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齿轮传动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1742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3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化硅齿轮传动管,它属于碳化硅技术领域,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两端安装有驱动结构,所述管体与驱动结构均采用碳化硅材料一体化加工成型;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沿所述管体外侧壁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卡齿,所述卡齿沿所述管体外侧壁的母线方向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碳化硅,具体涉及一种碳化硅齿轮传动管


技术介绍

1、机械设备小型化、轻量化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兼顾产品性能质量和低本高效生产,是所有设备制造商必须重视的问题,但是由于传动轴多为实心的金属棒,整体重量较重,无法满足轻质化的需求,且传动轴与传动齿轮多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安装,极大地影响了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碳化硅齿轮传动管,利用中空结构的管体代替传动轴进行动力的输送,可有效降低整体的重量,有利于实现传动管的轻质化加工,同时管体与卡齿采用黏结后烧结的方式一体成型,既可以提高管体与卡齿之间的结构强度,又可有效降低加工难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碳化硅齿轮传动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两端安装有驱动结构,所述管体与驱动结构均采用碳化硅材料一体化加工成型;

4、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沿所述管体外侧壁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卡齿,所述卡齿沿所述管体外侧壁的母线方向分布。

5、优选的,所述卡齿设为长条状,所述卡齿与管体外侧面之间设为圆角过渡连接。

6、优选的,所述管体两端到对应所述驱动结构的所述卡齿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小于所述卡齿长度的1/5。

7、优选的,所述卡齿远离所述管体的端面与对应侧面之间均采用45°倒角过渡连接。

8、优选的,所述管体与卡齿之间设为粘接后烧结成型。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0、1、本技术中利用中空结构的管体代替传动轴进行动力的输送,可有效降低整体的重量,有利于实现传动管的轻质化加工;

11、2、本技术中管体与卡齿采用黏结后烧结的方式一体成型,既可以提高管体与卡齿之间的结构强度,又可有效降低加工难度,同时采用碳化硅材料可提高结构强度与耐磨性能,可提高卡齿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硅齿轮传动管,其特征是,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两端安装有驱动结构,所述管体与驱动结构均采用碳化硅材料一体化加工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齿轮传动管,其特征是,所述卡齿设为长条状,所述卡齿与管体外侧面之间设为圆角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化硅齿轮传动管,其特征是,所述管体两端到对应所述驱动结构的所述卡齿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小于所述卡齿长度的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齿轮传动管,其特征是,所述卡齿远离所述管体的端面与对应侧面之间均采用45°倒角过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齿轮传动管,其特征是,所述管体与卡齿之间设为粘接后烧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齿轮传动管,其特征是,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两端安装有驱动结构,所述管体与驱动结构均采用碳化硅材料一体化加工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齿轮传动管,其特征是,所述卡齿设为长条状,所述卡齿与管体外侧面之间设为圆角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化硅齿轮传动管,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新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致达特种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