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聚合酶变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480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1:46
本公开在一些方面提供变体RNA聚合酶,其提高转录效率、同时减少在体外转录反应期间产生的双链RNA污染物和连缀转录物的数量的用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NA聚合酶变体(例如T7 RNA聚合酶变体)包含至具有高螺旋倾向性或限制主链灵活性以特异性匹配延伸复合物的灵活性的残基(例如丙氨酸)的突变。描述了C螺旋内的氨基酸取代,包括S43 A和G47 A,以及T7 RNA聚合酶的C接头区,以及C末端甘氨酸残基的添加。还描述了使用帽类似物的共转录方法。

RNA polymerase vari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RNA聚合酶变体相关申请本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2017年8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547,677、2018年2月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628,484,以及2018年3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638,684,2018年5月2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677,527的优先权,所述临时申请的每一者通过引用以其全文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体外转录(IVT)使用噬菌体DNA依赖性核糖核酸(RNA)聚合酶(例如SP6、T3和T7)合成模板指导的mRNA转录物。IVT反应中的问题可能导致完全失败(例如,未产生转录物)或转录物大小不正确(例如,比预期的短或长)。与IVT反应相关的具体问题包括例如在反应期间产生的流产性(截短)转录物、连缀转录物、polyA尾部变体/3′异质性、突变转录物和/或双链污染物。RNA聚合酶展现出三个转录阶段-起始、延伸和终止。在起始阶段期间,RNA聚合酶与特定启动子DNA序列结合,打开DNA双链体,并且将模板链送入活性位点中。例如,T7RNA聚合酶形成称为起始复合物的结构,该结构包括六螺旋束子结构域(启动子结合结构域),该六螺旋束子结构域与启动子相互作用以引发DNA双链体解链。当与启动子结合时,聚合酶产生许多2-12个核苷酸(nt)长的短(截短)转录物,这一过程通常称为流产性合成/起始。截短的RNA转录物不能通过RNA聚合酶转化为全长转录物,而成为在转录期间积聚的副产物。在转变到延伸阶段并释放启动子之后,聚合酶沿着DNA模板向下进行,从而产生全长RNA转录物。r>在延伸阶段期间,RNA聚合酶常常继续转录DNA,超过应该引发终止的点,从而产生比预期的RNA转录物更长的长度(“连缀转录物”)。例如,T7RNA聚合酶在从模板“掉落”之前将核苷酸添加到转录物的末端。研究表明,在体外由T7RNA聚合酶产生的转录物中超过70%是连缀转录物。在一些情况下,这些异常的RNA产物的长度是编码序列的两倍。由于连缀转录是随机的,因此在给定的IVT反应中,产物之间常常存在很大的3’异质性。这种3’异质性对于下游应用(诸如连接反应)是有问题的,这些下游应用依赖于确定长度和/或核苷酸组成的RNA转录物。
技术实现思路
在转录起始期间,RNA聚合酶平衡两个相反的阶段。聚合酶必须首先与启动子紧密缔合,足以允许两条DNA链(其中一条是模板链)解离并开始转录。聚合酶必须然后释放启动子并进入高度连续延伸阶段。这两个阶段之间的竞争导致产生流产性转录物。聚合酶反复尝试清除启动子,但无法克服过渡障碍并释放短(流产性)RNA产物。相反,聚合酶常常无法“逃离”DNA模板,从而产生具有3’异质性的RNA转录物群体。本文提供了变体RNA聚合酶,其增加了例如在体外转录(IVT)反应期间产生的转录效率和3’同质性、连缀转录物、双链污染物或其任何组合。在从起始转变到延伸期间,RNA聚合酶经历构象变化,从而需要氨基末端结构域(N末端结构域)的较大重排(参见例如Bandwar,RP等人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282,22879-22886(2009);Guillerez,J.等人ProcNationalAcadSci102,5958-5963(2005);Durniak,K.等人Science(NewYork,N.Y.)322,553(2008);和Tahirov,T.H.等人Nature420,43-50(2002),其每一者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在此N末端结构域内是“C螺旋”(例如,T7RNA聚合酶的氨基酸28-71)和“C接头”(例如,T7RNA聚合酶的氨基酸258-266),其各自含有子区域(分别为氨基酸42-47和257-262),所述子区域随着RNA聚合酶从起始复合物转变成延伸复合物经历从环结构到螺旋结构的构象变化(参见例如图10),从而消除启动子结合位点,扩大活性位点并为RNA转录物创建出口通道。C螺旋结构和/或C接头接头区的子区域突变可以通过增加延伸复合物相对于起始复合物的热力学稳定性驱动向延伸复合物的构象平衡。不受理论的束缚,还认为选择区域(诸如C螺旋结构和/或C接头接头区)中的突变可以改变聚合酶的出口通道在延伸期间与转录物相互作用的方式,从而导致转录错误(例如,连续转录物)显著减少。因此,本公开的变体聚合酶在C螺旋和/或C接头中包含(至少一个)突变,以驱动向延伸复合物的构象平衡。如本文所提供,N末端结构域中含有随着聚合酶从起始进行到延伸转变成螺旋结构的环结构的其他区域可以突变(点突变,称为取代),如本文所提供。此类环-至-螺旋区域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跨越T7RNA聚合酶的氨基酸55-73、164-169或176-187的区域(例如SEQIDNO:1),或与前述区域同源(例如,至少80%、至少90%、至少95%或至少98%相同)的其他单亚基RNA聚合酶的区域(参见例如,Cermakian,N.等人JMolEvol45,671-681(1997),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其他单亚基RNA聚合酶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T3RNA聚合酶、K11RNA聚合酶和SP6RNA聚合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NA聚合酶变体(例如T7RNA聚合酶变体)包含至具有高螺旋倾向性或限制主链灵活性以特异性匹配延伸复合物的灵活性的残基(例如丙氨酸)的突变。本文进一步提供了RNA聚合酶变体,其在聚合酶的C末端中包含至少一个额外的氨基酸。例如,T7RNA聚合酶变体可以在聚合酶的C末端中包含至少一个额外的氨基酸,诸如额外的甘氨酸(G)。令人惊讶的是,使用经修饰以在C末端“脚”区域(例如,在野生型T7RNAP的位置880-883处包含“FAFA”氨基酸的区域)中包含额外G的T7RNA聚合酶产生的RNA转录物群体展现出较低的3′异质性。例如,如图23所示,包含C末端甘氨酸(即FAFAG)的T7RNA聚合酶变体产生RNA转录物群体,其中至少85%的转录物在3′末端处是均质的。鉴于先前的研究已经表明,C末端添加/插入导致T7聚合酶功能丧失,因此此数据特别令人意外(GardnerLP等人Biochemistry36,2908-2918(1997)和GrossL等人JournalofMolecularBiology228,488-505(1992))。本文还提供了使用本文所述的T7RNA聚合酶变体(例如,T7RNA聚合酶变体G47A或G47A*C末端变体)在体外转录测定中用帽类似物(例如三核苷酸)对ssRNA(例如mRNA)共转录加帽的方法(共转录加帽方法)。有效的共转录加帽通常包括双链DNA(dsDNA)模板,该模板起始5′ATP和等摩尔浓度的NTP和三核苷酸的转录。在这些条件下,T7RNA聚合酶展现出的5′ATP起始活性大大降低。出乎意料的是,本文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存在GAG三核苷酸(例如,m7GpppA2′OMepG)的情况下,例如,T7RNA聚合酶对5′ATP的有限起始活性驱动三核苷酸而不是5′ATP的起始,从而产生共转录加帽的RNA产物。令人惊讶的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90%的所产生RNA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糖核酸(RNA)聚合酶变体,其相对于野生型RNA聚合酶包含氨基酸取代,所述氨基酸取代导致所述RNA聚合酶变体的环结构随着所述RNA聚合酶变体从起始复合物转变成延伸复合物经历向螺旋结构的构象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18 US 62/547,677;20180209 US 62/628,484;20181.一种核糖核酸(RNA)聚合酶变体,其相对于野生型RNA聚合酶包含氨基酸取代,所述氨基酸取代导致所述RNA聚合酶变体的环结构随着所述RNA聚合酶变体从起始复合物转变成延伸复合物经历向螺旋结构的构象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所述氨基酸取代相对于野生型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螺旋倾向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所述RNA聚合酶是T7RNA聚合酶。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所述环结构呈C螺旋结构。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所述环结构呈C接头结构。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所述氨基酸取代是高螺旋倾向性氨基酸取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所述高螺旋倾向性酸取代选自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谷氨酰胺和谷氨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所述高螺旋倾向性氨基酸取代是丙氨酸。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所述T7RNA聚合酶变体包含与SEQIDNO:1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所述T7RNA聚合酶包含与SEQIDNO:1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10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氨基酸序列经修饰以包含在选自E42、S43、Y44、E45、M46、G47、A255、R257、A258、G259、A260、L261以及A262的位置处的高螺旋倾向性氨基酸的氨基酸取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所述氨基酸取代包括S43A。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所述氨基酸取代包括G47A。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进一步包含额外的C末端氨基酸。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所述额外的C末端氨基酸包括甘氨酸(G)。


15.如权利要求11、13或14中任一项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所述RNA聚合酶变体包含SEQIDNO:108的氨基酸序列。


16.如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所述RNA聚合酶变体包含SEQIDNO:110的氨基酸序列。


17.一种核糖核酸(RNA)聚合酶变体,其相对于野生型RNA聚合酶包含额外的C末端氨基酸。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所述RNA聚合酶变体是T7RNA聚合酶变体。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所述RNA聚合酶变体与野生型T7RNA聚合酶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的同一性。


20.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所述RNA聚合酶变体相对于野生型T7RNA聚合酶包含氨基酸取代。


21.如权利要求17-20中任一项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包含两个额外的C末端氨基酸。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所述两个额外的C末端氨基酸包括相同类型的氨基酸或两个不同类型的氨基酸。


23.如权利要求17-22中任一项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包含1-5个或1-10个额外的C末端氨基酸。


24.一种RNA聚合酶变体,其包含C末端,所述C末端包含FAFAXn基序,其中X是任何氨基酸并且n是大于零的任何整数。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X是G或A。


26.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n是大于零的任何整数,任选地其中n是1、2、3、4或5。


27.一种RNA聚合酶变体,任选地T7RNA聚合酶变体,其包含C末端,所述C末端包含FAFAG基序。


28.一种RNA聚合酶变体,任选地T7RNA聚合酶变体,其包含C末端,所述C末端包含XAFAXn基序、FXFAXn基序、FAXAXn基序或FAFXXn基序,其中每个X是任何氨基酸,并且n是大于零的任何整数。


29.如权利要求17-28中任一项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进一步包含氨基酸取代。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所述氨基酸取代是选自野生型RNA聚合酶的E42、S43、Y44、E45、M46、G47、R257、A258、G259、A260、L261和A262的位置处的高螺旋倾向性氨基酸,任选地其中所述野生型RNA聚合酶包含SEQIDNO:1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IDNO:1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所述高螺旋倾向性氨基酸是丙氨酸。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其中所述氨基酸取代是S43A或G47A。


33.一种产生核糖核酸(RNA)的方法,其包括使DNA模板与如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所述的RNA聚合酶在导致产生RNA转录物的条件下接触。


34.一种进行体外转录(IVT)反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存在三磷酸核苷和缓冲液的情况下,使DNA模板与如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所述的RNA聚合酶在导致产生RNA转录物的条件下接触。


35.如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产生的所述RNA转录物在任选地以未纯化形式递送至细胞中时刺激相对于使用野生型RNA聚合酶所产生的RNA低至少50%的细胞因子应答。


36.如权利要求33-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产生的双链RNA(dsRNA)转录物的浓度相对于使用野生型聚合酶产生的dsRNA转录物低至少50%。


37.如权利要求33-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产生的RNA转录物的小于20%展现出3′异质性。


38.如权利要求33-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产生的RNA转录物的小于50%是双链污染物。


39.如权利要求33-3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产生的RNA转录物的小于50%是连缀RNA转录物。


40.如权利要求33-3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产生的全长RNA转录物的量比所述DNA模板的量大至少15倍。


41.如权利要求33-4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产生的双链污染物:全长RNA转录物的比率小于1∶1。


42.如权利要求33-4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产生的所述RNA转录物相对于所述DNA模板每100个核苷酸具有少于1个突变。


43.一种核酸,其编码如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


44.一种载体,其包含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核酸。


45.一种宿主细胞,其包含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核酸或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载体。


46.一种组合物或试剂盒,其包含如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所述的RNA聚合酶变体和任选地体外转录(IVT)试剂。


47.一种核糖核酸(RNA),任选地信使RNA(mRNA),其通过如权利要求33-4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产生。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RNA,其被配制在脂质纳米颗粒中,任选地其中所述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埃米·E·拉比多阿萨纳西奥斯·杜西斯干乍那·拉维钱德兰埃莉萨·霍伯特
申请(专利权)人:摩登纳特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