有转板(123),所述出料壳(12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隔板(124),所述架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25),所述支撑架(125)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基块(126),所述基块(126)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五电杆(127),所述第五电杆(127)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转件(128),所述转件(128)的另一端与转板(12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弯头检漏机,包括测试座(8)、压固机构(9)、检测显示机构(10)、输料座(4)、驱动机构(5)、送料模块(6)、提料模块(7)以及用于承载上述模块机构的桌架(1)和零件提升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架(1)包括上撑架(103)、桌板(102)、用于支撑上撑架(103)和桌板(102)的架体(101),所述测试座(8)安装在上撑架(103)处,所述检测显示机构(10)安装在桌板(102)的上侧,所述压固机构(9)安装在架体(101)的上侧,所述零件提升机(2)的后侧上部安装有规料模块(3),所述规料模块(3)包括接料板(31),所述接料板(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32),所述承接板(3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肋板(33),所述承接板(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传输板(34),所述传输板(34)的内侧开设有回料口(35),所述传输板(34)的下侧连通有回料板(36),所述承接板(32)的下侧安装有震动器(37),所述输料座(4)安装在桌板(102)的上侧,所述架体(101)的外侧安装有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的两侧驱动板下部均安装有送料模块(6),所述送料模块(6)包括基座(61),所述基座(61)的座位处安装有第一电杆(62),所述基座(6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轨座(63),所述轨座(6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轨杆(64),所述轨杆(64)的朝向测试座(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5),所述连接块(65)的上端面与第一电杆(62)的输出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动件(66),所述连接块(65)的朝向测试座(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67),所述连接块(65)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杆(68),所述第二电杆(6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接料座(69),所述提料模块(7)包括固定座(71),所述固定座(71)固定在驱动机构(5)的左侧,所述固定座(7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轨条(72),所述轨条(72)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轨块(73),所述轨块(7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提升条(74),所述固定座(71)的外侧安装有第三电杆(75),所述第三电杆(75)的输出端通过接块与提升条(74)相连接,所述提升条(74)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孔板(76),所述孔板(76)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承料板(77),所述架体(1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条(78),所述定位条(78)的下侧孔位内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杆(7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弯头检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撑架(103)由连接柱和壳板组成,所述上撑架(103)的壳板处等距开设有多个通气孔位,所述测试座(8)均安装在上撑架(103)的壳板上侧并与通气孔位相连通,所述上撑架(103)的壳板与外部气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晨光夏志军郝术洋刘颖刘金生单万福刘宝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支铸造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