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质导电泡棉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252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硬质导电泡棉及其制备工艺,该硬质导电泡棉由泡棉基体和导电剂组成,其中泡棉基体包括聚乳酸、EVA树脂、聚丙烯树脂、偶氮二甲酰胺、碳化硅纤维、木质纤维素、聚乙二醇、抗氧剂原料;导电剂包括高密度聚乙烯、高结构炭黑、片状银微粒、聚乙二醇、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硬脂酸锌原料;经泡棉基体母粒、导电剂母粒造粒,再经母片挤压,再经辐射交联,后经加热发泡获得硬质导电泡棉。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具有良好的强度,又兼具良好的压缩性,弹力效果好。弹力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质导电泡棉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硬质导电泡棉及其制备工艺,属于导电泡棉


技术介绍

[0002]导电泡棉是一种导电材料,在工业、电子、通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导电泡棉在使用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压缩性,使导电泡棉在多次或长时间压缩后能够保持原有的高度,保证导电泡棉的使用性,但是传统的导电泡棉经过在多次或长时间压缩后不能够回弹复位,导致电泡棉发生形变,影响导电泡棉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硬质导电泡棉及其制备工艺,该硬质导电泡面既具有良好的强度,又兼具良好的压缩性,弹力效果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硬质导电泡棉,该硬质导电泡棉由泡棉基体和导电剂组成,且泡棉基体的重量分数为92~95%,其余为导电剂;
[0005]其中,所述泡棉基体包括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聚乳酸40~65份、EVA树脂25~35份、聚丙烯树脂10~20份、偶氮二甲酰胺6~11份、碳化硅纤维8~12份、木质纤维素4~8份、聚乙二醇4~8份、抗氧剂1~2份;
[0006]所述导电剂包括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高密度聚乙烯10~15份、高结构炭黑10~15份、片状银微粒4~7份、聚乙二醇3~6份、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1~2份、硬脂酸锌2~4份。
[0007]优选地,该硬质导电泡棉的泡棉基体的重量分数为94%,导电剂的重量分数6%。
[0008]优选地,所述泡棉基体包括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聚乳酸55份、EVA树脂30份、聚丙烯树脂16份、偶氮二甲酰胺8份、碳化硅纤维10份、木质纤维素6.5份、聚乙二醇7份、抗氧剂1.7份;
[0009]所述导电剂包括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高密度聚乙烯13份、高结构炭黑12份、片状银微粒6份、聚乙二醇4份、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1份、硬脂酸锌3份。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硬质导电泡棉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将上述重量份的聚乳酸、EVA树脂、聚丙烯树脂、偶氮二甲酰胺、碳化硅纤维、木质纤维素、聚乙二醇、抗氧剂混合均匀,后进行熔融密炼造粒,得到泡棉基体母粒;
[0012]S2、将上述重量份的高密度聚乙烯、高结构炭黑、片状银微粒、聚乙二醇、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硬脂酸锌混合均匀,后熔融密炼造粒,得到导电剂母粒;
[0013]S3、将上述重量分数的泡棉基体母粒、导电剂母粒混合均匀,后均速挤出形成母片;
[0014]S4、对母片进行辐照交联,母片的辐照剂量保持连续均匀;
[0015]S5、对辐射后的母片依次进行升温升压、升温保压、保温减压的分阶段的加热发泡,得到硬质导电泡棉。
[0016]优选地,步骤S1中密炼12min,造粒温度145~150℃。
[0017]优选地,步骤S2中密炼15min,造粒温度120~125℃。
[0018]优选地,步骤S3中的挤出温度185~195℃。
[0019]优选地,步骤S4中的辐照剂量6~8Mrd。
[0020]优选地,步骤S5中加热发泡:升温升压阶段,升温至135~140℃,同时采用二氧化碳加压至2.5~3MPa;升温保压阶段,升温至220~225℃,压力保持在2.5~3MPa;保温减压阶段,温度保持在220~225℃,压力降低至大气压。
[0021]优选地,升温速率为0.5~1℃/min,减压速率为0.05~0.2MPa/min。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以聚乳酸、EVA树脂、聚丙烯树脂、碳化硅纤维、木质纤维素、聚乙二醇交联发泡获得即具有良好的强度又兼具良好的压缩性的泡棉基体,使得导电泡棉具有良好的弹力效果;同时导电体以高密度聚乙烯作为与泡棉基体的相容交联物质,能够进一步提高导电泡棉的强度,同时保持了导电泡棉的压缩性,而且还使得导电泡棉的冲击性能保持率得到提高;另外,泡棉基体以碳化硅纤维、木质纤维素协同作为增强剂,除了提高导电泡棉的强度强度外,还与导电剂中的高结构炭黑、片状银微粒协同作用,提高导电泡棉的导电性;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聚乳酸、EVA树脂、聚丙烯树脂、高密度聚乙烯、聚乙二醇等是环保材料,不仅可回收再利用,而且能够自然降解,不会造成白色污染;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简单,在加热发泡处理工序采用升温升压、升温保压、保温减压的分阶段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导电泡棉的强度和压缩性的兼容性,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硬质导电泡棉的回弹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对本专利技术作出更加清楚完整地说明,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是对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硬质导电泡棉及其制备工艺,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0026]S1、将聚乳酸40份、EVA树脂25份、聚丙烯树脂10份、偶氮二甲酰胺6份、碳化硅纤维8份、木质纤维素4份、聚乙二醇4份、抗氧剂1份混合均匀,后进行熔融密炼12min,在温度145~150℃下造粒,得到泡棉基体母粒;
[0027]S2、将高密度聚乙烯10份、高结构炭黑10份、片状银微粒4份、聚乙二醇3份、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1份、硬脂酸锌2份混合均匀,后熔融密炼15min,在温度120~125℃下造粒,得到导电剂母粒;
[0028]S3、取重量分数为92%的泡棉基体母粒、重量分数为8%的导电剂母粒混合均匀,后在温度185~195℃下均速挤出形成母片;
[0029]S4、对母片进行辐照交联,母片在辐照剂量6~8Mrd下保持连续均匀;
[0030]S5、对辐射后的母片进行加热发泡:先以速率为0.5~1℃/min升温至135~140℃、同时采用二氧化碳加压至2.5~3MPa进行升温升压,再以速率为0.5~1℃/min升温至220~225℃、同时保持压力在2.5~3MPa进行升温保压,再保持温度在220~225℃、以速率为0.05~0.2MPa/min减压至大气压进行保温减压,得到硬质导电泡棉。
[0031]实施例2
[0032]一种硬质导电泡棉及其制备工艺,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在于:S3、取重量分数为94%的泡棉基体母粒、重量分数为6%的导电剂母粒混合均匀,后在温度185~195℃下均
速挤出形成母片;其余相同。
[0033]实施例3
[0034]一种硬质导电泡棉及其制备工艺,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在于:S3、取重量分数为95%的泡棉基体母粒、重量分数为5%的导电剂母粒混合均匀,后在温度185~195℃下均速挤出形成母片;其余相同。
[0035]实施例4
[0036]一种硬质导电泡棉及其制备工艺,本实施例4与实施例2不同在于:S1、将聚乳酸45份、EVA树脂30份、聚丙烯树脂15份、偶氮二甲酰胺7份、碳化硅纤维9份、木质纤维素6份、聚乙二醇6份、抗氧剂1.5份混合均匀,后进行熔融密炼12min,在温度145~150℃下造粒,得到泡棉基体母粒;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质导电泡棉,其特征在于,该硬质导电泡棉由泡棉基体和导电剂组成,且泡棉基体的重量分数为92~95%,其余为导电剂;其中,所述泡棉基体包括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聚乳酸40~65份、EVA树脂25~35份、聚丙烯树脂10~20份、偶氮二甲酰胺6~11份、碳化硅纤维8~12份、木质纤维素4~8份、聚乙二醇4~8份、抗氧剂1~2份;所述导电剂包括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高密度聚乙烯10~15份、高结构炭黑10~15份、片状银微粒4~7份、聚乙二醇3~6份、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1~2份、硬脂酸锌2~4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导电泡棉,其特征在于,该硬质导电泡棉的泡棉基体的重量分数为94%,导电剂的重量分数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硬质导电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基体包括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聚乳酸55份、EVA树脂30份、聚丙烯树脂16份、偶氮二甲酰胺8份、碳化硅纤维10份、木质纤维素6.5份、聚乙二醇7份、抗氧剂1.7份;所述导电剂包括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高密度聚乙烯13份、高结构炭黑12份、片状银微粒6份、聚乙二醇4份、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1份、硬脂酸锌3份。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导电泡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上述重量份的聚乳酸、EVA树脂、聚丙烯树脂、偶氮二甲酰胺、碳化硅纤维、木质纤维素、聚乙二醇、抗氧剂混合均匀,后进行熔融密炼造粒,得到泡棉基体母粒;S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延良张元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迪玛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