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钣金件修复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856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钣金件修复夹具,它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主要由底板、连接杆、支撑板组成,还包括固定机构、顶出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方,所述顶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机构中伸缩杆的设置有益于在汽车上夹住钣金件,且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钣金件,且可以在不取下的情况下进行夹紧,活动杆、把手、橡胶头、被动杆的设置有益于防止工作时整个装置的松动和滑动,顶出机构的设置有益于顶住被敲打面的后方,且具有耐用性。

A fixture for repairing automobile sheet metal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钣金件修复夹具
本技术涉及工件定位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钣金件修复夹具。
技术介绍
钣金是一种针对金属薄板(通常在6mm以下)的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冲、切、复合、折、焊接、铆接、拼接、成型等,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汽车上通过钣金工业加工出的产品叫做汽车钣金件,最常见的汽车钣金件为汽车的金属车身,即汽车上的发动机盖、车顶盖、行李箱盖、车门板、翼子板等。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汽车的碰撞事故也呈上升趋势,如果车身外观损坏变形,就需要通过钣金进行修复矫正。最常用的修复矫正方法是敲击,而现在没有针对汽车钣金件敲击修复矫正的通用夹具,操作时,操作人员的一只手托起顶铁,将顶铁垫在汽车钣金件的下方,操作人员的另一只手持钣金锤,在汽车钣金件的上方用钣金锤进行敲打,利用顶铁和钣金锤的配合将凹凸处敲平。汽车钣金件的尺寸往往较大,操作人员既要对汽车钣金件进行定位,又要对变形处进行敲打,这对操作人员的体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也会使得修复的效率较低。公开号为CN10596473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汽车钣金件修复夹具,该装置包括工作台、夹持装置和支承装置。夹持装置包括至少两对上、下夹持架,下夹持架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第一立杆和铰接在第一立杆端部的第一滚轮,上夹持架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第二立杆、滑动连接在第二立杆上的连接杆和铰接在连接杆端部的第二滚轮,所述连接杆可沿第二立杆的高度方向滑动,连接杆上设有锁定机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上均覆有磁性层,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上还分别固定设有棘轮棘爪机构。支承装置包括数个支杆,支杆固定在工作台上且位于两对夹持架之间。本专利技术可对需要敲击修复矫正的钣金件进行较好地定位,操作人员只需要专心敲打修复处即可,可节省操作人员的体力,提升修复的效率,但是该装置由于连接杆为相对设置导致修复汽车上的钣金件时,需要对钣金件取下来进行修复,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且不适用于较宽的钣金件,气囊的设置容易被支杆顶破,增加了更换频率和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钣金件修复夹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汽车钣金件修复夹具,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主要由底板、连接杆、支撑板组成,还包括固定机构、顶出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方,所述顶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之间;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伸缩杆、支撑杆、固定杆、活动杆、把手、橡胶头、被动杆,所述固定机构设置有2组,所述伸缩杆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板后方,所述伸缩杆另一端上方焊接有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前方焊接有另一个所述伸缩杆,另一个所述伸缩杆前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固定杆,所述活动杆穿过所述固定杆,且与所述固定杆螺纹连接,所述把手穿过所述活动杆,且位于所述固定杆上方,所述活动杆的下端粘结有所述橡胶头,所述被动杆设置在所述活动杆下方,所述被动杆的上端粘结有所述橡胶头,所述被动杆的下端焊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顶出机构包括转头、丝杆、螺纹管、连接板、推杆、弹簧、顶杆、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上端焊接在所述支撑板下方,所述固定管内侧设置有所述顶杆,所述顶杆穿过所述支撑板,所述顶杆下方设置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下方设置有所述推杆,所述推杆下端焊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方,所述连接板下方焊接有所述螺纹管,所述丝杆上端伸进所述螺纹管内,所述丝杆下端穿过所述底板,且与所述底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丝杆下方焊接有所述转头;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气罐、气管、通孔、限位环、顶杆、固定管,所述气罐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方,所述气罐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所述气管,所述气管穿过所述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上端焊接在所述支撑板下方,所述固定管内侧设置有所述顶杆,所述顶杆穿过所述支撑板,所述顶杆下方设置有所述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固定管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顶杆的截面为T形状。优选的,所述气管位于所述限位环下方,所述气管在每个所述固定管内都开设有所述通孔。优选的,所述底板上方焊接有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方焊接有所述支撑板。有益效果在于:固定机构中伸缩杆的设置有益于在汽车上夹住钣金件,且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钣金件,且可以在不取下的情况下进行夹紧,活动杆、把手、橡胶头、被动杆的设置有益于防止工作时整个装置的松动和滑动,顶出机构的设置有益于顶住被敲打面的后方,且具有耐用性。本技术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汽车钣金件修复夹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汽车钣金件修复夹具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汽车钣金件修复夹具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汽车钣金件修复夹具的第一实施例的A-A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汽车钣金件修复夹具的第二实施例的A-A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支撑机构;2、固定机构;3、顶出机构;101、底板;102、连接杆;103、支撑板;201、伸缩杆;202、支撑杆;203、固定杆;204、活动杆;205、把手;206、橡胶头;207、被动杆;301、转头;302、丝杆;303、螺纹管;304、连接板;305、推杆;306、弹簧;307、顶杆;308、固定管;31、气罐;32、气管;33、通孔;34、限位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汽车钣金件修复夹具,包括支撑机构1,支撑机构1主要由底板101、连接杆102、支撑板103组成,还包括固定机构2、顶出机构3,固定机构2设置在支撑机构1上方,顶出机构3设置在固定机构2之间。固定机构2包括伸缩杆201、支撑杆202、固定杆203、活动杆204、把手205、橡胶头206、被动杆207,固定机构2设置有2组,伸缩杆201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撑板103后方,伸缩杆201用于适用钣金件的长度,伸缩杆201另一端上方焊接有支撑杆202,支撑杆202用于连接伸缩杆201,支撑杆202前方焊接有另一个伸缩杆201,另一个伸缩杆201前方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杆203,固定杆203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钣金件修复夹具,包括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1)主要由底板(101)、连接杆(102)、支撑板(103)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2)、顶出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2)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1)上方,所述顶出机构(3)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2)之间;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伸缩杆(201)、支撑杆(202)、固定杆(203)、活动杆(204)、把手(205)、橡胶头(206)、被动杆(207),所述固定机构(2)设置有2组,所述伸缩杆(201)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03)后方,所述伸缩杆(201)另一端上方焊接有所述支撑杆(202),所述支撑杆(202)前方焊接有另一个所述伸缩杆(201),另一个所述伸缩杆(201)前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固定杆(203),所述活动杆(204)穿过所述固定杆(203),且与所述固定杆(203)螺纹连接,所述把手(205)穿过所述活动杆(204),且位于所述固定杆(203)上方,所述活动杆(204)的下端粘结有所述橡胶头(206),所述被动杆(207)设置在所述活动杆(204)下方,所述被动杆(207)的上端粘结有所述橡胶头(206),所述被动杆(207)的下端焊接在所述支撑板(103)上;所述顶出机构(3)包括转头(301)、丝杆(302)、螺纹管(303)、连接板(304)、推杆(305)、弹簧(306)、顶杆(307)、固定管(308),所述固定管(308)的上端焊接在所述支撑板(103)下方,所述固定管(308)内侧设置有所述顶杆(307),所述顶杆(307)穿过所述支撑板(103),所述顶杆(307)下方设置有所述弹簧(306),所述弹簧(306)下方设置有所述推杆(305),所述推杆(305)下端焊接在所述连接板(304)上方,所述连接板(304)下方焊接有所述螺纹管(303),所述丝杆(302)上端伸进所述螺纹管(303)内,所述丝杆(302)下端穿过所述底板(101),且与所述底板(101)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丝杆(302)下方焊接有所述转头(301);所述顶出机构(3)包括气罐(31)、气管(32)、通孔(33)、限位环(34)、顶杆(307)、固定管(308),所述气罐(31)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底板(101)上方,所述气罐(31)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所述气管(32),所述气管(32)穿过所述固定管(308),所述固定管(308)的上端焊接在所述支撑板(103)下方,所述固定管(308)内侧设置有所述顶杆(307),所述顶杆(307)穿过所述支撑板(103),所述顶杆(307)下方设置有所述限位环(34),所述限位环(34)与所述固定管(308)焊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钣金件修复夹具,包括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1)主要由底板(101)、连接杆(102)、支撑板(103)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2)、顶出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2)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1)上方,所述顶出机构(3)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2)之间;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伸缩杆(201)、支撑杆(202)、固定杆(203)、活动杆(204)、把手(205)、橡胶头(206)、被动杆(207),所述固定机构(2)设置有2组,所述伸缩杆(201)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03)后方,所述伸缩杆(201)另一端上方焊接有所述支撑杆(202),所述支撑杆(202)前方焊接有另一个所述伸缩杆(201),另一个所述伸缩杆(201)前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固定杆(203),所述活动杆(204)穿过所述固定杆(203),且与所述固定杆(203)螺纹连接,所述把手(205)穿过所述活动杆(204),且位于所述固定杆(203)上方,所述活动杆(204)的下端粘结有所述橡胶头(206),所述被动杆(207)设置在所述活动杆(204)下方,所述被动杆(207)的上端粘结有所述橡胶头(206),所述被动杆(207)的下端焊接在所述支撑板(103)上;所述顶出机构(3)包括转头(301)、丝杆(302)、螺纹管(303)、连接板(304)、推杆(305)、弹簧(306)、顶杆(307)、固定管(308),所述固定管(308)的上端焊接在所述支撑板(103)下方,所述固定管(308)内侧设置有所述顶杆(307),所述顶杆(307)穿过所述支撑板(103),所述顶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游兵魏健东陈涛冯德鸿马家文李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