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较好灵敏度的P1NP检测试纸、P1NP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方法。该P1NP检测试纸包括依次连接的标记垫、包被膜和吸水垫,标记垫上包被有P1NP荧光标记第一抗体,包被膜在沿层析方向上依次设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检测线上包被有P1NP第二抗体,质控线上包被有抗抗体,抗抗体特异性结合P1NP荧光标记第一抗体,检测线和质控线相互分离,P1NP荧光标记第一抗体和P1NP第二抗体与P1NP抗原的不同表位相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P1NP检测试纸利用双抗体夹心层析检测原理,明显的提高检测的特异性,缩短检测所需时间。通过荧光标记第一抗体,能够明显的提高检测灵敏度。
P1np test paper and p1np test k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1NP检测试纸及P1NP检测试剂盒
本技术涉及免疫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P1NP检测试纸及P1NP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骨形成与骨吸收发生失衡,导致钙质由骨骼往血液净移动,其症状为骨质流失和骨组织破坏,骨质脆弱,容易骨折。随着人口寿命的增长和老龄人口的增多,原发性骨质疏松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在我国,目前有9700万骨质疏松患者,女性占三分之二。骨质疏松症现位居中老年人五大疾病患病率之首,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骨质疏松已与冠心病癌症一样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对其之诊治有极为迫切的重要性。退行性骨质疏松症诊断需依靠临床表现、骨密度检测、X光片及骨转换生化指标等综合分析判断。双能X射线骨密度检测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如果测得的骨矿物质密度低于年青人的标准值2.5个标准方差值,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但是,基于骨密度的检测的敏感度差,往往需要到半年甚至一年以上才能有动态变化。因此,对骨转化生化指标,特别是骨转换过程中的标志物进行检测已经成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骨转换标志物一般可以分为两类,骨吸收标志物和骨形成标志物,骨形成作为骨代谢过程中的一类重要指标,其与骨吸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因此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骨形成指标的表达进行研究有重要的诊断意义。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P1NP)在一定范围内是反应成骨细胞活动和骨形成的特异指标,可以作为骨质疏松标志物用于诊断。目前常见的人骨代谢标志物的检测方法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胶体金检测相比于ELISA更快,然而在灵敏度上有待提高,无法精确测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灵敏度的P1NP检测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灵敏度的P1NP检测试纸及P1NP检测试剂盒。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P1NP检测试纸,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P1NP检测试纸包括依次连接的标记垫、包被膜和吸水垫,标记垫上包被有P1NP荧光标记第一抗体,包被膜在沿层析方向上依次设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检测线上包被有P1NP第二抗体,质控线上包被有抗抗体,抗抗体特异性结合P1NP荧光标记第一抗体,检测线和质控线相互分离,P1NP荧光标记第一抗体和P1NP第二抗体与P1NP抗原的不同表位相结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P1NP检测试纸利用双抗体夹心层析检测原理,标记垫上包被的P1NP荧光标记第一抗体、包被膜上检测线区包被的P1NP第二抗体在加入待测样品进行膜层析后,会在包被膜上形成P1NP荧光标记第一抗体-P1NP抗原-P1NP第二抗体的双抗体夹心复合物,多余的P1NP荧光标记第一抗体在质控线与抗抗体结合形成荧光标记免疫复合物,基于检测检测线上双抗体夹心复合物中的第一抗体上带的荧光标记的荧光强度与质控线上P1NP荧光标记第一抗体的荧光标记的荧光强度及标准浓度曲线来测定样品中所含抗原的浓度。本技术的这一检测试纸能够明显的提高检测的特异性,缩短检测所需时间。通过荧光标记第一抗体,能够明显的提高检测灵敏度。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P1NP荧光标记第一抗体的荧光标记为荧光微球,形成P1NP荧光微球标记第一抗体,P1NP第一抗体与荧光微球通过肽键共价结合,从而提高标记物的稳定性,避免了抗体空间位阻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荧光微球直径在纳米级范围内,其粒径范围为10nm~600nm,较佳地为40nm~300nm。其上负载有荧光物质,是受外界能量刺激能激发出荧光的固体微粒。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荧光微球包括荧光物质和包覆荧光物质的聚合物层。荧光物质可以是量子点或稀土络合物,相应地形成量子点荧光微球或稀土络合物荧光微球。这两种荧光物质在紫外光源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寿命长,不易漂白,其强度能够有效应用于定量检测。量子点优选是CdSe/CdS,稀土络合物优选是Eu(TTA)3Phen。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聚合物层为经活化的聚合物层。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对聚合物层进行活性官能基团的修饰,使P1NP抗体能够以共价偶联的方式定向连接到荧光微球表面。活性官能基团可以是羧基、氨基、羟基、巯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聚合物层是苯乙烯-羧基聚乙烯醇共聚物层。单一的苯乙烯聚合物合成条件难以控制、荧光效率低、粒径不均一,而苯乙烯-羧基聚乙烯醇共聚物制得的荧光微球则具有较高的荧光效率和更为均一的粒径。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标记垫、包被膜和吸水垫固定在同一固相基质的底板上。固相基质的底板主要起承载作用,方便检测过程中进行操作。固相基质的类型不作特别限定,可以为不会与待测样品发生反应或者不影响抗原抗体结合的惰性材料,比如纸板、塑料板等。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标记垫为玻璃纤维素膜,包被膜为硝酸纤维素膜(NC膜)。玻璃纤维膜呈化学惰性,不含粘合剂,采用100%硼硅酸玻璃纤维制造而成,利于其上包被的P1NP荧光标记第一抗体与待测样品中的目标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NC膜本身是已经添加了表面活性剂来改善亲水能力,而且已经存在有一定的缓冲系统,具有毛细纤维结构,能吸附比同等纤维素滤纸更多的水分,流速快、耐高温,利于其上包被的P1NP第二抗体与P1NP荧光标记第一抗体-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激发荧光。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P1NP第一/第二抗体可以与P1NP抗原的不同表面决定簇特异性结合。P1NP第一/第二抗体可以是P1NP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中的任一种。本技术的这一检测试纸是基于对荧光标记、抗原和抗体特性的研究,通过选择适合的荧光标记与特异性的抗体进行定向共价化学偶联,获得荧光标记第一抗体分析,并通过优化双抗体夹心免疫反应的各种条件,制备得到上述P1NP的检测试纸。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抗抗体为羊抗鼠IgG抗体。其能够与P1NP荧光标记第一抗体特异性结合,即与多余的带荧光标记的P1NP第一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发荧光,得以能够定性和/或定量检测该免疫复合物。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NTx检测试纸的宽度为3mm~5mm。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P1NP检测试纸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制备方法进行制备:S1:P1NP荧光微球标记抗体的制备采用适合的羧基修饰的荧光微球,活化其表面的羧基后,采用共价偶联的方式分别将P1NP第一抗体定向连接到该羧基修饰的荧光微球表面。S2:测试区T线和C线处抗原抗体的包被采用喷膜仪器,在包被膜的检测线处喷涂P1NP第二抗体,在质控线处喷涂羊抗鼠IgG抗体。S3:P1NP荧光微球标记抗体的包被采用喷涂仪器,在标记垫处喷涂P1NP荧光微球标记第一抗体,该特定位置作为后续的“加样端”。S4:检测试纸的组装成型在于塑料支撑背板中间粘贴作为测试区的包被膜,在包被膜靠近检测线的一端粘贴标记垫,靠近质控线的一端粘贴吸水垫。采用试纸分切机,将其分切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1NP检测试纸,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标记垫、包被膜和吸水垫,所述标记垫上包被有P1NP荧光标记第一抗体,所述包被膜在沿层析方向上依次设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检测线上包被有P1NP第二抗体,所述质控线上包被有抗抗体,所述抗抗体特异性结合所述P1NP荧光标记第一抗体,所述检测线和所述质控线相互分离,所述P1NP荧光标记第一抗体和所述P1NP第二抗体与P1NP抗原的不同表位相结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1NP检测试纸,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标记垫、包被膜和吸水垫,所述标记垫上包被有P1NP荧光标记第一抗体,所述包被膜在沿层析方向上依次设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检测线上包被有P1NP第二抗体,所述质控线上包被有抗抗体,所述抗抗体特异性结合所述P1NP荧光标记第一抗体,所述检测线和所述质控线相互分离,所述P1NP荧光标记第一抗体和所述P1NP第二抗体与P1NP抗原的不同表位相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1NP检测试纸,其特征在于,所述P1NP荧光标记第一抗体为P1NP荧光微球标记第一抗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1NP检测试纸,其特征在于,所述P1NP荧光微球标记第一抗体的荧光微球的粒径为10nm~600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岚,吴峰,岑瑜,毛茅,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