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无隔板双层辊道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31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无隔板双层辊道窑,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排烟区、预热区、烧成区、急冷区、缓冷区、尾冷区,所述排烟区、预热区、烧成区、急冷区、缓冷区、尾冷区内均设置有腔体,每个所述腔体由上至下均设置有上层输送辊道、下层输送辊道,所述烧成区的腔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燃烧控制组、第二燃烧控制组、第三燃烧控制组,所述第一燃烧控制组设置于所述上层输送辊道的上方,所述第二燃烧控制组设置于所述上层输送辊道与所述下层输送辊道之间,所述第三燃烧控制组设置于所述下层输送辊道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窑内没有分隔层,利用一条窑的区域制造出两条窑的产量,大幅提高烧成效率,提高热量利用率。

An energy-saving double layer roller kiln without clap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无隔板双层辊道窑
本技术涉及一种窑,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无隔板双层辊道窑。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土地日趋紧张、能源价格、人工费用上涨等因素的影响,陶瓷生产成本不断攀升,陶瓷企业急需一次性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的窑炉,以减轻制造成本、增强竞争能力。坯体进窑后在辊面处于自由运行状态,由于很难设置如陶瓷挡板这类的约束机构,在辊道窑的高温下会软化,使得窑炉难以无限加长,若太长,砖坯会撞墙造成堵窑事故;传输坯体的辊棒为两点支撑,承重、温差等限制了窑宽;陶瓷烧结的工艺特性也决定了必须有一定的烧成周期,不能无限加快。这些因素导致单层辊道窑难以满足陶瓷企业的上述需求,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双层辊道窑。双层与单层相比,在同样条件下,产量至少翻一倍,占地面积可减少50%以上,但人工、能源等费用却不会按比例增加。目前市面有极少数量的双层辊道窑,但普遍需要以隔层分开。隔层存在的问题:所占用的位置会增加层高,使墙体散热面积增大;隔层材料在升降温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热能,造成能源浪费;隔层的支撑梁在高温下长期受力,仅有两端固定,存在断裂、坍塌的可能;隔层材料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一种节能型无隔板双层辊道窑,不需要分隔层即可将辊道窑分成双层生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节能型无隔板双层辊道窑,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排烟区、预热区、烧成区、急冷区、缓冷区、尾冷区,所述排烟区、预热区、烧成区、急冷区、缓冷区、尾冷区内均设置有腔体,每个所述腔体由上至下均设置有上层输送辊道、下层输送辊道,所述烧成区的腔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燃烧控制组、第二燃烧控制组、第三燃烧控制组,所述第一燃烧控制组设置于所述上层输送辊道的上方,所述第二燃烧控制组设置于所述上层输送辊道与所述下层输送辊道之间,所述第三燃烧控制组设置于所述下层输送辊道的下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燃烧控制组、第二燃烧控制组、第三燃烧控制组均具有独立控温结构,所述独立控温结构包括燃气管道,独立控温结构还包括设在燃气管道上的手动阀、电磁阀、稳压阀、电动阀、烧嘴,烧嘴与燃气管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烧嘴设置于烧成区腔体的两侧壁,位于所述腔体一侧壁的第一燃烧控制组的烧嘴为第一烧嘴,位于所述腔体另一侧壁的第一燃烧控制组的烧嘴为第二烧嘴,所述第一烧嘴、第二烧嘴均位于所述上层输送辊道的上方并沿所述上层输送辊道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所有的所述第一烧嘴与所有的所述第二烧嘴在同一水平面上交错设置,所述第一烧嘴、第二烧嘴的端部设置有喷火孔,所述烧成区内设置有第一助燃风管,所述第一助燃风管通过管路与所有的所述第一烧嘴、第二烧嘴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腔体一侧壁的第二燃烧控制组的烧嘴为第三烧嘴,位于所述腔体另一侧壁的第二燃烧控制组的烧嘴为第四烧嘴,所述第三烧嘴、第四烧嘴均位于所述上层输送辊道与所述下层输送辊道之间,所述第三烧嘴、第四烧嘴均沿所述上层输送辊道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所有的所述第三烧嘴与所有的所述第四烧嘴在同一水平面上交错设置,所述第三烧嘴、第四烧嘴的端部与外侧壁均设置有喷火孔,所述烧成区内设置有第二助燃风管,所述第二助燃风管通过管路分别连接于所有的所述第三烧嘴、第四烧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腔体一侧壁的第三燃烧控制组的烧嘴为第五烧嘴,位于所述腔体另一侧壁的第三燃烧控制组的烧嘴为第六烧嘴,所述第五烧嘴、第六烧嘴位于所述下层输送辊道的下方并沿所述下层输送辊道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所有的所述第五烧嘴与所有的所述第六烧嘴在同一水平面上交错设置,所述第五烧嘴、第六烧嘴的端部设置有喷火孔,所述第二助燃风管通过管路分别连接于所有的所述第五烧嘴、第六烧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烟区的腔体内设置有排烟系统,所述排烟系统包括上支烟道、下支烟道、中间支烟道、下落管、烟气总管、排烟风机、烟囱,所述上支烟道设置于所述腔体一侧壁并位于所述上层输送辊道的上方,所述下支烟道设置于所述腔体一侧壁并位于所述下层输送辊道的下方,所述中间支烟道设置于所述腔体一侧壁并位于所述上层输送辊道与所述下层输送辊道之间,所述上支烟道、下支烟道、中间支烟道均通过所述下落管与所述烟气总管相互连通,所述烟气总管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排烟风机的进风口,所述排烟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烟囱,所述排烟风机设置有不少于一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烟区、预热区、烧成区、急冷区均包括窑体框架,每个所述窑体框架的内侧壁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侧壁棉板、侧壁轻质砖层,每个所述窑体框架的内底壁均设置有底壁轻质砖层,每个所述窑体框架的顶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吊钩,每个所述吊钩的底部设置有吊架,每个所述吊架的底侧卡接有吊轨,相邻的两个所述吊轨之间连接有顶壁中空板,所述顶壁中空板上设置有顶壁保温棉层,每个所述窑体框架内的所有的所述顶壁中空板形成保温顶面,所述侧壁轻质砖层、底壁轻质砖层、保温顶面围成所述腔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热区、烧成区、急冷区内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吊轨上均设置有定位轻质砖,两个所述定位轻质砖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挡火板,所述挡火板与所述定位轻质砖之间设置有密封棉,所述挡火板的底侧与所述上层输送辊道之间设置有烟气通道,所述预热区、烧成区、急冷区内的所述窑体框架顶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孔,至少一个调节孔内穿插有圆钢并将所述挡火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热区、烧成区、急冷区的腔体内设置有隔焰辊棒,所述隔焰辊棒设置于所述上层输送辊道与下层输送辊道之间,所述预热区、烧成区、急冷区的腔体侧壁上设置有不锈钢架,所述隔焰辊棒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有若干条,每条所述腔体的隔焰辊棒分别贯穿其所在的腔体并固定设置于该腔体的不锈钢架上,所述隔焰辊棒的两端内部均填充有棉塞,所述隔焰辊棒与所述挡火板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腔体的底壁设置有挡火墙,所述挡火墙的顶面设置有斜切面,所述挡火墙与所述隔焰辊棒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急冷区的腔体内设置有急冷组件,所述急冷组件包括上吹风管、中吹风管、下吹风管、进风管、供风机,所述上吹风管穿插于所述腔体的内侧壁并位于所述上层输送辊道的上方,所述中吹风管穿插于所述腔体的内侧壁并位于所述上层输送辊道与下层输送辊道之间,所述下吹风管穿插于所述腔体的内侧壁并位于所述下层输送辊道的下方,所述上吹风管、中吹风管、下吹风管均通过所述进风管连通于所述供风机的出风口,所述上吹风管的底侧、中吹风管的顶侧与底侧、下吹风管的顶侧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吹风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节能型无隔板双层辊道窑,该窑包括依次连接的排烟区、预热区、烧成区、急冷区、缓冷区、尾冷区,在每个区的腔体内设有上层输送辊道、下层输送辊道,上层输送辊道、下层输送辊道均可用于输送产品,为了减少两层输送辊道之间的温度干扰,在上层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无隔板双层辊道窑,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排烟区、预热区、烧成区、急冷区、缓冷区、尾冷区,所述排烟区、预热区、烧成区、急冷区、缓冷区、尾冷区内均设置有腔体,每个所述腔体由上至下均设置有上层输送辊道、下层输送辊道,所述烧成区的腔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燃烧控制组、第二燃烧控制组、第三燃烧控制组,所述第一燃烧控制组设置于所述上层输送辊道的上方,所述第二燃烧控制组设置于所述上层输送辊道与所述下层输送辊道之间,所述第三燃烧控制组设置于所述下层输送辊道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无隔板双层辊道窑,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排烟区、预热区、烧成区、急冷区、缓冷区、尾冷区,所述排烟区、预热区、烧成区、急冷区、缓冷区、尾冷区内均设置有腔体,每个所述腔体由上至下均设置有上层输送辊道、下层输送辊道,所述烧成区的腔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燃烧控制组、第二燃烧控制组、第三燃烧控制组,所述第一燃烧控制组设置于所述上层输送辊道的上方,所述第二燃烧控制组设置于所述上层输送辊道与所述下层输送辊道之间,所述第三燃烧控制组设置于所述下层输送辊道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无隔板双层辊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控制组、第二燃烧控制组、第三燃烧控制组均具有独立控温结构,所述独立控温结构包括燃气管道,独立控温结构还包括设在燃气管道上的手动阀、电磁阀、稳压阀、电动阀、烧嘴,烧嘴与燃气管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烧嘴设置于烧成区腔体的两侧壁,位于所述腔体一侧壁的第一燃烧控制组的烧嘴为第一烧嘴,位于所述腔体另一侧壁的第一燃烧控制组的烧嘴为第二烧嘴,所述第一烧嘴、第二烧嘴均位于所述上层输送辊道的上方并沿所述上层输送辊道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所有的所述第一烧嘴与所有的所述第二烧嘴在同一水平面上交错设置,所述第一烧嘴、第二烧嘴的端部设置有喷火孔,所述烧成区内设置有第一助燃风管,所述第一助燃风管通过管路与所有的所述第一烧嘴、第二烧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无隔板双层辊道窑,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腔体一侧壁的第二燃烧控制组的烧嘴为第三烧嘴,位于所述腔体另一侧壁的第二燃烧控制组的烧嘴为第四烧嘴,所述第三烧嘴、第四烧嘴均位于所述上层输送辊道与所述下层输送辊道之间,所述第三烧嘴、第四烧嘴均沿所述上层输送辊道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所有的所述第三烧嘴与所有的所述第四烧嘴在同一水平面上交错设置,所述第三烧嘴、第四烧嘴的端部与外侧壁均设置有喷火孔,所述烧成区内设置有第二助燃风管,所述第二助燃风管通过管路分别连接于所有的所述第三烧嘴、第四烧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无隔板双层辊道窑,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腔体一侧壁的第三燃烧控制组的烧嘴为第五烧嘴,位于所述腔体另一侧壁的第三燃烧控制组的烧嘴为第六烧嘴,所述第五烧嘴、第六烧嘴位于所述下层输送辊道的下方并沿所述下层输送辊道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所有的所述第五烧嘴与所有的所述第六烧嘴在同一水平面上交错设置,所述第五烧嘴、第六烧嘴的端部设置有喷火孔,所述第二助燃风管通过管路分别连接于所有的所述第五烧嘴、第六烧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无隔板双层辊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区的腔体内设置有排烟系统,所述排烟系统包括上支烟道、下支烟道、中间支烟道、下落管、烟气总管、排烟风机、烟囱,所述上支烟道设置于所述腔体一侧壁并位于所述上层输送辊道的上方,所述下支烟道设置于所述腔体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亮桂海军陈军荆海山陶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