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向节转向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60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万向节转向轴,包括万向节、固定结构、减震结构和球笼连接轴,所述球笼连接轴一侧铰接有球叉连接轴,所述球笼连接轴和球叉连接轴铰接处的内部设置有万向节,所述万向节的两侧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杆和传动轴,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减震结构,且减震结构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减震结构,车辆在行驶在不平的路面时车轮发生跳动会给转向轴一个反作用力,反作用力在经过固定结构时,活动杆的上升会使第一缓冲弹簧进行压缩同时活动块对第二缓冲弹簧进行压缩,通过铰接杆传递给固定杆的反作用力会大大减弱,从而减小传递给方向盘的作用力,达到提高驾驶舒适性的目的。

A kind of universal joint steering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万向节转向轴
本技术涉及转向轴
,具体为一种万向节转向轴。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转向系统存在使得汽车能够自由的改变行驶方向,转向装置是汽车底盘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转向装置一般由方向盘、转向管柱、转向轴以及转向器等部件组成,其中转向轴连接于转向管柱和转向器之间,现今市场上的此类转向轴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传统的转向轴减震效果差,车辆行驶在不平路面上时会给转向装置一个方向作用力,影响驾驶舒适性;第二,传统的转向轴耐磨性能较差,在工作过程中,万向节内部的钢球在球笼和球叉处滚动时会有一定的摩擦,缩短万向节的使用寿命;第三,传统的转向轴很难拆卸,在内部单个部件损坏时需对整个转向轴进行更换,增加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万向节转向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转向轴减震效果差、耐磨性能较差和难拆卸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万向节转向轴,包括万向节、固定结构、减震结构和球笼连接轴,所述球笼连接轴一侧铰接有球叉连接轴,所述球笼连接轴和球叉连接轴铰接处的内部设置有万向节,所述万向节的两侧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杆和传动轴,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减震结构,且减震结构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和传动轴的一侧设置有花键。优选的,所述万向节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驱动杆、球叉、球笼、滚道、钢球和传动杆,驱动杆和传动杆分别焊接于固定结构的一侧,驱动杆的一侧设置有球叉,传动杆的一侧设置有球笼,球笼上设置有滚道,滚道的顶部设置有钢球,球笼和球叉的表面设置有铬镀层。优选的,所述球叉的底部设置有凹型槽,钢球的顶部处于凹型槽的内部,钢球在滚道和球叉间滚动,滚道和球叉的长度相同。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稳定弹簧、定位块、连接轴体和定位螺母,连接轴体焊接于驱动杆的一侧,连接轴体的两侧和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块,定位螺母设置于连接杆一侧的两端,稳定弹簧设置于连接杆一侧的内部,稳定弹簧的另一侧与连接轴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预留槽定位块,定位块和连接杆构成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减震结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固定杆、铰接杆、第一缓冲弹簧、活动块、第二缓冲弹簧和活动杆,固定杆固定于驱动轴一侧的内部,固定杆的底部铰接有铰接杆,铰接杆的底部铰接有活动块,活动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活动杆固定于连接杆内部的一侧,活动杆的顶部分别穿过活动杆和第二缓冲弹簧的内部,活动杆顶部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的顶部铰接于驱动轴一侧内部预留槽的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万向节转向轴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设置有减震结构,车辆在行驶在不平的路面时车轮发生跳动会给转向轴一个反作用力,反作用力在经过固定结构时,活动杆的上升会使第一缓冲弹簧进行压缩同时活动块对第二缓冲弹簧进行压缩,通过铰接杆传递给固定杆的反作用力会打减弱,从而减小传递给方向盘的作用力,达到提高驾驶舒适性的目的;(2)通过设置有铬镀层,因为钢球在滚道和球叉内滚动会有一定的磨损,所以滚道和球叉需要有耐磨的特性,所以在滚道和球叉的表面电镀铬进行耐磨,达到增加万向节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的目的;(3)通过设置有固定结构,当万向节出现故障时,可通过固定结构,将定位螺母用专用工具拧下,从连接杆和传动轴中将球笼连接轴和球叉连接轴取下,换新时通过定位块对安装的方向进行定位,稳定弹簧的压缩能增加连接轴体的安装稳定性,时固定结构在工作时更稳定,达到便于更换节约成本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万向节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结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减震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万向节;101、驱动杆;102、球笼;103、滚道;104、传动杆;105、球叉;106、钢球;2、固定结构;201、稳定弹簧;202、连接轴体;203、定位螺母;204、定位块;3、连接杆;4、减震结构;401、第一缓冲弹簧;402、固定杆;403、铰接杆;404、活动杆;405、活动块;406、第二缓冲弹簧;5、驱动轴;6、花键;7、球笼连接轴;8、球叉连接轴;9、传动轴;10、铬镀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万向节转向轴,包括万向节1、固定结构2、减震结构4和球笼连接轴7,球笼连接轴7一侧铰接有球叉连接轴8,球笼连接轴7和球叉连接轴8铰接处的内部设置有万向节1,万向节1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驱动杆101、球叉105、球笼102、滚道103、钢球106和传动杆104,驱动杆101和传动杆104分别焊接于固定结构2的一侧,驱动杆101的一侧设置有球叉105,传动杆104的一侧设置有球笼102,球笼102上设置有滚道103,滚道103的顶部设置有钢球106,球笼102和球叉105的表面设置有铬镀层10,球叉105的底部设置有凹型槽,钢球106的顶部处于凹型槽的内部,钢球106在滚道103和球叉105间滚动,滚道103和球叉105的长度相同;使用时,通过操控方向盘,带动万向节1工作,通过驱动杆101转动带动球叉105转动,球叉105转动带动钢球106在球笼102顶部的滚道103内进行滑动,从而带动传动杆104旋转,驱动杆101和传动杆104的等速旋转,从而将转向力矩传递给转向器带动车轮进行转向;万向节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结构2,固定结构2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稳定弹簧201、定位块204、连接轴体202和定位螺母203,连接轴体202焊接于驱动杆101的一侧,连接轴体202的两侧和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块204,定位螺母203设置于连接杆3一侧的两端,稳定弹簧201设置于连接杆3一侧的内部,稳定弹簧201的另一侧与连接轴体202固定连接,连接杆3的一侧设置有预留槽定位块204,定位块204和连接杆3构成滑动结构;使用时,当万向节1出现故障时,可通过固定结构2,将定位螺母203用专用工具拧下,从连接杆3和传动轴9中将球笼连接轴7和球叉连接轴8取下,换新时通过定位块204对安装的方向进行定位,稳定弹簧201的压缩能增加连接轴体202的安装稳定性,使固定结构2在工作时更稳定,达到便于更换节约成本的目的;固定结构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杆3和传动轴9,连接杆3的一侧设置有减震结构4,减震结构4从上到下依次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万向节转向轴,包括万向节(1)、固定结构(2)、减震结构(4)和球笼连接轴(7),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笼连接轴(7)一侧铰接有球叉连接轴(8),所述球笼连接轴(7)和球叉连接轴(8)铰接处的内部设置有万向节(1),所述万向节(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结构(2),所述固定结构(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杆(3)和传动轴(9),所述连接杆(3)的一侧设置有减震结构(4),且减震结构(4)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轴(5),所述驱动轴(5)和传动轴(9)的一侧设置有花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向节转向轴,包括万向节(1)、固定结构(2)、减震结构(4)和球笼连接轴(7),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笼连接轴(7)一侧铰接有球叉连接轴(8),所述球笼连接轴(7)和球叉连接轴(8)铰接处的内部设置有万向节(1),所述万向节(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结构(2),所述固定结构(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杆(3)和传动轴(9),所述连接杆(3)的一侧设置有减震结构(4),且减震结构(4)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轴(5),所述驱动轴(5)和传动轴(9)的一侧设置有花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节转向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1)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驱动杆(101)、球叉(105)、球笼(102)、滚道(103)、钢球(106)和传动杆(104),驱动杆(101)和传动杆(104)分别焊接于固定结构(2)的一侧,驱动杆(101)的一侧设置有球叉(105),传动杆(104)的一侧设置有球笼(102),球笼(102)上设置有滚道(103),滚道(103)的顶部设置有钢球(106),球笼(102)和球叉(105)的表面设置有铬镀层(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万向节转向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叉(105)的底部设置有凹型槽,钢球(106)的顶部处于凹型槽的内部,钢球(106)在滚道(103)和球叉(105)间滚动,滚道(103)和球叉(105)的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东林嘉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得迈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