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器,包括:旋流主体、连接接头和连接部。旋流主体形成为圆柱筒形,旋流主体内设有旋流腔,旋流主体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旋流腔相连通的进料口,进料接头内设有进料通道,进料接头与旋流主体的外周壁相连且进料通道与进料口相连通,连接部设在旋流主体的外周壁上且邻近进料口设置,连接部形成为圆弧形并相对旋流主体的外周壁向外延伸,连接部分别与进料接头和旋流主体的外周壁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流器,通过设置连接部,连接部可以增大进料接头与旋流主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使进料接头与旋流主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牢固。因此还可以适当延长进料接头的延伸长度,从而还可以提升旋流器的旋流效果。
Hydrocycl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流器
本技术涉及旋流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流器。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提升旋流器的耐磨性能,采用SiC陶瓷材料进行制作旋流器。但是,旋流器的进料接头与旋流主体之间采用粘接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由于旋流主体为圆柱形,进料接头与旋流器之间的连接面积较小,从而严重影响了进料接头与旋流器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大大缩短了旋流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旋流器,所述旋流器具有结构牢固性能高的优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旋流器,所述旋流器为SiC陶瓷材料件,所述旋流器包括:旋流主体,所述旋流主体形成为圆柱筒形,所述旋流主体内设有旋流腔,所述旋流主体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旋流腔相连通的进料口;进料接头,所述进料接头内设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接头与所述旋流主体的外周壁相连且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进料口相连通;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在所述旋流主体的外周壁上且邻近所述进料口设置,所述连接部形成为圆弧形相对所述旋流主体的外周壁向外延伸,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进料接头和所述旋流主体的外周壁相连。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旋流器,通过在其旋流主体的外周壁上设置连接部,连接部可以增大进料接头与旋流主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使进料接头与旋流主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牢固。而且,由于进料接头与旋流主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牢固性能较高,由此可以适当延长进料接头的延伸长度,从而还可以提升旋流器的旋流效果。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旋流主体形成为一体成型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部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旋流主体的曲率半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圆心与所述旋流主体的圆心不重合。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所述进料接头和所述旋流主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导圆角。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进料接头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圆角。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圆角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导圆角的半径。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沿物料的进料方向,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先增大后减小。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部沿所述旋流主体的周向方向上的延伸角度与所述旋流主体沿其周向方向上的延伸角度之间的比值为1/8-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旋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旋流器的竖直截面图;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B圈示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旋流器100,旋流主体1,旋流腔1a,进料口11,进料接头2,进料通道2a,连接部3,第一导圆角4,第二导圆角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旋流器100。其中,旋流器100可以为SiC陶瓷材料件,SiC陶瓷材料具有很强的耐磨性能,由此可以延长旋流器100的使用寿命。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旋流器100,包括:旋流主体1、连接接头和连接部3。其中,旋流主体1可以形成为圆柱筒形,旋流主体1内可以设有旋流腔1a,旋流主体1的外周壁上可以设有与旋流腔1a相连通的进料口11。进料接头2内设有进料通道2a,进料接头2可以与旋流主体1的外周壁相连且进料通道2a可以与进料口11相连通。具体而言,当旋流器100工作时,物料可以通过进料接头2和进料口11进入到旋流腔1a内,物料在旋流腔1a内进行螺旋流通,在此过程中可以对物料进行分类、筛选等,最后物料可以从旋流腔1a内流出。如图3所示,连接部3可以设在旋流主体1的外周壁上且连接部3邻近进料口11设置,连接部3形成为圆弧形并相对旋流主体1的外周壁向外延伸,连接部3可以分别与进料接头2和旋流主体1的外周壁相连。圆弧形的连接部3可以减小物料的流通阻力,从而可以提升旋流器100的工作效率。连接部3可以对进料接头2和旋流主体1的连接处进行加厚,由此可以增大进料接头2与旋流主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使进料接头2与旋流主体1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牢固。而且,由于进料接头2与旋流主体1之间的连接结构牢固性能较高,由此可以适当延长进料接头2的延伸长度,从而还可以提升旋流器100的旋流效果。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旋流器100,通过在其旋流主体1的外周壁上设置连接部3,连接部3可以增大进料接头2与旋流主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使进料接头2与旋流主体1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牢固。而且,由于进料接头2与旋流主体1之间的连接结构牢固性能较高,由此可以适当延长进料接头2的延伸长度,从而还可以提升旋流器100的旋流效果。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连接部3与旋流主体1可以形成为一体成型件,由此可以使旋流器100的结构设计更加简单,提升旋流器100的装配效率。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连接部3的设置方式并不仅限于此。例如,连接部3也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与旋流主体1相连。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连接部3的曲率半径可以小于旋流主体1的曲率半径,由此可以方便对连接部3进行加厚,从而可以增大进料接头2与旋流主体1之间的连接面积,可以提升旋流器100的结构牢固性能。进一步地,连接部3的圆心与旋流主体1的圆心不重合。如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3、进料接头2和旋流主体1的连接处可以设有第一导圆角4,由此可以实现连接部3、进料接头2和旋流主体1之间的平滑连接,可以提升旋流器100的结构牢固性能。如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3的远离进料接头2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圆角5,由此可以减小连接部3对物料产生的流通阻力,从而可以提升旋流器100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地,第一导圆角4的半径可以大于第二导圆角5的半径,由此可以同时确保旋流器100的结构牢固性能和工作效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连接部3沿旋流主体1的周向方向上的延伸角度与旋流主体1沿其周向方向上的延伸角度之间的比值可以为1/8-1/7。可以理解的是,当连接部3沿旋流主体1的周向方向上的延伸角度与旋流主体1沿其周向方向上的延伸角度之间的比值太小时,进料接头2与旋流主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太小,从而会降低进料接头2与旋流主体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能。当连接部3沿旋流主体1的周向方向上的延伸角度与旋流主体1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为SiC陶瓷材料件,所述旋流器包括:/n旋流主体,所述旋流主体形成为圆柱筒形,所述旋流主体内设有旋流腔,所述旋流主体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旋流腔相连通的进料口;/n进料接头,所述进料接头内设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接头与所述旋流主体的外周壁相连且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进料口相连通;及/n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在所述旋流主体的外周壁上且邻近所述进料口设置,所述连接部形成为圆弧形并相对所述旋流主体的外周壁向外延伸,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进料接头和所述旋流主体的外周壁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为SiC陶瓷材料件,所述旋流器包括:
旋流主体,所述旋流主体形成为圆柱筒形,所述旋流主体内设有旋流腔,所述旋流主体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旋流腔相连通的进料口;
进料接头,所述进料接头内设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接头与所述旋流主体的外周壁相连且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进料口相连通;及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在所述旋流主体的外周壁上且邻近所述进料口设置,所述连接部形成为圆弧形并相对所述旋流主体的外周壁向外延伸,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进料接头和所述旋流主体的外周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旋流主体形成为一体成型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旋流主体的曲率半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新,李冰,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致达特种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