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47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风分离器,其结构包括入风口、出风口、装置上盖、旋风通道、灰尘剥离器、灰尘出口限制门、积灰仓以及装置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有灰尘剥离器,该灰尘剥离器可以将旋风分离器的装置外壳内侧壁上的顽固灰尘给铲除,保证旋风分离器的装置外壳内侧壁的清洁,避免灰尘堆积使设备损坏,同时,积灰仓的仓底采用斜面设计,使积灰仓内的积灰始终受到倾斜向下的力,便于在清灰时轻松去除,保证积灰仓除灰和清洁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较市面上的同类产品,具有更加不易积灰的有益效果。

cyclone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风分离器
本技术属于工业分离设备
;具体是一种旋风分离器。
技术介绍
旋风分离器,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气流中固体颗粒或液滴的设备。其原理为靠气流切向引入造成的旋转运动,使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甩向外壁面分开。是工业上应用很广的一种分离设备。然而传统的旋风分离器,仅仅设有积灰仓,该积灰仓只能收集由旋风分离器中脱落的灰尘,无法将旋风分离器内壁上的灰尘铲除,这就导致,当传统的旋风分离器在长时间使用时,灰尘会堆积到旋风分离器的侧壁上,无法脱落清理,从而导致旋风分离器内部结构变化,无法形成气旋,导致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风分离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旋风分离器,包括入风口、出风口、装置上盖、旋风通道、灰尘剥离器、灰尘出口限制门、积灰仓以及装置外壳,所述出风口设于装置上盖上,所述装置上盖设于装置外壳上端,所述积灰仓设于装置外壳下端,所述积灰仓侧面设有灰尘出口限制门,所述入风口设于装置外壳外侧上端侧面,所述旋风通道设于装置外壳内侧上端,且固定于装置外壳内侧壁上,所述旋风通道一端穿透装置外壳与入风口连接,所述灰尘剥离器设于装置外壳内部,所述灰尘剥离器固定于积灰仓内。进一步地,所述入风口处安装有风机。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为空心圆柱体,其内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均匀布置有通风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设于通风孔中间,所述转动轴承套于灰尘剥离器上端。进一步地,所述装置上盖为圆柱形,其中间设有透风口,所述透风口上安装有出风口,所述装置上盖下端与装置外壳接触位置设有凹槽。进一步地,所述旋风通道为螺旋空心通道,其一端连接入风口,另一端沿着装置外壳内侧壁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灰尘剥离器包括剥离转动轴、刀口连接杆、剥离刀、剥离电机以及电机固定架,所述剥离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于积灰仓内侧下端面上,所述剥离转动轴下端连接剥离电机输出轴承,所述剥离转动轴上端固定于出风口转动轴承上,所述剥离刀通过刀口连接杆于剥离转动轴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架上端设有疏灰挡板,所述疏灰挡板覆盖于剥离电机上;所述剥离刀设有三只,均匀设于剥离转动轴上,且刀口紧贴装置外壳内侧壁。进一步地,所述灰尘出口限制门通过铰链固定于积灰仓侧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积灰仓为空心圆柱型,其上端连接装置外壳,所述积灰仓内侧底面为倾斜面,倾斜方向为灰尘出口限制门方向。进一步地,装置外壳为倒置的圆台型,其下端连接积灰仓,上端与装置上盖接触位置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装置上盖下端凹槽相配合,凹槽凸台配合位置设有密封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安装有灰尘剥离器,该灰尘剥离器可以将旋风分离器的装置外壳内侧壁上的顽固灰尘给铲除,保证旋风分离器的装置外壳内侧壁的清洁,避免灰尘堆积使设备损坏,同时,积灰仓的仓底采用斜面设计,使积灰仓内的积灰始终受到倾斜向下的力,便于在清灰时轻松去除,保证积灰仓除灰和清洁的便利性,本技术相比较市面上的同类产品,具有更加不易积灰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旋风分离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旋风分离器的灰尘剥离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旋风分离器的总体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3所示,一种旋风分离器,包括入风口1、出风口2、装置上盖3、旋风通道4、灰尘剥离器5、灰尘出口限制门6、积灰仓7以及装置外壳8,出风口2设于装置上盖3上。装置上盖3设于装置外壳8上端,积灰仓7设于装置外壳8下端,积灰仓7侧面设有灰尘出口限制门6,入风口1设于装置外壳8外侧上端侧面,旋风通道4设于装置外壳8内侧上端,且固定于装置外壳8内侧壁上,旋风通道4一端穿透装置外壳8与入风口1连接,灰尘剥离器5设于装置外壳8内部,灰尘剥离器5固定于积灰仓7内。入风口1处安装有风机。优选地,出风口2为空心圆柱体,其内部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均匀布置有通风孔,固定板上设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设于通风孔中间,转动轴承套于灰尘剥离器5上端。优选地,装置上盖3为圆柱形,其中间设有透风口,透风口上安装有出风口2,装置上盖3下端与装置外壳8接触位置设有凹槽。优选地,旋风通道4为螺旋空心通道,其一端连接入风口1,另一端沿着装置外壳8内侧壁布置。如图2所示,灰尘剥离器5包括剥离转动轴51、刀口连接杆52、剥离刀53、剥离电机54以及电机固定架55,剥离电机54通过电机固定架55固定于积灰仓7内侧下端面上,剥离转动轴51下端连接剥离电机54输出轴承,剥离转动轴51上端固定于出风口2转动轴承上,剥离刀53通过刀口连接杆52于剥离转动轴51连接,电机固定架55上端设有疏灰挡板56,疏灰挡板56覆盖于剥离电机54上。优选地,剥离刀53设有三只,均匀设于剥离转动轴51上,且刀口紧贴装置外壳8内侧壁。灰尘出口限制门6通过铰链固定于积灰仓7侧面上。优选地,积灰仓7为空心圆柱型,其上端连接装置外壳8,积灰仓7内侧底面为倾斜面,倾斜方向为灰尘出口限制门6方向。优选地,装置外壳8为倒置的圆台型,其下端连接积灰仓7,上端与装置上盖3接触位置设有凸台,凸台与装置上盖3下端凹槽相配合,凹槽凸台配合位置设有密封圈。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风机启动,气体由入风口1进入,进过旋风通道4,形成螺旋气旋沿着装置外壳8内侧壁向下移动。气体中的液体和尘土被离心力作用甩入装置外壳8的内侧壁上,此时到达底部的进过过滤的气体形成二次涡流,由中心向上移动,到达出风口2后排出,同时剥离电机54转动,带动剥离转动轴51转动,使剥离刀53沿着装置外壳8内侧壁转动从而使粘附在装置外壳8内侧壁上的灰尘和水滴铲下,经过装置外壳8的侧壁到达积灰仓7中,当积灰仓7满时,打开灰尘出口限制门6,灰尘会在积灰仓7的斜底上由灰尘出口限制门6滑出。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入风口(1)、出风口(2)、装置上盖(3)、旋风通道(4)、灰尘剥离器(5)、灰尘出口限制门(6)、积灰仓(7)以及装置外壳(8),其中:/n所述出风口(2)设于装置上盖(3)上;/n所述装置上盖(3)设于装置外壳(8)上端;/n所述积灰仓(7)设于装置外壳(8)下端;/n所述积灰仓(7)侧面设有灰尘出口限制门(6);/n所述入风口(1)设于装置外壳(8)外侧上端侧面;/n所述旋风通道(4)设于装置外壳(8)内侧上端,且固定于装置外壳(8)内侧壁上;/n所述旋风通道(4)一端穿透装置外壳(8)与入风口(1)连接;/n所述灰尘剥离器(5)设于装置外壳(8)内部,所述灰尘剥离器(5)固定于积灰仓(7)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入风口(1)、出风口(2)、装置上盖(3)、旋风通道(4)、灰尘剥离器(5)、灰尘出口限制门(6)、积灰仓(7)以及装置外壳(8),其中:
所述出风口(2)设于装置上盖(3)上;
所述装置上盖(3)设于装置外壳(8)上端;
所述积灰仓(7)设于装置外壳(8)下端;
所述积灰仓(7)侧面设有灰尘出口限制门(6);
所述入风口(1)设于装置外壳(8)外侧上端侧面;
所述旋风通道(4)设于装置外壳(8)内侧上端,且固定于装置外壳(8)内侧壁上;
所述旋风通道(4)一端穿透装置外壳(8)与入风口(1)连接;
所述灰尘剥离器(5)设于装置外壳(8)内部,所述灰尘剥离器(5)固定于积灰仓(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口(1)处安装有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为空心圆柱体,其内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均匀布置有通风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设于通风孔中间,所述转动轴承套于灰尘剥离器(5)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上盖(3)为圆柱形,其中间设有透风口,所述透风口上安装有出风口(2),所述装置上盖(3)下端与装置外壳(8)接触位置设有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通道(4)为螺旋空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民吴安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