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式刚性锁定升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2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装甲式刚性锁定升降器是一种适用于各种办公室座椅或按摩椅的升降器,它是由导套1、连接块2、柱管3、推力轴承4、导滑管5、活门6、活塞7、缸筒8、阻尼孔9、密封件10、端盖11、顶杆12、活塞杆13、柱头14等组成。此种装甲式结构在承受压力时稳定系数高,直接承受挤压和弯曲的导套1不再兼作充注高压气体的缸筒,也提高了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导油管5的吸油作用使活塞7上部充满油液,从而提高了升降器的锁定刚度、增加了运动缓冲、延长了密封寿命。(*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升降调节装置,适用于各种办公室座椅或按摩椅。目前公知的升降器如首先由西德STABILUS公司推出后又为台湾省福隆交通器材公司等仿制的双管式弹性锁定0017系列产品,性能上有下列三大缺陷1、锁定刚度差;2、活塞运动无缓冲;3、控制活门动密封处无可靠润滑。而结构上承压稳定系数低,抗侧向弯曲安全可靠性差如1、公知升降器的活塞杆下端支座对于转动与平移均不可能完全限制,中心受压的活塞杆稳定系数必在2.5-20范围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设计手册》第1卷、第4篇、第11章结构稳定性)2、公知升降器以内部充注高压气体的缸筒兼作导套1,直接承受挤压和弯曲,安全可靠性较差。本技术旨在设计一种外观上包括两端连接方式与公知升降器相同,因而具有可置换性,其内部由导套、连接块、柱管、推力轴承、导油管、活门、活塞、缸筒、阻尼孔、密封件、端盖、顶杆、活塞杆柱头等件构成装甲式刚性锁定升降器。这种升降器承受压力的稳定系数、安全可靠性、锁定刚度要高,密封寿命要更长。本技术的技术要点在于如图所示装甲式刚性锁定升降器是由导套1、连接块2、柱管3、柱管衬套3a、底板3b、推力轴承4、导油管5、活门6、活塞7、缸筒8、下端盖8a、阻尼孔9、密封件10a、10b、10c、10d、端盖11、顶杆12、活塞杆13、柱头14、卡簧15等组成。活塞7上端与活塞杆13紧固连接、下端与导油管5紧密连接、导油管5的下端浸入润滑油中。活塞7内装活门6,活门颈部以上的园柱面和装在活塞杆13内孔沟槽中的O形密封圈10b组成动密封防止高压流体外漏,活门颈部以下的园柱面和装在活塞7内孔沟槽中的密封圈10c组成动密封以控制活塞7两侧或沟通或闭锁。缸筒8由无缝钢管与上下两端盖11、8a组成,下端盖8a与钢管焊接成一体,上部端盖11放入钢管后滚压收口连接,在缸筒8上端在钢管外壁上向内滚压出一条环形凹槽用作活塞7向上运动时的轴向挡环。缸筒8内一次性注入高压气体和适量润滑油。密封件10a的外唇口与缸筒8的内孔构成静密封,密封件10a的内唇口与活塞杆13亦组成动密封、再加上前述O形密封圈10b与活门6组成的动密封共三处密封结构是为了防止缸筒内高压流体外漏,活塞7外园沟槽中的O形密封件10d与缸筒8内壁组成动密封,它与活塞内孔沟槽中O形密封圈10c共同控制活塞两侧或沟通或闭锁,活门6在缸筒内高压气体推动下力图向外伸展显示出弹性作用。活塞杆13只是在活塞7两侧沟通时才显示出向外伸展的弹力,弹力数值为气体压力与活塞杆截面之乘积,活塞7两侧封闭后,活塞7连同活塞杆13均被锁定不动、此时活塞杆13表现具有承压能力,数值上承压能力以气体压力与活塞截面之乘积表示,若取活塞杆直径1cm,活塞直径2.2cm则承压能力约为弹力之五倍。升降器柱管3的下部、导套1的上端均为莫氏三号锥度便于与其他构件连接。导套1的外径与柱管衬套3a的内孔滑动配合,导套1可在柱管衬套3a内上下滑动,导套1上部内外均制成莫氏3号锥度利用外园锥度可与承重构件连接并承受轴向负载,利用内园锥度与连接块2相配,连接块2以内螺纹与活塞杆13上端外螺纹固定连接。柱管3下部制成莫氏3号元锥体可与其它构件例如安装底座上的锥孔配合连接,缸筒8的下端盖8a通过推力轴承4支承在柱管3的底板3b上,底板3b和柱管3焊成一体,下端盖8a的定位头穿过柱管3底板3a上的中心孔,利用卡簧15插入定位头端部沟槽内可将缸筒8扣锁在柱管3的底板3b上。升降操作时可提拉控制杆使它绕销轴A逆时针旋转向下压动柱头14、推动顶杆12克服活门6的张力迫使活门6向下移动、令活门颈部以下元柱密封面脱离O形密封圈10c,于是活塞7上下两侧由闭锁状态转为沟通,此时如外加载荷大于活塞杆13的弹力,活塞杆13将被压入缸筒8,沉在缸筒8底部的润滑油将沿导油管5上行进入活塞7内腔,通过活门6颈部、流出阻尼孔9、到达活塞7上方,反之如外加载荷小于活塞杆13的弹力,活塞杆13会从缸筒8中伸出,活塞7上方的润滑油将沿上述路径返流而下沉入缸筒8底部,不论活塞杆13上升或下降改变阻尼孔9的尺寸,可调节升降器运动的缓冲力,升降器到达预期高度后即时撤去控制力、控制杆16在活门6的弹力作用下复位、活门6关断,活塞杆13即被锁定在给定的位置。既升降器工作在承压状态,由于连接块2对于活塞杆13上端支座的转动与平移均可完全限制,故承压稳定系数接近40,至少两倍于公知升降器的稳定性,内部充注高压气体的缸筒8不再兼作导套,毋须附加承受挤压和弯曲载荷,提高了产品的安全可靠性能,导油管5的一端和活塞7密封连接,另一端应潜入液面下,其作用是每当活塞7向下运动时引导油液沿导油管内孔上升,通过活门6导入活塞7上方。由图中还可以看出导套1与缸筒8分离,导套1通过连接块2与在缸筒8内滑动的活塞杆13刚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装甲式结构提高了升降器的承压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2、导油管5的吸油作用使活塞7上部充满油液,提高了升降器在任意锁定位置的承压刚度,改善了二处动密封结构的润滑条件,延长了密封寿命。 附图说明附图为装甲式刚性锁定升降器结构图1-导套、2-连接块、3-柱管、3a-柱管衬套、3b-底板、4-推力轴5-导油管、6-活门、7-活塞、8-缸筒、8a-下端盖、9-阻尼孔、10a-密封件、10b-O形密封圈、10c-O形密封圈、10d-O形密封件、11-端盖、12-顶杆、13-活塞杆、14-柱头、15-卡簧、16-控制杆实施例本技术可用于办公座椅的高度调节,利用升降器上下端的莫氏3号锥度可将座椅底盘和座垫连接成一个整体,控制杆销孔A与固定在座垫底部的销轴滑动配合,控制杆16的右端适当加长,使用者坐在座垫上向下一伸手就可摸到控制杆,升降操作时,使用者端坐于座垫上伸手提拉控制杆16使它绕销轴逆时针旋转,通过柱头14、顶杆12克服活门6的弹力推动活门6开启使活塞7两侧沟通,然后利用人体自重与活塞杆13向上的弹力协同作用,可迫使座椅上升或下降,到达预定高度后松手放开控制杆16、控制杆在活门6的弹力作用下复位,活门6随之关断,活塞杆13、导套1连同座垫即被锁定在给定的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由导套、连接块、柱管、柱管衬套、底板、推力轴承、导油管、活门、活塞、缸筒、下端盖阻尼孔、密封件、、、、端盖、顶杆、活塞杆、柱头、卡簧等组成的装甲式刚性锁定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活塞上端与活塞杆紧固连接,下端与导油管紧密连接,导油管的下端浸入润滑油中;活塞内装有活门、活门颈部以上的园柱面和装在活塞杆内孔沟槽中的O形密封圈组成动密封;活门颈部以下的园柱面和装在活塞内孔沟槽中的密封圈组成动密封;缸筒由无缝钢管与上下两端盖、组成,下端盖与钢管焊接成一体,上部端盖放入钢管后滚压收口连接;在缸筒上端在钢管外壁上向内滚压出一条环形凹槽用作活塞向上运动时的轴向挡环;缸筒内一次性注入高压气体和适量润滑油;密封件的外唇口与缸筒的内孔构成静密封,密封件的内唇口与活塞杆亦组成动密封;活塞外园沟槽中的O形密封件与缸筒内壁组成动密封,活塞两侧封闭后,活塞连同活塞杆均被锁定不动;升降器柱管的下部、导套的上端均为莫氏三号锥度;导套的外径与柱管衬套的内孔滑动配合,导套可在柱管衬套内上下滑动,导套上部内外均制成莫氏3号锥度,利用内园锥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导套[1]、连接块[2]、柱管[3]、柱管衬套[3a]、底板[3b]、推力轴承[4]、导油管[5]、活门[6]、活塞[7]、缸筒[8]、下端盖[8a]阻尼孔[9]、密封件[10a]、[10b]、[10c]、[10d]、端盖[11]、顶杆[12]、活塞杆[13]、柱头[14]、卡簧[15]等组成的装甲式刚性锁定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活塞[7]上端与活塞杆[13]紧固连接,下端与导油管[5]紧密连接,导油管[5]的下端浸入润滑油中;活塞[7]内装有活门[6]、活门[6]颈部以上的园柱面和装在活塞杆[13]内孔沟槽中的O形密封圈[10b]组成动密封;活门颈部以下的园柱面和装在活塞[7]内孔沟槽中的密封圈[10c]组成动密封;缸筒[8]由无缝钢管与上下两端盖[11]、[8a]组成,下端盖[8a]与钢管焊接成一体,上部端盖[11]放入钢管后滚压收口连接;在缸筒[8]上端在钢管外壁上向内滚压出一条环形凹槽用作活塞[7]向上运动时的轴向挡环;缸筒[8]内一次性注入高压气体和适量润滑油;密封件[10a]的外唇口与缸筒[8]的内孔构成静密封,密封件[10a]的内唇口与活塞杆[13]亦组成动密封;活塞[7]外园沟槽中的0形密封件[10d]与缸筒[8]内壁组成动密封,活塞[7]两侧封闭后,活塞[7]连同活塞杆[13]均被锁定不动;升降器柱管[3]的下部、导套[1]的上端均为莫氏三号锥度;导套[1]的外径与柱管衬套[3a]的内孔滑动配合,导套[1]可在柱管衬套[3a]内上下滑动,导套[1]上部内外均制成莫氏3号锥度,利用内园锥度与连接块[2]相配、连接块[2]以内螺纹与活塞杆[13]上端外螺纹固定连结;缸筒[8]的下端盖[8a]通过推力轴承[4]支承在柱管[3]的底板[3b]上,底板[3b]和柱管[3]焊成一体,下端盖[8a]的定位头穿过柱管[3]底板[3a]的中心孔,利用卡簧[15]插入定位头的端部沟槽内,将缸筒[8]扣锁在柱管[3]的底板[3b]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吉信气弹簧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