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杆端部成型自动打扁装置的上下料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962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涉及拍扁模具与工装夹具的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稳定杆端部成型自动打扁装置的上下料机构,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呈对呈设置且分别设置在自动打扁装置的两侧;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行架,所述上料行架上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上料架主体,所述上料架主体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上料架主体在上料行架上侧移动,所述上料架主体的底端设有上料吸盘,所述上料行架内的一侧设有上料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将数控机械手、冲床模具、加热炉相结合,将冲床机构的控制部分连接到机械手,由机械手发指令给冲床机构,冲床机构动作再反馈给机械手,两者协同工作,形成一个整体。

Loading and unloading mechanism of automatic flattening device for end forming of stabilizer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稳定杆端部成型自动打扁装置的上下料机构
本技术专利涉及拍扁模具与工装夹具的加工
,具体而言,涉及稳定杆端部成型自动打扁装置的上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对于供拍扁模具及各种工装夹具的加工制作时,对加工件的端头进行打扁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序,其目的增加工件自身的美观性以及整体的强韧性,使加工件的实用性增加,便于后续加工件的加工操作。现有技术中对加工件进行打扁操作均是通过冲压装置来完成操作的,冲压装置会对加工件依次进行拍扁、冲孔、剪切、整形的加工,每个工序的过度均是需要人工进行操作的,工作效率低下,另外对于加工件的上料与下料两个工序均是需要放置劳力,既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同时人工实现上下料,无法达到快速、高效的工件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稳定杆端部成型自动打扁装置,有效地将数控机械手、冲床模具、加热炉相结合,将冲床机构的控制部分连接到机械手,由机械手发指令给冲床机构,冲床机构动作再反馈给机械手,两者协同工作,形成一个整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件进行打扁操作均是通过冲压装置来完成操作的,冲压装置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稳定杆端部成型自动打扁装置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呈对呈设置且分别设置在自动打扁装置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稳定杆端部成型自动打扁装置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呈对呈设置且分别设置在自动打扁装置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杆端部成型自动打扁装置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行架,所述上料行架上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上料架主体,所述上料架主体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上料架主体在上料行架上侧移动,所述上料架主体的底端设有上料吸盘,所述上料行架内的一侧设有上料架,所述上料架的底端设有第一移动平台,所述第一移动平台的底端两侧均设有导轮,所述导轮间的第一移动平台底端设有第一减速机,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入端设有电机,所述导轮设置在上料底座上,所述上料底座顶端两侧均设有与导轮相匹配的轨道,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出端与设置在上料底座传动连接,所述上料行架内的另一侧设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内的两侧传动连接有上料滚轮,且第一链条的外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链条托板,所述第一链条的末端设有第一拔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杆端部成型自动打扁装置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三拔叉,所述第三拔叉设置在第三链条的输入端,所述第三链条内的两侧传动连接有下料滚轮,且所述第三链条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三链条托板,所述第三链条托板的上方设置有下料行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恒胜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