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断间隔裁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17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断间隔裁切机,包括支架Ⅰ、支架Ⅱ、底板、转动轴Ⅰ、转动轴Ⅱ;支架Ⅰ、支架Ⅱ垂直设于底板上;转动轴Ⅰ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架Ⅰ上,另一端贯穿连接主动轮转动连接于支架Ⅱ上;转动轴Ⅱ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架Ⅰ上,另一端贯穿连接变径轮转动连接于支架Ⅱ上;变径轮通过传送带Ⅰ与主动轮传动连接;变径轮包括底轮、变径杆;底轮上设有若干凹槽和一圈电磁铁Ⅰ;转动盘上设有若干弧形通槽,且外侧设有一圈电磁铁Ⅱ;变径杆柱状凸起的两端分别设于转动盘弧形通槽和底轮对应的凹槽内;电磁铁Ⅰ、电磁铁Ⅱ通过控制器与角度传感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原料与载体膜的间隔分布,减少材料浪费。

A kind of half cut interval cut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断间隔裁切机
本技术涉及裁切
,具体为一种半断间隔裁切机。
技术介绍
裁切机在生产时常常遇到要生产一个产品需要浪费一定间距材料,并且要用人工去剥离掉间隙材料的问题,举例说明,如果需要的产品宽度为20mm,应要求需要在两个产品中间间隔5mm,按原先的生产模式需要用跳切刀或模切刀半断一刀20mm,接着切一刀5mm,再切一刀20mm,如此循环,再用人工将5mm的摘除废弃,即浪费材料,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下。现有技术中采取控制材料传送与载体膜传送的电机转速不同,使得则一定时间内单片传输20mm,载体膜传输25mm,经裁切之后的单片落到载体膜的间距即为5mm,但双电机配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单电机驱动的减少材料浪费的半断间隔裁切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半断间隔裁切机,所述裁切机包括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支架Ⅰ、支架Ⅱ、电机、底板、转动轴Ⅰ、转动轴Ⅱ、传送带Ⅰ、控制器;所述支架Ⅰ、支架Ⅱ垂直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电机固定设于所述支架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断间隔裁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包括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支架Ⅰ、支架Ⅱ、电机、底板、转动轴Ⅰ、转动轴Ⅱ、传送带Ⅰ、控制器、转动盘;所述支架Ⅰ、支架Ⅱ垂直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电机固定设于所述支架Ⅰ后侧面上;所述转动轴Ⅰ一端贯穿支架Ⅰ与所述电机输出轴传动相连,另一端依次贯穿连接主动轮、载体膜放料轮与所述支架Ⅱ转动相连;所述转动轴Ⅱ一端与所述支架Ⅰ转动相连,另一端依次贯穿连接变径轮、齿轮Ⅰ、传动轮Ⅰ与所述支架Ⅱ转动相连;所述变径轮包括底轮、变径杆、把手;所述底轮上沿径向均匀设有若干凹槽,且表面设有一圈电磁铁Ⅰ;所述变径杆为多个,可沿径向移动地设于对应的凹槽内;所述变径杆顶端设有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断间隔裁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包括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支架Ⅰ、支架Ⅱ、电机、底板、转动轴Ⅰ、转动轴Ⅱ、传送带Ⅰ、控制器、转动盘;所述支架Ⅰ、支架Ⅱ垂直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电机固定设于所述支架Ⅰ后侧面上;所述转动轴Ⅰ一端贯穿支架Ⅰ与所述电机输出轴传动相连,另一端依次贯穿连接主动轮、载体膜放料轮与所述支架Ⅱ转动相连;所述转动轴Ⅱ一端与所述支架Ⅰ转动相连,另一端依次贯穿连接变径轮、齿轮Ⅰ、传动轮Ⅰ与所述支架Ⅱ转动相连;所述变径轮包括底轮、变径杆、把手;所述底轮上沿径向均匀设有若干凹槽,且表面设有一圈电磁铁Ⅰ;所述变径杆为多个,可沿径向移动地设于对应的凹槽内;所述变径杆顶端设有圆弧状凸起,多个变径杆共同围成圆形,且圆形周侧通过所述传送带Ⅰ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变径杆底端沿轴向设有柱状凸起;所述转动盘套接在所述转动轴Ⅱ上;所述把手固定设于所述转动盘上;所述把手上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转动盘上设有若干弧形通槽呈扇叶式分布,且转动盘外侧设有一圈与电磁铁Ⅰ对应的电磁铁Ⅱ;所述变径杆柱状凸起的两端分别设于所述转动盘弧形通槽和底轮对应的凹槽内;所述控制器固定设于所述支架Ⅱ外侧;所述电磁铁Ⅰ、电磁铁Ⅱ通过控制器与所述角度传感器相连;当通过把手使得转动盘沿转动轴Ⅱ旋转时,变径杆可沿凹槽径向移动,从而改变变径杆围成的圆形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理想姬旭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迪玛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