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德友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钢结构防拥堵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691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钢结构防拥堵道路,涉及到道路领域,包括大车道和桩基,所述桩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打桩管,所述桩基的顶部固定连接安装台的底部,所述安装台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安装台的顶部固定连接工字钢立柱的底部,所述工字钢立柱的外表面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支撑钢桩,所述支撑钢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钢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桩基可以保证多个道路的稳定,防止道路断裂,通过打桩管方便了桩基的浇筑,通过安装台和螺杆可以将工字钢立柱固定在桩基上,防止桩基倒塌,同时中层车道和小车道采用钢板加减震材料的路面铺设方式,钢板为双层,横竖交叉叠加增加承载力。

A new type of steel structure anti congestion R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钢结构防拥堵道路
本技术涉及道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钢结构防拥堵道路。
技术介绍
道路从词义上讲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厂矿道路、林业道路、考试道路、竞赛道路、汽车试验道路、车间通道以及学校道路等,古代中国还有驿道。另外还指达到某种目标的途径,事物发展、变化的途径。但是想,现有的道路行车过多容易造成拥堵,影响人员的出行。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钢结构防拥堵道路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钢结构防拥堵道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道路行车过多容易造成拥堵,影响人员出行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钢结构防拥堵道路,包括大车道和桩基,所述桩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打桩管,所述桩基的顶部固定连接安装台的底部,所述安装台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安装台的顶部固定连接工字钢立柱的底部,所述工字钢立柱的外表面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支撑钢桩;所述支撑钢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钢架板,所述U型钢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层车道,所述中层车道的顶部中端固定连接有板房,所述中层车道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工字钢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钢的底部,所述支撑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小车道。可选的,所述大车道的两侧均设置有桩基;多个所述打桩管由左至右等距离排列。可选的,所述螺杆的底部位于桩基的内部;所述中层车道的底部两端均与U型钢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小车道的两侧均与支撑钢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分隔板位于板房的两侧。可选的,所述小车道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安全护栏;多个所述安全护栏由左至右等距离排列。可选的,每两个所述安全护栏之间均设置有承接杆;所述承接杆的两端均与安全护栏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桩基和工字钢立柱均设置有多个;每两个所述桩基和工字钢立柱之间的距离为十五-二十米。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桩基可以保证多个道路的稳定,防止道路断裂,通过打桩管方便了桩基的浇筑,通过安装台和螺杆可以将工字钢立柱固定在桩基上,防止桩基倒塌,同时中层车道和小车道采用钢板加减震材料的路面铺设方式,钢板为双层,横竖交叉叠加增加承载力。2、本技术通过大车道、中层车道和小车道可以将大车、非机动车和小车进行分开行驶,避免了车流量多大找出拥挤,同时还降低了交通安全隐患的发生,通过安全护栏增加了小车道的安全,通过分隔板将中层车道分为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视示意图。图中:1、大车道;2、桩基;3、打桩管;4、安装台;5、螺杆;6、工字钢立柱;7、支撑钢桩;8、U型钢架板;9、中层车道;10、分隔板;11、板房;12、支撑钢;13、小车道;14、安全护栏;15、承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新型钢结构防拥堵道路,包括大车道1和桩基2,由图1所示,桩基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打桩管3,通过桩基2可以保证多个道路的稳定,防止道路断裂,通过打桩管3方便了桩基2的浇筑,桩基2的顶部固定连接安装台4的底部,安装台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杆5,安装台4的顶部固定连接工字钢立柱6的底部,通过安装台4和螺杆5可以将工字钢立柱6固定在桩基2上,防止桩基2倒塌,工字钢立柱6的外表面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支撑钢桩7,工字钢立柱6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钢12的底部,支撑钢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小车道13,同时中层车道9和小车道13采用钢板加减震材料的路面铺设方式,钢板为双层横竖交叉叠加,增加承载力,通过大车道1、中层车道9和小车道13可以将大车、非机动车和小车进行分开行驶,避免了车流量多大找出拥挤,同时还降低了交通安全隐患的发生,中层车道9和小车道13中间设置有栏杆,为双向道路,小车道13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安全护栏14,通过安全护栏14增加了小车道13的安全,每两个安全护栏14之间均设置有承接杆15。由图2所示,支撑钢桩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钢架板8,U型钢架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层车道9,通过U型钢架板8和支撑钢桩7可以保证中层车道9的固定,方便中层车道9的使用,中层车道9的顶部中端固定连接有板房11,板房11可用于商用铺面,中层车道9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0,通过分隔板10将中层车道9分为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本实用工作原理:本装置在工作时,将桩基2预埋在地下,同时通过打桩管3进行浇灌,然后将安装台4进行浇灌和螺杆5固定在桩基2上,然后将支撑钢12、支撑钢桩7和U型钢架板8固定在工字钢立柱6上,然后对小车道13和中层车道9进行铺设,同时将板房11和分隔板10固定安装在中层车道9进上,板房11可用于商用铺面,通过分隔板10将中层车道9分为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然后将安全护栏14固定安装在小车道13的两侧并通过承接杆15进行连接固定,通过大车道1、中层车道9和小车道13可以将大车、非机动车和小车进行分开行驶,避免了车流量多大找出拥挤,同时还降低了交通安全隐患的发生。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钢结构防拥堵道路,包括大车道(1)和桩基(2),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打桩管(3),所述桩基(2)的顶部固定连接安装台(4)的底部,所述安装台(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杆(5),所述安装台(4)的顶部固定连接工字钢立柱(6)的底部,所述工字钢立柱(6)的外表面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支撑钢桩(7);/n所述支撑钢桩(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钢架板(8),所述U型钢架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层车道(9),所述中层车道(9)的顶部中端固定连接有板房(11),所述中层车道(9)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0),所述工字钢立柱(6)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钢(12)的底部,所述支撑钢(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小车道(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钢结构防拥堵道路,包括大车道(1)和桩基(2),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打桩管(3),所述桩基(2)的顶部固定连接安装台(4)的底部,所述安装台(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杆(5),所述安装台(4)的顶部固定连接工字钢立柱(6)的底部,所述工字钢立柱(6)的外表面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支撑钢桩(7);
所述支撑钢桩(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钢架板(8),所述U型钢架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层车道(9),所述中层车道(9)的顶部中端固定连接有板房(11),所述中层车道(9)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0),所述工字钢立柱(6)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钢(12)的底部,所述支撑钢(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小车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结构防拥堵道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车道(1)的两侧均设置有桩基(2);
多个所述打桩管(3)由左至右等距离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结构防拥堵道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友
申请(专利权)人:王德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