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流动燃烧生活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587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环保型流动燃烧生活锅炉,它包括炉体、储煤室、燃烧室、炉篦和进风除灰室,在炉体的上部为储煤室,储煤室下方为燃烧室,储煤室和燃烧室上下连通;燃烧室下方设有炉篦装置,炉篦下方为进风除灰室,其特征在于:在炉体中部设有水夹隔套,将炉体上部分隔为换热室和储煤室;在炉体前面设有进风道槽,该进风道槽的下端与进风门相连,进风道槽的内侧与燃烧室相通,燃烧室通过炉篦与进风除灰室相通;水夹隔套末端与换热室的炉壁形成一可燃气体二次燃烧室。(*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降低烟尘排放,控制环境污染的流动燃烧生活锅炉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多数小型立式生活锅炉采用双层炉排、反烧锅炉等结构,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新加入煤初期,煤中挥发份大量散发,炉膛内由于缺氧燃烧不充分,会出现消烟效果差。有的结构采用将燃烧室部位分成干馏室和燃烧室两部分,将新煤加到干馏室干镏,待挥发份析出,再将煤拨到燃烧室燃烧。这种结构虽能达到消烟目的,但是加煤和拨火的次数较多,增加了劳动强度,影响了燃烧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流动燃烧生活锅炉燃烧不充分、烟尘排放多、加煤次数多、劳动强度大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环保型流动燃烧生活锅炉,该锅炉燃烧充分,热效率高,消烟除尘效果好,控制环境污染,并且不需要经常加煤和捅火。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环保型流动燃烧生活锅炉,它包括炉体、储煤室、燃烧室、炉篦和进风除灰室,在炉体的上部为储煤室,储煤室下方为燃烧室,储煤室和燃烧室上下连通;燃烧室下方设有炉篦装置,炉篦下方为进风除灰室,在炉体中部设有水夹隔套,将炉体上部分隔为换热室和储煤室;在炉体前面设有进风道槽,该进风道槽的下端与进风门相连,进风道槽的内侧与燃烧室相通,燃烧室通过炉篦与进风除灰室相通;水夹隔套末端与换热室的炉壁形成一可燃气体二次燃烧室。可在炉体顶部设有清灰除尘门和加煤门。由于本技术在炉体前面设有进风道槽,使空气从进风口可以通过进风道槽和炉篦分别进入燃烧室混合燃烧,煤经过预热、干馏、碳化,在燃烧室内燃烧可燃气体,在穿过炽热的碳火层的过程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能。因为进入炉膛的空气温度越高,炉膛的温度也会越高,因此设置进风道槽能有效提高炉膛温度并防止加煤门回烟。未燃烧尽的可燃气体通过换热室下方的可燃气体二次燃烧室充分燃烧,可达到消烟除尘的目的。本技术在炉体的顶部设有加煤门,工作时一次将煤投入储煤室中,由于储煤室与燃烧室相通,因此煤可以从燃烧室底部一直加到储煤室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加大了储煤室空间,有利于煤依靠自重自动向下流动。由于储煤室的储煤层越厚,燃烧效果就越好,因此一次加煤即可以长时期连续燃烧,减少了加煤次数,降低了热损失,有效平衡燃烧室空气的供需关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燃烧充分,热效率高。2、消烟除尘效果好,可控制环境污染。经检测,本技术流动燃烧生活锅炉的排尘浓度及烟气黑度均达到国标GWB3-1999中一类地区第II时段标准,符合环保要求。3、操作简单,一次加煤可长时间燃烧,不需经常加煤和捅火,降低了劳动强度。锅炉运行中只需定期加煤、除渣即可,不需拨火,基本实现了半自动化操作,提高了小型锅炉的自动化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环保型流动燃烧生活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 2.炉篦 3.进风除灰室 4.火墙护板 5.耐火炉衬 6.二次燃烧室 7.水夹隔套 8.换热室 9.热交换装置 10.除尘门 11.储煤室 12.加煤门 13.进风道槽 14.燃烧室 16.进风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环保型流动燃烧生活锅炉的一个实施例,该流动燃烧生活锅炉的炉体1为方形炉体,在该炉体1的中部设有水夹隔套7,将炉体1上部分隔为换热室8和储煤室11。储煤室11下方为燃烧室14,储煤室11与燃烧室14上下连通。燃烧室14下方设有炉篦装置,炉篦2下方为进风除灰室3。在炉体1前面设有进风道槽13,该进风道槽13的下端与进风门16相连,进风道槽13的内侧与燃烧室14相通,燃烧室14还通过炉篦2与进风除灰室3相通。风能够从进风门16通过进风除灰室3和进风道槽13进入燃烧室14。本技术的炉篦装置可采用本申请人所有的专利号为ZL01260746.0的往复式齿型手摇炉篦,转动摇把主轴就可以使灰渣落下,以方便操作,防止炉篦被煤块卡死,也可使用翻转式连动炉条。在水夹隔套7末端与换热室8下部的炉壁间形成一可燃气体二次燃烧室(燃尽室)6,该二次燃烧室6可以使可燃气体得到充分燃烧,并达到消烟除尘的目的。在炉体1的顶部设有加煤门12和除尘门10,换热室8的灰尘可以通过除尘门10定期方便地清理。加煤门12放在顶部,不仅方便操作,更重要的是加大了储煤室空间,实现一次加煤可连续长时间燃烧,减少加煤次数。本技术中的换热室8为多层水套结构或水套与水管组合结构,形成热交换装置9,并在水套侧壁设有吸热翅片。在换热室8下侧和燃烧室14一侧的炉壁上设有由耐火材料制作的耐火炉衬5,该耐火炉衬5在燃烧室14一侧为斜坡形,耐火炉衬5可以提高气体燃烧室的温度。在耐火炉衬5的斜坡形一侧下部设有铸铁火墙护板4,在该火墙护板4上设有进风口。本技术尤其适于用作民用生活用采暖锅炉。权利要求1.一种环保型流动燃烧生括锅炉,它包括炉体、储煤室、燃烧室、炉篦和进风除灰室,在炉体的上部为储煤室,储煤室下方为燃烧室,储煤室和燃烧室上下连通;燃烧室下方设有炉篦装置,炉篦下方为进风除灰室,其特征在于在炉体中部设有水夹隔套,将炉体上部分隔为换热室和储煤室;在炉体前面设有进风道槽,该进风道槽的下端与进风门相连,进风道槽的内侧与燃烧室相通,燃烧室通过炉篦与进风除灰室相通;水夹隔套末端与换热室的炉壁形成一可燃气体二次燃烧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流动燃烧生活锅炉,其特征在于在炉体顶部设有清灰除尘门和加煤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保型流动燃烧生活锅炉,其特征在于在换热室和燃烧室一侧的炉壁上设有由耐火材料制作的耐火炉衬,该耐火炉衬在燃烧室一侧为斜坡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型流动燃烧生活锅炉,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室的耐火炉衬的斜坡形一侧下部设有铸铁火墙护板,在该火墙护板上设有进风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流动燃烧生活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为方形炉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流动燃烧生活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篦为往复式手摇炉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流动燃烧生活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室为多层水套结构或水套与水管组合结构,形成热交换装置,并在水套侧壁设有吸热翅片。专利摘要一种环保型流动燃烧生活锅炉,在炉体中部设有水夹隔套,将炉体上部分隔为换热室和储煤室。在炉体前面设有进风道槽,空气从进风口通过进风道槽和炉箅分别进入燃烧室燃烧。在炉体顶部设有加煤门,加大了储煤室空间。本技术可使燃烧充分,提高热效率,并且消烟除尘效果好,可控制环境污染,排放达到环保要求。并且操作简单,一次加煤可长时间燃烧,不需经常加煤和捅火,基本实现半自动化操作。尤其适用于民用生活用采暖锅炉。文档编号F24H1/22GK2606300SQ0323667公开日2004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8日专利技术者康铁良 申请人:河北光磊炉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铁良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光磊炉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