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薄壁件自动化加工的随行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537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薄壁件自动化加工的随行工装,属于加工技术领域,其主要通过布置与吸腔同时连通的连接公头以及连接母头,以使随行工装中的吸腔能同时与夹具真空源以及移动真空源相连通,从而确保了随行工装吸腔在切换过程中的真空度,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薄壁件自动化加工的随行工装
本技术涉及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薄壁件自动化加工的随行工装。
技术介绍
对于大多数具有薄壁弱刚性的特性而不宜采用卡盘、虎钳、压板等夹具直接夹持的工件,主要是利用布置于夹具上的真空源吸附住工件进行装夹定位后,再进行加工。目前的针对于薄壁件加工所用的真空吸附式随行工装,其吸腔仅具有单个连接头。这个连接头不但要用于连接加工夹具真空源,以确保其在加工工序中的真空度,还要用于连接移动真空源,以确保其在输送过程中的真空度。这种设置方式导致随行工装的吸腔在切换阶段,必然会存在一定时间失去真空源的支持,致使其具有着真空保持度差、吸附稳定性差的缺陷,从而影响了工件加工精度。所以如何确保随行工装能在切换过程中依然保持其吸腔的真空度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保障其在切换过程中吸腔的真空度的随行工装。而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为:一种用于薄壁件自动化加工的随行工装,包括有随行工装本体,所述随行工装本体上构造有用于吸附工件且呈盲孔状的吸腔,以及与该吸腔相连通的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所述随行工装本体为回转体,且其轴线与连接公头和吸腔的轴线共线,所述连接公头的插针端延伸出随行工装本体的底端,用于与加工夹具真空源相连通,而所述吸腔的开口端则布置于随行工装本体的顶端,而所述连接母头的插口端则沿随行工装本体的径向延伸出随行工装本体的侧部,用于与移动真空源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随行工装本体的底端上设置有若干个围绕其轴线均匀布置的零点定位拉钉,用于与零点定位母盘相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零点定位拉钉的数量为3个。进一步的,所述随行工装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定位外锥面,用于与三爪卡盘的卡爪配合接触,所述定位外锥面与随行工装本体的轴线共线。进一步的,所述随行工装本体的外表上设置有射频标签芯片或二维码或条形码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吸腔的端面垂直于随行工装本体的轴线。进一步的,所述吸腔内壁上设置有与其同轴线的内锥面,所述内锥面的较大端朝外设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布置与吸腔同时连通的连接公头以及连接母头,以使随行工装中吸腔能同时与夹具真空源以及移动真空源相连通,从而确保了随行工装在切换过程中的真空度,具有良好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和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符号说明】1-随行工装本体,2-吸腔,3-连接公头,4-连接母头,5-零点定位拉钉,6-定位外锥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薄壁件自动化加工的随行工装做详细介绍。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1所提供的用于薄壁件自动化加工的随行工装,分别具体用于半球体薄壁件的内外壁的加工,其主要包括有随行工装本体1,所述随行工装本体1上构造有用于吸附工件且呈盲孔状的吸腔2,以及与该吸腔2相连通的连接公头3和连接母头4;所述随行工装本体1为回转体,且其轴线与连接公头3和吸腔2的轴线共线,所述连接公头3的插针端延伸出随行工装本体1的底端,用于与加工夹具真空源相连通,而所述吸腔2的开口端则布置于随行工装本体1的顶端,而所述连接母头4的插口端则沿随行工装本体1的径向延伸出随行工装的侧部,用于与移动真空源相连通。其中,连接公头3用于和加工夹具真空源相连通,以使薄壁件能被正常加工,在面对需要切换工况时,连接母头4则则与移动真空源相连通。同时,移动真空源开启,加工夹具内的真空源则逐渐停止运行。当吸腔2内的真空状态逐渐稳定后,即可将随行工装从加工夹具下取下并通过机械臂等移动部件输送至下道工装中,从而有效保障了随行工装在切换过程中其吸腔2的真空度,提高了系统加工稳定性。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当中,如图1所示,针对于半球体薄壁件外球面加工的随行工装,其吸腔2的端面垂直于随行工装本体1的轴线,形成一道平面,以与半球体薄壁件的端面相接触并形成密闭的腔体。而如图2所示,针对于半球体薄壁件内球面加工的随行工装,其吸腔2内壁上设置有与其同轴线的内锥面,所述内锥面的较大端朝外设置,以与半球体薄壁件的球面接触,形成密闭的腔体。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本实施方式当中,所述随行工装本体1的底端上设置有若干个围绕其轴线均匀布置的零点定位拉钉5,用于与零点定位盘相配合定位固定,其中,加工定位夹具可以设置为零点定位盘,其上设置与连接公头3相配合的连接母头和真空泵,以在随行工装与零点定位盘配合定位时,由连接母头向吸腔2提供真空源。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当中,所述零点定位拉钉5的数量为3个。同时,为实现薄壁件的自动化加工过程当中,对于薄壁件的身份识别,从而确保加工工序或补偿工序的正常运行,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当中,所述随行工装本体1的外表上设置有射频标签芯片或二维码或条形码中的任意一种。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可以通过识别射频标签芯片或二维码或条形码,而自动识别薄壁件的信息,从而针对性的调整加工工序。实施例2而在实施例2当中,随行工装配合使用的加工夹具和上料定位夹具均为三爪卡盘,如图3所示,为提高随行工装在面对三爪卡盘装夹时的装夹精度,在实施例2中,所述随行工装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定位外锥面6,用于与三爪卡盘的卡爪配合接触,所述定位外锥面6与随行工装本体1的轴线共线。其中,定位外锥面6能有效提高三爪卡盘与随行工装之间的定位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薄壁件自动化加工的随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随行工装本体,所述随行工装本体上构造有用于吸附工件且呈盲孔状的吸腔,以及与该吸腔相连通的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所述随行工装本体为回转体,且其轴线与连接公头和吸腔的轴线共线;所述连接公头的插针端延伸出随行工装本体的底端,用于与加工夹具真空源相连通,而所述吸腔的开口端则布置于随行工装本体的顶端,而所述连接母头的插口端则沿随行工装本体的径向延伸出随行工装本体的侧部,用于与移动真空源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薄壁件自动化加工的随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随行工装本体,所述随行工装本体上构造有用于吸附工件且呈盲孔状的吸腔,以及与该吸腔相连通的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所述随行工装本体为回转体,且其轴线与连接公头和吸腔的轴线共线;所述连接公头的插针端延伸出随行工装本体的底端,用于与加工夹具真空源相连通,而所述吸腔的开口端则布置于随行工装本体的顶端,而所述连接母头的插口端则沿随行工装本体的径向延伸出随行工装本体的侧部,用于与移动真空源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薄壁件自动化加工的随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随行工装本体的底端上设置有若干个围绕其轴线均匀布置的零点定位拉钉,用于与零点定位母盘相配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薄壁件自动化加工的随行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尘恒陈杰方雷刘鑫杨攀李睿冯伟冯永杰郑加旺邢明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