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头及高频加热水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226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维修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加热头,包括把手和头部,所述把手的一端连接有软管,所述把手的另一端与所述头部连接,所述头部上安装有加热块和隔座,所述隔座用于在所述加热块与被加热物件之间产生预设的间隔。根据电磁感应加热的特点,加热头距离被加热物件的距离越近,被加热物件就越容易产生热量,当距离稍远时,被加热物件产生的热量机会迅速减少,隔座用于使加热头与不耐高温的被加热物件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从而使被加热物件不会因产生过大的热量而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头及高频加热水冷机
本技术涉及车辆维修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加热头及高频加热水冷机。
技术介绍
事故车辆进行维修复原时,常需要对于变形了的金属构件进行复原,为便于复原及防止校正时金属构件发生脆裂并减少对金属构件的损伤,常采用通过对变形处进行加热的方式,高频加热水冷机是其中的一种专用设备,其具有一个主机和一个加热头,两者之间通过一条内有电线及进出水管的软管连接,主机接市电及冷却水,加热头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的原理使被加热物件产生热量,维修者可以手持加热头对车辆的金属构件进行加热。现有的加热头存在以下缺陷:事故车辆的变形处的材料不同,其耐热程度也不一样,若采用现有的加热头对耐热程度低的材料进行直接加热,容易导致变形处过热而损伤,例如铝板的熔点低,容易过热而融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加热头,用于解决现有加热头容易导致耐热程度不同的变形处损伤的问题。本技术的内容如下:一种加热头,包括把手和头部,所述把手的一端连接有软管,所述把手的另一端与所述头部连接,所述头部上安装有加热块和隔座,所述隔座用于在所述加热块与被加热物件之间产生预设的间隔。优选的,所述隔座包括分隔部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分隔部两侧的连接部,每个所述连接部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一凸缘,两个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分隔部形成导槽。优选的,所述头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进水管、出水管和加热座,所述加热块安装在所述加热座上,所述加热座上设置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凸缘配合,用于套接所述隔座。优选的,所述第一凸缘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隔座的安装位置。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凸缘垂直连接,且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凸缘的拐角处设置有用于消除圆角的通孔。优选的,所述隔座一体成型。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高频加热水冷机,用于解决现有加热头容易导致耐热程度不同的变形处损伤的问题。一种高频加热水冷机,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主机和加热头,所述加热头采用上述的加热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根据电磁感应加热的特点,加热头距离被加热物件的距离越近,被加热物件就越容易产生热量,当距离稍远时,被加热物件产生的热量机会迅速减少,隔座用于使加热头与不耐高温的被加热物件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从而使被加热物件不会因产生过大的热量而损伤。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高频加热水冷机的结构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头的爆炸视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头的结构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隔座的结构图1;图5所示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隔座的结构图2。具体实施方式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频加热水冷机,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主机1和加热头2,主机1可参照现有技术。请参照图2、图3和图5,加热头2,包括把手21和头部22,把手21的一端连接有软管23,把手21的另一端与头部22连接,头部22上安装有加热块24和隔座25,加热块24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硅钢片等材料制成,根据电磁感应加热的特点,加热头2距离被加热物件的距离越近,被加热物件就越容易产生热量,当距离稍远时,被加热物件产生的热量就会迅速减少,隔座25用于使加热头2与不耐高温的被加热物件之间留有预设间隙,从而使被加热物件不会因产生过大的热量而损伤。请参照图4和图5,隔座25包括分隔部251以及分别设置在分隔部251两侧的连接部252,分隔部251的厚度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定,该厚度为加热块24与被加热物件之间的间隙。每个连接部252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一凸缘253,第一凸缘253配合下述的第二凸缘224,实现隔座25的套接,两个连接部252和分隔部251形成导槽254,导槽254用于容纳下述的加热座223并起套接导向作用。请参照图5,头部22包括加热块24以及连接在一起的进水管221、出水管222和加热座223,加热座223内设置有水流通道,进水管221、出水管222和水流通道组成水冷通道,水冷通道用于对加热块24进行散热。加热块24安装在加热座223上,加热座223上设置有第二凸缘224,第二凸缘224与连接部252、第一凸缘253配合,用于套接隔座25,在加热不耐高温物件前,将隔座25套接在加热座223上即可完成安装,操作简单便捷。请参照图6,第一凸缘25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255,限位部255用于限制隔座25的安装位置。进一步的,限位部255与第一凸缘253垂直连接,在现有的加工工艺中,限位部255与第一凸缘253的拐角处不能加工出直角,而只能加工出圆角,为了使限位部255更加贴近加热座223,限位部255与第一凸缘253的拐角处设置有用于消除圆角的通孔256,从而减小整个加热头2的长度。为了便于加工以及降低生产成本,隔座25一体成型。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其技术方案和/或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头,包括把手(21)和头部(22),所述把手(21)的一端连接有软管(23),所述把手(21)的另一端与所述头部(2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22)上安装有加热块(24)和隔座(25),所述隔座(25)用于在所述加热块(24)与被加热物件之间产生预设的间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头,包括把手(21)和头部(22),所述把手(21)的一端连接有软管(23),所述把手(21)的另一端与所述头部(2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22)上安装有加热块(24)和隔座(25),所述隔座(25)用于在所述加热块(24)与被加热物件之间产生预设的间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座(25)包括分隔部(25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分隔部(251)两侧的连接部(252),每个所述连接部(252)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一凸缘(253),两个所述连接部(252)和所述分隔部(251)形成导槽(25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22)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进水管(221)、出水管(222)和加热座(223),所述加热块(24)安装在所述加热座(223)上,所述加热座(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侠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松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