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连民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智能电子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147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智能电子后视镜,包括后视摄像头、固定于车体两侧的安装座和安装后视摄像头的后视支架;安装座内设有沿安装座延伸方向布置的折叠槽;后视支架一端伸入折叠开口内并通过一转轴与控制块铰接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电子后视镜代替传统的后视镜观看方式,使驾驶员无需观看车体两侧的玻璃后视镜,只需看位于车内显示器即可了解车辆两边的后方情况,在不需要记录影像时,后视支架能够收折进折叠槽内;后视支架收折后可降低车辆行驶风阻,同时提高设备使用安全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A kind of automobile intelligent electronic rearview mirr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智能电子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不锈钢生产废酸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智能电子后视镜。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车辆都会配备一组后视镜,方便驾驶员观察后方的视野,但是在行驶中,如果驾驶员观看左右端的后视镜,则会忽视前方的视野,因为左右转向时,头部的位移角度过大,根本无法顾及前方视线;此外,由于一些车辆通行道路较窄,在会车时容易刮擦到玻璃后视镜,导致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安全性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提供的一种汽车智能电子后视镜;更方便驾驶员了解车辆两边的后方情况,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智能电子后视镜,包括后视摄像头、固定于车体两侧的安装座和安装后视摄像头的后视支架;所述安装座内设有沿安装座延伸方向布置的折叠槽,折叠槽内设有能够沿安装座折叠槽滑动的控制块,所述安装座侧面对应折叠槽一端设有与折叠槽相通的折叠开口;所述后视支架一端伸入折叠开口内并通过一转轴与控制块铰接相连,所述转轴上套有一支撑扭簧,当控制块向折叠开口一侧移动时,所述后视支架远离控制块的一端在支撑扭簧的扭力作用下伸出折叠开口外,当控制块向远离折叠开口一端移动时,所述后视支架克服支撑扭簧扭力收折进折叠开口内;所述后视摄像头设于后视支架远离控制块一端。本技术方案中,智能电子后视镜可安装在车体两侧,可根据需要采集车辆后方实时影像,并可将实时影像接入车内显示器中。这样,驾乘人员在驾驶车辆时,驾驶员无需观看车体两侧的玻璃后视镜,进而减小驾驶员头部转动幅度,确保驾驶员可实时注意到车辆前方驾驶状况。具体的,安装座可安装于车辆侧面相应位置,安装有后视摄像头的后视支架活动安装在安装座上,在需要记录影像时,设于折叠槽内的控制块向折叠开口一侧移动,后视支架在支撑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可自动展开并伸出折叠开口,可实时记录车体后侧影像;在不需要记录影像时,控制块向远离折叠开口一侧移动,后视支架能够克服支撑扭簧的扭力,进而可收折进折叠槽内;后视支架收折后可降低车辆行驶风阻,同时提高设备使用安全性。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槽内设有沿控制块滑动方向布置的且相互平行的控制螺杆和导向杆,所述控制螺杆与控制块螺纹配合,所述导向杆与控制块活动配合,折叠槽对应控制螺杆其中一端设有驱动控制螺杆周向转动的驱动电机。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块表面设有U形的铰接槽,所述后视支架端部卡入铰接槽内通过转轴与控制块铰接相连。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槽对应折叠开口一侧的内壁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后视支架与定位凸台相对的表面上设有与定位凸台相适应的定位滑槽,所述定位滑槽沿后视支架延伸方向布置。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后视支架远离控制块的一端设有向车体后端弯曲的后视摄像部,所述后视摄像头嵌装与后视摄像部端面。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后视摄像部端面设有呈锥形布置的安装槽位,所述后视摄像头嵌装在安装槽位内。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开口对应控制块滑动方向的侧壁上设有锁槽,所述锁槽内滑动设有锁板,锁槽底部设有支撑锁板的压缩弹簧,所述锁板与控制块之间通过控制绳相连,当所述控制块沿折叠槽向远离折叠开口一端移动时,所述后视支架收折进折叠开口内,同时锁板可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关闭折叠开口。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开口与锁槽相对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有防水圈,所述锁板端部能够在压缩弹簧弹力作用下卡入限位槽内。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侧面设有向外延伸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表面设有若干安装孔。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侧面还设有数据传输接头和电源接头,所述数据传输接头与后视摄像头相连,所述电源接头与后视摄像头与驱动电机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汽车智能电子后视镜利用电子后视镜代替传统的后视镜观看方式,车辆在行驶时驾驶员无需观看车体两侧的玻璃后视镜,只需看位于车内显示器即可了解车辆两边的后部情况,提高车辆驾驶安全性。在不需要使用后视摄像头记录影像时,后视支架能够收折进折叠槽内;后视支架收折后可降低车辆行驶风阻,同时提高设备使用安全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智能电子后视镜的立体图。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智能电子后视镜的剖视图。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智能电子后视镜的安装示意图。各个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如下:安装座100、折叠槽110、折叠开口120、锁槽130、定位凸台140、限位槽150、安装部160、后视支架200、后视摄像部210、安装槽位220、定位滑槽230、控制块300、铰接槽310、后视摄像头400、锁板500、压缩弹簧600、控制螺杆700、驱动电机800、控制绳900、导向杆1000、车体1100、显示器1200。具体实施方式这里,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技术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技术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技术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以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智能电子后视镜,包括后视摄像头400、固定于车体1100两侧的安装座100和安装后视摄像头400的后视支架200;智能电子后视镜可安装在车体1100两侧,可根据需要采集车辆后方实时影像,并可将实时影像接入车内显示器中。安装座100内设有沿安装座100延伸方向布置的折叠槽110,折叠槽110内设有能够沿安装座100折叠槽110滑动的控制块300,所述安装座100侧面对应折叠槽110一端设有与折叠槽110相通的折叠开口120;所述后视支架200一端伸入折叠开口120内并通过一转轴与控制块300铰接相连,所述转轴上套有一支撑扭簧,当控制块300向折叠开口120一侧移动时,所述后视支架200远离控制块300的一端在支撑扭簧的扭力作用下伸出折叠开口120外,当控制块300向远离折叠开口120一端移动时,所述后视支架200克服支撑扭簧扭力收折进折叠开口120内;所述后视摄像头400设于后视支架200远离控制块300一端。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座100可安装于车辆侧面相应位置,优先安装与车辆前轮轮眉上方,安装有后视摄像头400的后视支架200活动安装在安装座100上,在需要记录影像时,设于折叠槽110内的控制块300向折叠开口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智能电子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视摄像头(400)、固定于车体两侧的安装座(100)和安装后视摄像头(400)的后视支架(200);/n所述安装座(100)内设有沿安装座(100)延伸方向布置的折叠槽(110),折叠槽(110)内设有能够沿安装座(100)折叠槽(110)滑动的控制块(300),所述安装座(100)侧面对应折叠槽(110)一端设有与折叠槽(110)相通的折叠开口(120);/n所述后视支架(200)一端伸入折叠开口(120)内并通过一转轴与控制块(300)铰接相连,所述转轴上套有一支撑扭簧,当控制块(300)向折叠开口(120)一侧移动时,所述后视支架(200)远离控制块(300)的一端在支撑扭簧的扭力作用下伸出折叠开口(120)外,当控制块(300)向远离折叠开口(120)一端移动时,所述后视支架(200)克服支撑扭簧扭力并收折进折叠开口(120)内;/n所述后视摄像头(400)设于后视支架(200)远离控制块(300)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智能电子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视摄像头(400)、固定于车体两侧的安装座(100)和安装后视摄像头(400)的后视支架(200);
所述安装座(100)内设有沿安装座(100)延伸方向布置的折叠槽(110),折叠槽(110)内设有能够沿安装座(100)折叠槽(110)滑动的控制块(300),所述安装座(100)侧面对应折叠槽(110)一端设有与折叠槽(110)相通的折叠开口(120);
所述后视支架(200)一端伸入折叠开口(120)内并通过一转轴与控制块(300)铰接相连,所述转轴上套有一支撑扭簧,当控制块(300)向折叠开口(120)一侧移动时,所述后视支架(200)远离控制块(300)的一端在支撑扭簧的扭力作用下伸出折叠开口(120)外,当控制块(300)向远离折叠开口(120)一端移动时,所述后视支架(200)克服支撑扭簧扭力并收折进折叠开口(120)内;
所述后视摄像头(400)设于后视支架(200)远离控制块(300)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电子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槽(110)内设有沿控制块(300)滑动方向布置的且相互平行的控制螺杆(700)和导向杆(1000),所述控制螺杆(700)与控制块(300)螺纹配合,所述导向杆(1000)与控制块(300)活动配合,折叠槽(110)对应控制螺杆(700)其中一端设有驱动控制螺杆(700)周向转动的驱动电机(8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电子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块(300)表面设有U形的铰接槽(310),所述后视支架(200)端部卡入铰接槽(310)内通过转轴与控制块(300)铰接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电子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槽(110)对应折叠开口(120)一侧的内壁设有定位凸台(140),所述后视支架(200)与定位凸台(140)相对的表面上设有与定位凸台(140)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连民
申请(专利权)人:闫连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