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5662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锅炉,包括炉腔,底座,固定在底座底面上的燃料盒,覆盖在燃料盒上的调火板,所述的炉腔内设置有保温腔,炉腔与保温腔之间的夹层中设有填充物,炉腔后侧面通过合页与底座后侧面形成活动连接,所述的底座左、右两侧面以及后侧面上设置有通风孔,底座前侧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直角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点火方便,加热、保温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炊具,尤其涉及一种干锅炉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食物的吃法种类越来越多,目前很多人们都喜欢吃干锅菜。而现在使用的干锅炉点火时,大多需要将点火器穿过炉腔后进行点火,使点火变得不方便;而在对干锅菜进行加热时,干锅大多放置在炉腔上方,增大了干锅与燃料盒之间的距离,降低了加热效果,当火熄灭后,干锅容易冷却,对菜保温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点火方便,力口热、保温效果好的干锅炉。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干锅炉,包括炉腔,底座,固定在底座底面上的燃料盒,覆盖在燃料盒上的调火板,所述的炉腔内设置有保温腔,炉腔与保温腔之间的夹层中设有填充物,炉腔后侧面通过合页与底座后侧面形成活动连接,所述的底座左、右两侧面以及后侧面上设置有通风孔,底座前侧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直角支架。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使用本技术结构后,使点火变得方便,由于缩短了燃料盒与干锅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加热效果,且在熄火后,降低了热量散失的速度,达到的保温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炉腔1、底座2、燃料盒3、调火板4、保温腔5、填充物6、合页7、通风孔8、支架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干锅炉,包括炉腔I,底座2,固定在底座2底面上的燃料盒3,覆盖在燃料盒3上的调火板4,所述的炉腔I内设置有保温腔5,炉腔I与保温腔5之间的夹层中设有填充物6,炉腔I后侧面通过合页7与底座2后侧面形成活动连接,所述的底座2左、右两侧面以及后侧面上设置有通风孔8,底座2前侧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直角支架9。本技术使用时,可将炉腔I翻至一侧进行点火,使点火变得方便;将炉腔I放置回原位时,炉腔I前侧搁置在直角支架9上,使炉腔I放置的更加稳定;干锅放置保温腔5内加热,缩短了干锅与燃料盒3之间的距离,再通过底座2侧面上设置的通风孔8,利于空气流通,大大提高了加热效果;熄火后,由于在炉腔I与保温腔5之间的夹层中设有填充物6,降低了热量散失的速度,达到了保温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干锅炉,包括炉腔(I),底座(2),固定在底座(2)底面上的燃料盒(3),覆盖在燃料盒(3)上的调火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腔(I)内设置有保温腔(5),炉腔(I)与保温腔(5)之间的夹层中设有填充物(6),炉腔(I)后侧面通过合页(7)与底座(2)后侧面形成活动连接,所述的底座(2)左、右两侧面以及后侧面上设置有通风孔(8),底座(2)前侧左右两端各设 置有一直角支架(9)。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干锅炉,包括炉腔,底座,固定在底座底面上的燃料盒,覆盖在燃料盒上的调火板,所述的炉腔内设置有保温腔,炉腔与保温腔之间的夹层中设有填充物,炉腔后侧面通过合页与底座后侧面形成活动连接,所述的底座左、右两侧面以及后侧面上设置有通风孔,底座前侧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直角支架。本技术结构简单,点火方便,加热、保温效果好。文档编号F24C1/00GK202973196SQ20122069019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专利技术者沈晓青 申请人:绍兴县滨海合力厨房用品设计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锅炉,包括炉腔(1),底座(2),固定在底座(2)底面上的燃料盒(3),覆盖在燃料盒(3)上的调火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腔(1)内设置有保温腔(5),炉腔(1)与保温腔(5)之间的夹层中设有填充物(6),炉腔(1)后侧面通过合页(7)与底座(2)后侧面形成活动连接,所述的底座(2)左、右两侧面以及后侧面上设置有通风孔(8),底座(2)前侧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直角支架(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青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县滨海合力厨房用品设计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