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6698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筒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拉杆、主轴和扇形板,主轴套设在拉杆上,拉杆的两端分别延伸靠近主轴的两端,驱动装置安装在主轴上其驱动端与拉杆的一端传动连接,主轴的另一端呈四棱锥形,且其四个棱边处分别设有贯穿其内孔的滑槽,拉杆靠近滑槽的一端安装有一个十字接头,且十字接头的四端分别经四个滑槽伸出至主轴外并与主轴滑动接触,十字接头的各端分别设有一根轴向斜楔条,四个扇形板分别位于主轴远离驱动装置一端的四周,并分别通过多个回弹组件与主轴连接,且每个扇形板的斜楔分别与其两侧的斜楔条上的斜楔相互配合并相互啮合。其结构简单,由驱动装置带动四个扇形板在回弹组件同步沿主轴的径向的移动以扩径或缩径。

A drum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筒装置
本技术属于轧钢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卷筒装置。
技术介绍
在板带轧制过程中,开卷机是一个很重要的辅助设备。目前我们常用了无缝开卷机卷筒结构,多由四个扇形板,四个轴向斜楔,四个径向斜楔,一个主轴,一个拉杆,一个十字接头和一个拉杆驱动装置组成。以往十字接头与轴向斜楔的连接形式为,轴向斜楔尾端带有一个钩头,钩头钩住十字接头,然后用M16的螺栓连接。此结构会增加安装的困难度,而且轴向斜楔钩头处集中应力大,卷筒工作过程中,容易将钩头直接拉断,更换起来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卷筒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卷筒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拉杆、主轴和扇形板,所述拉杆同轴滑动套设在所述主轴内,且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靠近所述主轴的两端,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主轴的一端,且其驱动端与所述拉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主轴的另一端呈四棱锥台结构,且所述主轴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对应其四个棱边处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凹设有贯穿其内孔的滑槽,所述拉杆靠近滑槽的一端安装有一个十字接头,且所述十字接头的四端分别经四个所述滑槽伸出至所述主轴外,并与所述主轴滑动配合,所述十字接头的各端分别设有一根轴向斜楔条,所述扇形板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扇形板分别位于所述主轴四棱锥台结构的四周,并分别通过多组回弹组件与所述主轴连接,且每个所述扇形板的斜楔分别与其两侧的斜楔条上的斜楔相互配合并相互啮合,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拉杆和四个所述斜楔条同步沿所述主轴轴向移动,以驱动四个所述扇形板克服多个所述回弹组件的弹性张力同步移动至相互远离以涨径,或在多个所述回弹组件的弹性张力的作用下同步移动至复位以缩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由驱动装置带动拉杆轴向移动,使得四个所述斜楔条同步沿拉杆的轴向移动,使得四个所述扇形板在所述回弹组件同步沿所述主轴的径向的移动以扩径或缩径。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斜楔条分别通过防转螺栓与所述十字接头连接固定。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十字接头与斜楔条之间连接牢固,且耐用性好,同时便于维护。上述技术方案中每组所述回弹组件均包括滑杆和弹簧,每个所述扇形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沿其移动方向贯穿其的沉孔,且所述沉孔的粗端背离所述主轴,且每个所述沉孔均对应一组所述回弹组件,每个所述滑杆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沉孔,并与所述主轴垂直连接,每个所述弹簧分别置于对应的所述沉孔的粗端内,且套设在对应所述滑杆上,所述滑杆背离所述主轴的一端设有外翻边,且每个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扇形板和外翻边相抵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多组所述回弹组件一来将对应的所述扇形板活动安装在所述主轴上,另外并有多个弹簧给对应的扇形板提供趋于移动至靠近所述主轴的弹性张力,如此使得多个扇形板的在对应的斜楔条的驱动下能精准的扩径或缩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轴套支撑件,所述轴套支撑件安装在所述主轴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并将所述主轴靠近其的一端封堵。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轴套支撑件用以将所述主轴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封堵,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美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套支撑件包括截面为圆形的第一槽盖,所述第一槽盖槽口朝向所述主轴,并同轴套在所述主轴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所述第一槽盖的背离槽口的一端同轴设有圆柱形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同轴套设有第二槽盖,所述第二槽盖的槽口朝向所述主轴,且所述第二槽盖与所述连接柱转动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其中,第二槽盖可与所述开卷机可拆卸的连接,如此在开卷时使得主轴的稳定性更佳。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扇形板的两端背离所述主轴的一侧分别同轴设有弧条形的阶形缺口,所述第一槽盖的槽口端延伸至套在多个所述扇形板靠近其的阶形缺口外,所述主轴上靠近多个所述扇形板另一阶形缺口处同轴套设有第三槽盖,所述第三槽盖的槽口背离所述驱动装置,且其槽口延伸至套在多个所述扇形板靠近其的阶形缺口外,且所述第一槽盖和第二槽盖分别与其的阶形缺口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多个所述扇形板同步移动至相互远离,且每个所述扇形板两端阶形缺口的底壁分别与所述第一槽盖和第三槽盖槽口处的内侧壁相接触,或同步移动至相互靠近以复位。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通过第一槽盖和第三槽盖共同对多个所述扇形板进行限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卷筒装置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主轴、拉杆、十字接头、斜楔条和扇形板的装配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扇形板、回弹组件和主轴的结构简图。图中:1驱动装置、2拉杆、3主轴、31滑槽、32第三槽盖、4扇形板、42阶形缺口、5十字接头、6回弹组件、61滑杆、62弹簧、7斜楔条、8轴套支撑件、81第一槽盖、82连接柱、83第二槽盖,9防转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筒装置,包括驱动装置1、拉杆2、主轴3和扇形板4,所述拉杆2同轴滑动套设在所述主轴3内,且所述拉杆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靠近所述主轴3的两端,所述驱动装置1安装在所述主轴3的一端,且其驱动端与所述拉杆2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主轴3的另一端呈四棱锥台结构,且所述主轴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对应其四个棱边处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凹设有贯穿其内孔的滑槽31,所述拉杆2靠近滑槽31的一端安装有一个十字接头5,且所述十字接头5的四端分别经四个所述滑槽31伸出至所述主轴3外,并与所述主轴3滑动配合,所述十字接头5的各端分别设有一根轴向斜楔条7,所述扇形板4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扇形板4分别位于所述主轴3四棱锥台结构的四周,并分别通过多组回弹组件6与所述主轴3连接,且每个所述扇形板4的斜楔分别与其两侧的斜楔条7上的斜楔相互配合并相互啮合,所述驱动装置1驱动所述拉杆2和四个所述斜楔条7同步沿所述主轴3轴向移动,以驱动四个所述扇形板4克服多个所述回弹组件6的弹性张力同步移动至相互远离以涨径,或在多个所述回弹组件6的弹性张力的作用下同步移动至复位以缩径。其结构简单,由驱动装置带动拉杆轴向移动,使得四个所述斜楔条同步沿拉杆的轴向移动,使得四个所述扇形板在所述回弹组件同步沿所述主轴的径向的移动以扩径或缩径。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优选的为液压缸。其中,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斜楔条7分别通过防转螺栓与所述十字接头5连接固定。其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十字接头与斜楔条之间连接牢固,且耐用性好,同时便于维护。如图1和图3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每组所述回弹组件6均包括滑杆61和弹簧62,每个所述扇形板4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沿其移动方向贯穿其的沉孔41,且所述沉孔41的粗端背离所述主轴3,且每个所述沉孔41均对应一组所述回弹组件6,每个所述滑杆61分别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1)、拉杆(2)、主轴(3)和扇形板(4),所述拉杆(2)同轴滑动套设在所述主轴(3)内,且所述拉杆(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靠近所述主轴(3)的两端,所述驱动装置(1)安装在所述主轴(3)的一端,且其驱动端与所述拉杆(2)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主轴(3)的另一端呈四棱锥台结构,且所述主轴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对应其四个棱边处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凹设有贯穿其内孔的滑槽(31),所述拉杆(2)靠近滑槽(31)的一端安装有一个十字接头(5),且所述十字接头(5)的四端分别经四个所述滑槽(31)伸出至所述主轴(3)外,并与所述主轴(3)滑动配合,所述十字接头(5)的各端分别设有一根轴向斜楔条(7),所述扇形板(4)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扇形板(4)分别位于所述主轴(3)四棱锥台结构的四周,并分别通过多组回弹组件(6)与所述主轴(3)连接,且每个所述扇形板(4)的斜楔分别与其两侧的斜楔条(7)上的斜楔相互配合并相互啮合,所述驱动装置(1)驱动所述拉杆(2)和四个所述斜楔条(7)同步沿所述主轴(3)轴向移动,以驱动四个所述扇形板(4)克服多个所述回弹组件(6)的弹性张力同步移动至相互远离以涨径,或在多个所述回弹组件(6)的弹性张力的作用下同步移动至复位以缩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1)、拉杆(2)、主轴(3)和扇形板(4),所述拉杆(2)同轴滑动套设在所述主轴(3)内,且所述拉杆(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靠近所述主轴(3)的两端,所述驱动装置(1)安装在所述主轴(3)的一端,且其驱动端与所述拉杆(2)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主轴(3)的另一端呈四棱锥台结构,且所述主轴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对应其四个棱边处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凹设有贯穿其内孔的滑槽(31),所述拉杆(2)靠近滑槽(31)的一端安装有一个十字接头(5),且所述十字接头(5)的四端分别经四个所述滑槽(31)伸出至所述主轴(3)外,并与所述主轴(3)滑动配合,所述十字接头(5)的各端分别设有一根轴向斜楔条(7),所述扇形板(4)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扇形板(4)分别位于所述主轴(3)四棱锥台结构的四周,并分别通过多组回弹组件(6)与所述主轴(3)连接,且每个所述扇形板(4)的斜楔分别与其两侧的斜楔条(7)上的斜楔相互配合并相互啮合,所述驱动装置(1)驱动所述拉杆(2)和四个所述斜楔条(7)同步沿所述主轴(3)轴向移动,以驱动四个所述扇形板(4)克服多个所述回弹组件(6)的弹性张力同步移动至相互远离以涨径,或在多个所述回弹组件(6)的弹性张力的作用下同步移动至复位以缩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斜楔条(7)分别通过防转螺栓与所述十字接头(5)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回弹组件(6)均包括滑杆(61)和弹簧(62),每个所述扇形板(4)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沿其移动方向贯穿其的沉孔(41),且所述沉孔(41)的粗端背离所述主轴(3),且每个所述沉孔(41)均对应一组所述回弹组件(6),每个所述滑杆(61)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沉孔(41),并与所述主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永康魏晶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乾冶众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