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限位组件及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限位装置
,尤其涉及到一种限位组件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械限位技术是保证机器人在发生意外情况时的安全保障技术,可以保护机器人本身不受更大的损坏,确保机器人在排除意外情况后还能正常工作,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操作人员不受更大的损伤。所以工业机器人的大部分关节都会有机械限位装置的设计,特别是那些需要在关节中穿电缆的结构。目前机械限位主要有以下方式:第一,单独挡块方式,两个挡块,第一挡块固定不动,第二挡块固定于旋转体上,当旋转体朝一方向旋转时,带动第二挡块同向旋转,旋转到第一挡块处并与其一侧碰撞形成此方向的限位;当旋转体朝另一个方向旋转时,带动第二挡块同向旋转,旋转到第一挡块处与其另一侧碰撞形成此方向的限位,由于第一挡块为实体有一定的厚度,所以两方向限位构成的角度是小于360°的。此方式结构简单,限位可靠,成本低,但限位角度小。第二,摇臂挡块方式,如图1所示,基座1上设有两个限位块4,两个限位块4成对称布置,限位块4中间有一个摆动挡块6可以绕基座1上的轴5做小范围摆动;旋转体2转动时,带动凸台3同步转动,推动摆动挡块6至一个限位块4一侧;旋转体2反向转动时,凸台3推动摆动挡块6至另一个限位块4一侧;该方式旋转体2的工作行程可以达到大于等于360°。此方式结构也比较简单,成本低,限位角度已经可以超过一周,对于限位要求最小360°的情况已经可以满足,但对于更大角度600°甚至更大的角度要求就无法适用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中空腔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中空腔体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旋转体;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n分别与所述旋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其中,所述第一挡块及所述第二挡块沿所述旋转体的轴向方向重叠或相错;/n设置在所述中空腔体侧壁上的容纳槽;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且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摆动挡块;所述摆动挡块上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第一挡块的第一凸起,以及用于阻挡所述第二挡块的第二凸起;其中;/n沿所述旋转体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二凸起相对的两个面分列在第一设定平面的两侧;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对的两个面分列在第二设定平面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设定平面及所述第二设定平面为垂直于所述旋转体的轴线的两个平行平面;/n所述第一凸起及所述第二凸起的夹角为设定夹角;且在所述第一凸起及第二凸起中其中的一个凸起与该凸起对应的挡块抵压接触时,另一凸起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且与所述容纳槽的侧壁抵压接触,且所述另一个凸起距离所述旋转体的侧壁的最小距离大于该凸起对应的挡块的端部到所述旋转体的侧壁的垂直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中空腔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中空腔体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旋转体;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分别与所述旋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其中,所述第一挡块及所述第二挡块沿所述旋转体的轴向方向重叠或相错;
设置在所述中空腔体侧壁上的容纳槽;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且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摆动挡块;所述摆动挡块上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第一挡块的第一凸起,以及用于阻挡所述第二挡块的第二凸起;其中;
沿所述旋转体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二凸起相对的两个面分列在第一设定平面的两侧;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对的两个面分列在第二设定平面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设定平面及所述第二设定平面为垂直于所述旋转体的轴线的两个平行平面;
所述第一凸起及所述第二凸起的夹角为设定夹角;且在所述第一凸起及第二凸起中其中的一个凸起与该凸起对应的挡块抵压接触时,另一凸起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且与所述容纳槽的侧壁抵压接触,且所述另一个凸起距离所述旋转体的侧壁的最小距离大于该凸起对应的挡块的端部到所述旋转体的侧壁的垂直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块可相对所述第二挡块移动并可锁定在设定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旋转体的轴线方向,所述旋转体的侧壁上环绕设置有两排卡槽;所述第一挡块卡装在其中一排卡槽中的一个卡槽内;所述第二挡块卡装在另一排卡槽中的一个卡槽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旋转体的轴线方向,所述旋转体的侧壁上环绕设置有两排螺纹孔,所述第一挡块与其中一排螺纹孔中的一个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挡块与另一排螺纹孔中的一个螺纹孔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组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欣奕华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