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导体的聚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964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导体的聚合模具,包括聚晶模,聚晶模包括:聚晶模本体;设置于聚晶模本体上的聚线孔,该聚线孔包括:入射孔段,入射孔段的半径从输入端向输出端逐渐收缩;使从入射孔段输出的导体聚合后形成待绞合单元的成径孔段,成径孔段位于入射孔段的下游;位于成径孔段下游的出线孔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可避免造成导体跳浜。

Polymerization mould for cable condu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导体的聚合模具
本技术涉及电缆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导体的聚合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电缆在电力系统中充当不可或缺的位置,电缆施工情况较多,因此经常会在弯曲半径相对狭小的空间,因此会用到第五种导体和第六种导体。第五种导体为软导体;第六种导体为比第五种更柔软的导体。相对于小截面的导体,如0.2mm2、0.35mm2、0.5mm2、0.75mm2为满足电缆的柔软性,常常采用第五类、第六类导体束丝生产小弯曲半径电缆(通常小弯曲电缆的弯曲半径为其直径的5倍),小弯曲半径电缆由若干个绝缘线芯以及包裹绝缘线芯的编织屏蔽层及护套组成,绝缘线芯包括若干导体绞合成的绞合单元以及包裹绞合单元的绝缘层组成。然而,小弯曲半径电缆中单根绝缘线芯中的绝缘厚度相对较薄,在常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导体跳浜现象,使导体表面不圆整,将会影响产品质量。引起导体跳浜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模具的设计不合理;2、绞线节距过大;3、放线涨力过松;4、模具与分线板的距离不合适。另外,对于小截面的导体,电缆绝缘厚度相对较薄,但同心度要求很高,如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绝缘偏心现象,不能满足同心度要求,将会认定为不合格产品。为了避免在绝缘挤出的过程中出现偏心,现有技术中采用了一种免调偏挤出机头,当导线的中心与机头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时,该免调偏挤出机头在绝缘挤出的过程中,使绝缘层与导线保持同心。虽然采用了免调偏挤出机头来确保绝缘层和导体的同心度,为确保该同心度的前提条件下,导体在进入免调偏挤出机头时,导体的中心与免调偏挤出机头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导体是卷绕在卷筒上,导体的一端先穿过免调偏挤出机头,在牵引机的作用下使导体移动。在免调偏挤出机头与卷筒之间设有支架,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以及导线轮,导线轮旋转地支撑在支架本体上,通过导线轮对导线的支撑,使导线处于张紧的状态。然而,随着免调偏机头和导线轮的长时间使用,两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从而导致导线进入到免调偏挤出机头时,导线的中心与免调偏挤出机头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造成挤出绝缘后,绝缘层与导线的中心不能同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旨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导体的聚合模具,本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可避免造成导体跳浜。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电缆导体的聚合模具,包括聚晶模,聚晶模包括:聚晶模本体;设置于聚晶模本体上的聚线孔,该聚线孔包括:入射孔段,入射孔段的半径从输入端向输出端逐渐收缩;使从入射孔段输出的导体聚合后形成待绞合单元的成径孔段,成径孔段位于入射孔段的下游;位于成径孔段下游的出线孔段。本技术的优点为:由于聚晶模的结构以及各个聚晶模的与分线板之间的间距设计合理,当导体从聚晶模的输入端入射到各个聚晶模内部时,导体与聚晶模的入射孔段的内孔壁面不会发生干涉,这样,导体不会受到聚晶模入射孔段内壁的侧压力,导体顺利进入到成径孔段,在成径孔段内聚合,并使各层导体按照步骤S1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列,从而使得各层导线按照设定的方式排列,进而使得各层导体在形成待绞合单元后不会出现跳浜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适用于小弯曲半径电缆的生产方法流转的方框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电缆导体的聚合模具的示意图;图3为分线板的示意图;图4为聚晶模的示意图;图5为第一电缆牵引机构或第二电缆牵引机构的示意图;图6为第一挤出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微调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支撑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中的导向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7中的驱动部件与导向组件配合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1为图7中的驱动部件与导向组件配合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A为分线聚合机构,B为待绞合单元,C为绞合机构,D为绞合单元;1为分线板,2为中心孔,3为第一层过线通道,4为第二层过线通道,5为第三层过线通道,6为过线孔;7为第一聚晶模,8为第二聚晶模,9为第三聚晶模;10为聚晶模本体,10a为入射孔段、10b为成径孔段,10c为出线孔段,10d为直线,10e为第一弧形过渡段,10f为第二弧形过渡段;10g为中间过渡段,11为聚晶层,12为圆角;13为皮带轮,14为皮带,15为直线驱动器,16为摆动座,17为导向轮,18为弹性部件,19为传感器;100为免调偏挤出机头;200为微调装置:210为支撑体,211为第一安装孔,212为第二安装孔;220为导向组件,221为第一导管,222为第二导管,223为凸缘,224为凹部,225为轴承;230为驱动部件;300为导线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小弯曲半径电缆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若干离散的导体穿过分线聚合机构A聚合后形成待绞合单元B,待绞合单元按照以下方式排列:由第一导体形成的第一导体层;由多个位于第一圆周上的第二导体形成的第二导体层,这些第二导体环绕在第一导体的周围,第一导体层沿着第二导体层的中心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还包含第三导体导和第四导体层,第三导体层由多个位于第二圆周上的第三导体形成,第四导体层由多个位于第三圆周上的第四导体形成,第三导体层环绕在第二导体的周围,第四导体层环绕在第三导体的周围。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导体层的数量为1根,第二导体层中的导体数量为6根,第三导体层中的导体数量为12根,第四导体层中的导体数量为18根。S2,将待绞合单元送入到绞合机构C进行绞合得到绞合单元D,绞合机构C优先采用500型丝束机。绞合机构C与分线聚合机构A构成绞合装置。S3,绞合单元在第一牵引机构的牵引下穿过第一挤塑机的第一挤出机,绞合单元在通过第一挤出机的过程中,第一挤出机将绝缘材料挤出后结合在绞合单元的表面,以此在绞合单元的表面形成绝缘层而得到单根绝缘线芯。S4,将多根绝缘线芯采用成缆机进行绞合得到缆芯;S5,将步骤S4得到的缆芯通过编织机编织后在缆芯的表面形成屏蔽层;S6,编织有屏蔽层的缆芯在第二牵引机构的牵引下穿过第二挤塑机的第二挤出机,编织有屏蔽层的缆芯在通过挤出第二挤出机的过程中,第二挤出机将绝缘材料挤出后结合在屏蔽层的表面,以此在屏蔽层的表面形成护套而得到小弯曲半径电缆。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将步骤S4得到的缆芯通过编织机编织后在缆芯的表面形成屏蔽层的步骤,通过形成屏蔽层,使小弯曲半径电缆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步骤S1中使用的分线聚合机构包括:如图2和图3所示,分线板1、聚晶模,分线板1上设有中心孔2以及多层过线通道,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过线通道包括第一层过线通道3、第二层过线通道4、第三层过线通道5,每层过线通道包括多个离散的过线孔6,每层过线通道中的过线孔6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籍此每个过线通道中的过线孔6位于中心孔2的周围,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电缆导体的聚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聚晶模,聚晶模包括:/n聚晶模本体;/n设置于聚晶模本体上的聚线孔,该聚线孔包括:/n入射孔段,入射孔段的半径从输入端向输出端逐渐收缩;/n使从入射孔段输出的导体聚合后形成待绞合单元的成径孔段,成径孔段位于入射孔段的下游;/n位于成径孔段下游的出线孔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导体的聚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聚晶模,聚晶模包括:
聚晶模本体;
设置于聚晶模本体上的聚线孔,该聚线孔包括:
入射孔段,入射孔段的半径从输入端向输出端逐渐收缩;
使从入射孔段输出的导体聚合后形成待绞合单元的成径孔段,成径孔段位于入射孔段的下游;
位于成径孔段下游的出线孔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导体的聚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径孔段的截面包括:
连接入射孔段输出端的第一弧形过渡段;
连接出线孔段的第二弧形过渡段;
以及位于第一弧形过渡段和第二弧形过渡段之间的中间过渡段,第一弧形过渡段的切线与聚线孔的轴向形成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刚刘磊郭文涛朱洁樊亮夏同方朱苏毓葛成龙史佳麟于志鹏洪启付蒲守林武磊厉广全刘成伟胡丽慧汪月陈静珍苑春慧王思聪卢燕芸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八益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