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工套管压力试验机,属于电工套管检测设备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两个支杆,两个支杆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支杆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板,底座上且位于升降板的下方设置有千斤顶,千斤顶的驱动端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支杆上还设置有用于朝试样施加压力的压力机构,升降板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板,升降板上且位于两个固定板所在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与两个支杆所在的直线方向平行,两个固定板上均设置有滑动连接滑槽内的滑块,升降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固定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固定试样的效果。
A kind of electric casing pressure tes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工套管压力试验机
本技术涉及电工套管检测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工套管压力试验机。
技术介绍
电工套管即穿线管,是一种白色的硬质PVC线管,主要用于穿设电线,其具有防腐蚀、防漏电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需要穿设电线的场合,在电工套管出厂前,需要对其进行压力检测,以保证其抗压强度符合要求,而此时便需要用到电工套管压力试验机。如图4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电工套管压力试验机,其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两个支杆2,两个支杆2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板3,底座1上位于升降板3的下方设置有千斤顶4,两个支杆2远离底座1的端部设置有支撑板5,支撑板5上朝向升降板3滑动连接有压杆51,压杆51远离支撑板5的端部上设置有压头52,支撑板5上位于支撑板5的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座53,支撑座53上铰接设置有平衡杆54,平衡杆5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平衡锤55和砝码盘56,平衡杆54与压杆51的上端抵接设置,压杆51上设置有固定杆57,固定杆57远离抵接杆34的端部上可拆卸连接有千分表58,升降板3上设置有可与千分表58的表头抵接的抵接杆34。其工作原理是:将试样置于升降板3上,并在试样上设置一个正方体钢块,利用千斤顶4朝上移动升降板3,直至正方体钢块与压头52抵接,然后将千分表58置于固定杆57上,使千分表58的表头与抵接杆34的端部抵接,再在砝码盘56上加上一定的砝码,此时平衡杆54便会对压杆51产生压力,从而使试样受到压力,试样收到压力后管径会变化,进而使得千分表58的位置变化,从而使得千分表58的指针发生摆动,而根据千分表58的读数便可以推算出试样的抗压强度。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放置试样时,还需要放置一个钢块在试样上,但是由于试样为管状物体,极容易发生滚动,需要工作人员同时固定钢块与试样,可工作人员还要同时利用千斤顶移动升降板,因此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固定试样的电工套管压力试验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工套管压力试验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个支杆,两个支杆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支杆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底座上且位于升降板的下方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驱动端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杆上还设置有用于朝试样施加压力的压力机构,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升降板上且位于两个固定板所在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两个支杆所在的直线方向平行,两个固定板上均设置有滑动连接滑槽内的滑块,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固定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电工套管压力试验机时,首先将试样置于升降板上,并使试样位于两个固定板之间,利用驱动装置驱动两个固定板相互靠近,直至两个固定板抵接至试样上,从而将试样的位置固定,然后工作人员便可以将钢块置于试样上,并同时利用千斤顶朝上移动升降板,使压力机构与钢块抵接,再利用驱动装置驱动两个固定板相互远离,使固定板与试样脱离接触,以防止固定板对试样的变形造成影响,随后检测人员便可以利用压力机构对试样施压并对试样的抗压强度进行测定,过程中利用固定板初步固定了试样的位置,从而使得检测人员在固定钢块位置时无需再固定试样的位置,从而使得电工套管压力试验机的使用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滑槽内的双向丝杠,所述双向丝杠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双向丝杠的一端贯穿滑槽设置,两个所述滑块分别螺纹套设于双向丝杠的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双向丝杠,此时由于两个滑块位于滑槽内,双向丝杠不能带动滑块转动,且两个滑块分别螺纹连接于双向丝杠的两端,因此两个滑块会在双向丝杠上相互靠近或远离,两个滑块再带动两个固定板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固定或松懈试样,且双向丝杠具有自锁性,在停止转动后,两个滑块的位置就会固定,使得固定板可以更好地固定试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T”形,两个所述滑块均与“T”形的滑槽配合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滑槽和滑块的形状设置为“T”形,可以阻止滑块脱离滑槽,从而使得固定板可以更好地连接在升降板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一侧所述支杆上滑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与支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横杆朝向另一侧支杆延伸设置,所述横杆远离支杆的端部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钢块的固定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钢块与试样时,可以先将钢块置于固定架内,然后通过在支杆上滑动横杆即可改变钢块的高度,在固定钢块至试样上时,只需滑动横杆移动钢块将钢块置于试样上即可,无需人手去扶持钢块,使得钢块的固定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架包括设置在横杆上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长度方向与横杆垂直且水平设置,所述固定管内滑动插接有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固定管的端部设置有夹持板,两个伸缩杆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伸缩杆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钢块时,使两个伸缩杆同时朝固定管外移动,使两个夹持板相互远离,同时带动弹簧拉伸,随后将钢块置于两个夹持板之间,弹簧拉伸产生的弹性会对两个伸缩杆产生拉力,从而将钢块固定于两个夹持板之间,如此便实现了钢块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远离固定架的端部上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滑动套设于支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环可以带动横杆在支杆上沿着支杆的长度方向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且位于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人员可以通过把手更方便地移动电工套管压力试验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向丝杠位于滑槽外的一端同轴连接有转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人员可以通过转柄更方便地转动双向丝杠。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升降板设置两个固定板,并在升降板上开设滑槽供两个固定板滑动,再利用驱动装置来驱动两个固定板相互靠近或远离,而在检测试样时,则可以利用两个固定板来固定试样,使得检测人员可以更方便地去放置钢块和操作千斤顶;2.通过在一侧支杆上设置横杆,在横杆上设置有固定架来固定钢块,使得检测人员在固定钢块和试样时无需用手扶持,进一步提高电工套管压力试验机使用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展示升降板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展示固定架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把手;2、支杆;21、横杆;211、套环;22、固定架;221、固定管;222、伸缩杆;223、夹持板;224、弹簧;3、升降板;31、固定板;311、滑块;32、滑槽;33、双向丝杠;331、转柄;34、抵接杆;4、千斤顶;5、支撑板;51、压杆;52、压头;53、支撑座;54、平衡杆;55、平衡锤;56、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工套管压力试验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两个支杆(2),两个支杆(2)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支杆(2)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板(3),所述底座(1)上且位于升降板(3)的下方设置有千斤顶(4),所述千斤顶(4)的驱动端与升降板(3)固定连接,所述支杆(2)上还设置有用于朝试样施加压力的压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3)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板(31),所述升降板(3)上且位于两个固定板(31)所在的位置开设有滑槽(32),所述滑槽(32)的长度方向与两个支杆(2)所在的直线方向平行,两个固定板(31)上均设置有滑动连接滑槽(32)内的滑块(311),所述升降板(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固定板(31)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工套管压力试验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两个支杆(2),两个支杆(2)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支杆(2)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板(3),所述底座(1)上且位于升降板(3)的下方设置有千斤顶(4),所述千斤顶(4)的驱动端与升降板(3)固定连接,所述支杆(2)上还设置有用于朝试样施加压力的压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3)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板(31),所述升降板(3)上且位于两个固定板(31)所在的位置开设有滑槽(32),所述滑槽(32)的长度方向与两个支杆(2)所在的直线方向平行,两个固定板(31)上均设置有滑动连接滑槽(32)内的滑块(311),所述升降板(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固定板(31)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工套管压力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滑槽(32)内的双向丝杠(33),所述双向丝杠(33)沿着滑槽(3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双向丝杠(33)的一端贯穿滑槽(32)设置,两个所述滑块(311)分别螺纹套设于双向丝杠(33)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工套管压力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2)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T”形,两个所述滑块(311)均与“T”形的滑槽(32)配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化军,蒋聪明,王若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朝阳公路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