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边减速器、轮边动力总成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轮边减速器、轮边动力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现有的轮边电机和轮边减速器尺寸较大,从结构布置的角度来讲,由于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布置动力电池、电机、减速器及制动器等零部件,布置空间非常宝贵,而现有技术一定程度上会限制或者不利于车辆这些零附件或者附件的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轮边减速器,该轮边减速器具有较大的减速比,充分地利用轮边减速器径向上的空间,轮边减速器的轴向的尺寸小,结构紧凑。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轮边减速器的轮边动力总成。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轮边动力总成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的车辆的轮边减速器包括:平行轴齿轮机构,所述平行轴齿轮机构具有平行轴齿轮机构输出端和与动力装置相连的平行轴齿轮机构输入端;多排行星齿轮机构,多排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平行轴齿轮机构动力连接,多排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中的至少一个为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轮边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平行轴齿轮机构,所述平行轴齿轮机构具有平行轴齿轮机构输出端和与动力装置相连的平行轴齿轮机构输入端;/n多排行星齿轮机构,多排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平行轴齿轮机构动力连接,多排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中的至少一个为单排复合行星齿轮机构,所述单排复合行星齿轮机构包括:/n小行星轮系,所述小行星轮系包括:小太阳轮、小行星架和小齿圈,所述小太阳轮、所述小行星架和所述小齿圈中的一个固定以构造为固定端、一个构造为小行星轮系动力输入端、一个构造为小行星轮系动力输出端;/n大行星轮系,所述大行星轮系包括:大太阳轮、大行星架和大齿圈,所述大太阳轮、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轮边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行轴齿轮机构,所述平行轴齿轮机构具有平行轴齿轮机构输出端和与动力装置相连的平行轴齿轮机构输入端;
多排行星齿轮机构,多排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平行轴齿轮机构动力连接,多排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中的至少一个为单排复合行星齿轮机构,所述单排复合行星齿轮机构包括:
小行星轮系,所述小行星轮系包括:小太阳轮、小行星架和小齿圈,所述小太阳轮、所述小行星架和所述小齿圈中的一个固定以构造为固定端、一个构造为小行星轮系动力输入端、一个构造为小行星轮系动力输出端;
大行星轮系,所述大行星轮系包括:大太阳轮、大行星架和大齿圈,所述大太阳轮、所述大行星架和所述大齿圈中的一个固定以构造为固定端、一个与小行星轮系动力输出端相连以构造为大行星轮系动力输入端、一个构造为大行星轮系动力输出端;其中
所述小行星轮系和所述大行星轮系同轴径向布置,所述大行星轮系动力输入端与所述小行星轮系动力输出端在径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轮边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排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为单排复合行星齿轮机构;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所述第一齿圈、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一行星架中的一个固定以构造为第一固定端,一个与所述平行轴齿轮机构输出端相连以构造为第一动力输入端,一个构造为第一动力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轮边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行星架固定以构造为固定端,所述小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行星架相连以构造为小行星轮系动力输入端,所述小齿圈构造为小行星轮系动力输出端;
所述大齿圈固定以构造为固定端,所述大太阳轮与所述小齿圈相连以构造为大行星轮系动力输入端,所述大行星架构造为大行星轮系动力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轮边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行星架固定以构造为固定端,所述小太阳轮与所述第一齿圈相连以构造为小行星轮系动力输入端,所述小齿圈构造为小行星轮系动力输出端;
所述大齿圈固定以构造为固定端,所述大太阳轮与所述小齿圈相连以构造为大行星轮系动力输入端,所述大行星架构造为大行星轮系动力输出端。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辉,王坤城,穆金辉,朱新明,赵勇,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