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579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包括:窑体,所述窑体中空形成腔体;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设于所述腔体内,并与所述腔体的上壁面共同形成供风通道,所述供风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出风口,所述引流组件的下表面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供风通道连通;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与所述窑体连接,并设于所述进风口处。本技术能够实现腔体内部的对流,以提高传热效率,减少腔体内的温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加热结构,特别是一种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1、烧制陶瓷时,要求窑内空间的温差小,否则产品会出现色差、变形、开裂等缺陷,还要求窑内传热快,否则会延长烧成周期,造成产量低的情况,缺乏经济性。电窑中电加热的主要传热方式为传导和辐射,比如日用瓷、酒瓶、卫生陶瓷等,如果装载密度大,热量先辐射给四周的产品,然后再传导到中间的产品,这样传热效率就比较低。离发热装置近的,先受热,温度较高,离发热装置远的,温度较低,这样就会造成温差。电加热缺乏对流,在传热效率、温差控制等方面比燃气加热劣势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包括:

4、窑体,所述窑体中空形成腔体;

5、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设于所述腔体内,并与所述腔体的上壁面配合形成供风通道,所述供风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出风口,所述引流组件的下表面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供风通道连通;

6、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与所述窑体连接,并设于所述进风口处。

7、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在使用时,胚体放置在腔体内加热,搅拌组件能够将腔体内的热风向上抽到进风口处,热风进入供风通道,并沿供风通道流动,热风流动至供风通道两端的出风口处并回流至腔体中,形成腔体内的热风循环,并实现腔体内部的对流效果,从而提高腔体内的传热效率,有效地减少腔体中部和侧部之间的温差。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出风口前后错位布置。将两个出风口错位布置,使得供风通道错位出风,能够让供风通道内更容易形成对流,有利于提高传热效率。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还包括引导墙,所述引导墙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引导墙的上端与所述引流组件连接并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引导墙与所述腔体的内侧壁面配合形成引流腔,所述引流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引导墙的设置能够引导热风向下流动,避免热风在腔体的上部积聚,更有利于减少腔体内部的温差。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窑体包括内墙和外墙,所述内墙围设形成所述腔体,所述外墙设于所述内墙的外周,所述外墙的内壁面和所述内墙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夹层。夹层的设置能够减少腔体内的热量向外散出,从而保证腔体内的温度达到要求,减少烧制产品所需的周期,提高产品产量。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窑体还包括保温件,所述保温件设于所述夹层内。保温件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进一步地减少腔体内的热量向外散出,提高产品烧制效率。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组件包括驱动部件、叶轮和传动结构,所述驱动部件设于所述窑体的外侧,所述传动结构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叶轮设于所述进风口处。在驱动部件的作用下,叶轮旋转并能够将引流组件下方的热风向上抽入到供风通道内,使得热风沿供风通道向出风口流动至腔体的侧部,形成热风循环。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耐火层,所述耐火层设于所述叶轮的外侧,并与所述叶轮之间形成间隙。耐火层与叶轮之间具有少量间隙,便于叶轮正常旋转,让腔体内的高温气体通过叶轮抽出并形成一定风压,起到搅拌风的作用,而且,具有耐高温的性能。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结构包括链传动部件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和所述驱动部件通过所述链传动部件驱动连接,所述叶轮与所述传动轴的下端连接。通过链传动部件以及传动轴实现驱动部件和叶轮之间的动力传递,传动效率高。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组件包括吊板、吊轨和吊钩,所述吊钩的上端与所述腔体的上壁面连接,所述吊钩的下端与所述吊轨连接,所述吊板设于所述吊轨上并与所述腔体的上壁面共同形成所述供风通道。吊板和腔体的上壁面共同形成供风通道,并且,通过吊挂的方式安装吊板,能够减少引流组件的重量,便于安装。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钩的下端设有吊架,所述吊轨的上表面设有连接槽,所述吊架卡接于所述连接槽,所述吊轨的侧面设有卡槽,所述吊板卡接于所述卡槽。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吊轨、吊钩以及吊板之间的连接,更方便拆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出风口前后错位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还包括引导墙,所述引导墙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引导墙的上端与所述引流组件连接并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引导墙与所述腔体的内侧壁面配合形成引流腔,所述引流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包括内墙和外墙,所述内墙围设形成所述腔体,所述外墙设于所述内墙的外周,所述外墙的内壁面和所述内墙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夹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还包括保温件,所述保温件设于所述夹层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驱动部件、叶轮和传动结构,所述驱动部件设于所述窑体的外侧,所述传动结构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叶轮设于所述进风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耐火层,所述耐火层设于所述叶轮的外侧,并与所述叶轮之间形成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链传动部件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和所述驱动部件通过所述链传动部件驱动连接,所述叶轮与所述传动轴的下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组件包括吊板、吊轨和吊钩,所述吊钩的上端与所述腔体的上壁面连接,所述吊钩的下端与所述吊轨连接,所述吊板设于所述吊轨上并与所述腔体的上壁面共同形成所述供风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的下端设有吊架,所述吊轨的上表面设有连接槽,所述吊架卡接于所述连接槽,所述吊轨的侧面设有卡槽,所述吊板卡接于所述卡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出风口前后错位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还包括引导墙,所述引导墙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引导墙的上端与所述引流组件连接并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引导墙与所述腔体的内侧壁面配合形成引流腔,所述引流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包括内墙和外墙,所述内墙围设形成所述腔体,所述外墙设于所述内墙的外周,所述外墙的内壁面和所述内墙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夹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还包括保温件,所述保温件设于所述夹层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窑加热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驱动部件、叶轮和传动结构,所述驱动部件设于所述窑体的外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亮程希如曾磊陶志坚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