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连民专利>正文

一种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770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包括多旋翼载重无人机和救援机舱,多旋翼载重无人机包括飞行单元、图像视觉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救援机舱设于多旋翼载重无人机下方;救援机舱一端设有救援入口,救援入口设置有可伸缩的救援架桥,救援机舱底部还设有与救援机舱内部相通的并且可开闭的救援出口,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可用于高空消防救援,采用无人机救援系统能减小消防人员搜救时间和路线规划时间,能够大幅降低消防员对被困人的施救时间,避免了消防员在搜救中牺牲的危险,同时提高了被困人员救援成功的机率。

A fire rescue system of vehicle mounted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救援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火灾需要及时扑灭否则影响极大,传统的消防用云梯为机械伸缩式,消防员可站在举升平台进行相关作业,举升高度最高的可达一百多米,相应的,随着举升高度的增加,机械结构也越复杂笨重,出警时难以灵活机动地适应繁忙交通状况,抵达目的地所需时间较长;部署展开时对场地的要求也越高,地面越水平坚实,抓地平稳性及安全性能也越高。世界上超高层建筑的高度不断被刷新,目前最高的建筑迪拜塔已达828米,显然举升仅一百多米的云梯已难以满足高层及超高建筑的需求。由于直升机具有机动灵活、超低空飞行、受地形因素影响小等优点,目前在地质灾害、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中广泛使用了载人直升机参与救援。然而,传统载人直升机在救援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如下一些难题:1:救援现场地理环境复杂,比如发生火灾的高层住宅等,传统载人直升机机体过大,缺乏必要的作业空间;2:灾害现场可能伴有浓烟、大雾、烟尘等不利因素,传统载人直升机无法靠近;3:机场远离灾害现场,大大降低了救援效率;4:传统载人直升机造价昂贵,参与救援的直升机数量受到限制。目前,尚还没有人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提供的一种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消防云梯限高问题,可有效解决高空救援困难的问题,具体方案是;一种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包括多旋翼载重无人机和救援机舱,所述多旋翼载重无人机包括飞行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无人机控制端发送的控制信号,并控制飞行至相应位置;图像视觉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相应位置的路况视频信息;数据传输单元,与所述图像视觉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路况视频信息发送至所述无人机控制端;所述救援机舱设于多旋翼载重无人机下方;所述救援机舱一端设有救援入口,救援入口设置有可伸缩的救援架桥,救援架桥下端与救援入口下端两侧铰接相连,所述救援架桥可绕铰接端转动实现打开或关闭救援入口,所述救援舱门远离铰接端的一侧设有固定组件;所述救援机舱底部还设有与救援机舱内部相通的并且可开闭的救援出口,所述救援出口设有速降组件。本技术方案中: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可用于高空消防救援,采用无人机救援系统能减小消防人员搜救时间和路线规划时间,能够大幅降低消防员对被困人的施救时间,避免了消防员在搜救中牺牲的危险,同时提高了被困人员救援成功的机率。具体的,多旋翼载重无人机通过遥控控制的方式控制飞行单元飞行至相应救援位置,在飞行过程中,图像视觉单元能采集飞行过程中的实时影像并传递至控制端,以方便控制多旋翼载重无人机的安全飞行路径。当多旋翼载重无人机位于救援位置附近时,救援机舱能够实施高空救援,救援机舱的救援入口可打开实施高空救援,被困人员能够从救援入口的进入救援机舱内,消防人员在施救时,将救援入口的救援架桥展开,救援架桥端部的固定组件能够在救援端,进而形成救援通道,被困人员能够从被困地点进入救援机舱内,被困人员较多时,消防人员可利用救援出口的速降组件将被困人员安全降落至安全区域,进而实现高效快速救援。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救援机舱包括镂空布置的刚性外框架,所述外框架上铺设有防护网,外框架的内表面铺设有防火弹性垫。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救援组件包括设于救援机舱内的灭火枪,所述灭火枪连接有灭火泡沫箱。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外框架内还设有救援储物箱。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救援架桥包括固定板和延长板,固定板一端设有容纳延长板的伸缩滑槽,所述伸缩滑槽内设有沿固定板延伸方向布置的滑轨,延长板滑动设于伸缩滑槽内,所述延长板上设有与伸缩滑槽内滑轨滑动配合的燕尾槽,所述伸缩滑槽内还设有驱动延长板滑动的液压缸。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延长板端部的液压卡爪,所述液压卡爪还与液压缸相连。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速降组件包括设于救援出口的速降绳,所述救援出口还设有速降安全带。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多旋翼载重无人机对应每个旋翼下方设有起落支架,各个所述起落支架下端设有防滑垫。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搭载多旋翼无人机的救援消防车,所述消防救援车上端设有无人机停机仓,无人机停机仓上设有固定多旋翼无人机的固定架,所述救援消防车侧面还设有升降救援梯;所述救援消防车车位上端设有灭火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可用于高空消防救援,多旋翼载重无人机通过遥控控制的方式控制飞行单元飞行至相应救援位置,当多旋翼载重无人机位于救援位置附近时,救援机舱的救援入口可打开实施高空救援,被困人员能够从救援入口的进入救援机舱内,消防人员可利用救援出口的速降组件将被困人员安全降落至安全区域,进而实现高效快速救援。本专利技术利用无人机和救援机舱等部件实现了高空救援的目的,能减小消防人员搜救时间和路线规划时间,大幅降低消防员对被困人的施救时间,避免了消防员在搜救中牺牲的危险,同时提高了被困人员救援成功的机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的立体图。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的救援机舱剖视图。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的救援机舱侧视图。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的多旋翼载重无人机车载停放结构图各个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如下;多旋翼载重无人机100、救援机舱200、刚性外框架210、防护网220、救援入口230、救援出口240、防火弹性垫250、固定300、伸缩滑槽310、延长板400、液压卡爪500、液压缸600、救援消防车700、无人机停机仓710、升降救援梯800。具体实施方式这里,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专利技术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专利技术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专利技术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专利技术,以便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包括多旋翼载重无人机100和救援机舱200,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可用于高空消防救援。所述多旋翼载重无人机100包括飞行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无人机控制端发送的控制信号,并控制飞行至相应位置;图像视觉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相应位置的路况视频信息;数据传输单元,与所述图像视觉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路况视频信息发送至所述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旋翼载重无人机(100):所述多旋翼载重无人机(100)包括飞行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无人机控制端发送的控制信号,并控制飞行至相应位置;图像视觉单元,用于采集救援位置的实时影像;数据传输单元,与所述图像视觉单元连接,用于将图像视觉单元采集的实时影像发送至所述无人机控制端;/n救援机舱(200):所述救援机舱(200)设于多旋翼载重无人机(100)下方;所述救援机舱(200)一端设有救援入口(230),救援入口(230)设置有可伸缩的救援架桥,救援架桥下端与救援入口(230)下端两侧铰接相连,所述救援架桥可绕铰接端转动实现打开或关闭救援入口(230),所述救援舱门远离铰接端的一侧设有固定组件;所述救援机舱(200)底部还设有与救援机舱(200)内部相通的并且可开闭的救援出口(240),所述救援出口(240)设有速降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旋翼载重无人机(100):所述多旋翼载重无人机(100)包括飞行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无人机控制端发送的控制信号,并控制飞行至相应位置;图像视觉单元,用于采集救援位置的实时影像;数据传输单元,与所述图像视觉单元连接,用于将图像视觉单元采集的实时影像发送至所述无人机控制端;
救援机舱(200):所述救援机舱(200)设于多旋翼载重无人机(100)下方;所述救援机舱(200)一端设有救援入口(230),救援入口(230)设置有可伸缩的救援架桥,救援架桥下端与救援入口(230)下端两侧铰接相连,所述救援架桥可绕铰接端转动实现打开或关闭救援入口(230),所述救援舱门远离铰接端的一侧设有固定组件;所述救援机舱(200)底部还设有与救援机舱(200)内部相通的并且可开闭的救援出口(240),所述救援出口(240)设有速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机舱(200)包括镂空布置的刚性外框架(210),所述外框架上铺设有防护网(220),外框架的内表面铺设有防火弹性垫(2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救援组件包括设于救援机舱(200)内的灭火枪,所述灭火枪连接有灭火泡沫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外框架内还设有救援储物箱。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连民
申请(专利权)人:闫连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