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电缆挤出机通用模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296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线电缆挤出机通用模套装置,包括包括Φ50机内模、Φ50机内模模套、Φ50机外模、Φ80机外模、Φ80机内模筒、Φ80机外模筒4。最后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电线电缆挤出机通用模套装置,将Φ80挤出机挤出模具和Φ50挤出机挤出模具合二为一且能自由转换,Φ80和Φ50机的电线电缆模具都可以在Φ80电线电缆挤出机上使用。最终,减少了模具数量、模具费用、生产加工时间、设备加温时间,降低了产品成本和生产周期,节约了原材料,生产管理效率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能耗,节能环保,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A general die set device for wire and cable extru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电缆挤出机通用模套装置
本技术涉及材料挤出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线电缆挤出机通用模套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行业、通信行业、军工行业、航空航天行业、船舶制造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迅速增长,目前市场上电线电缆产品品种规格有上千个,相对应的大小模具有上百套。Φ80电线线缆挤出机有一整套大小模具,Φ50电线电缆挤出机也有一整套大小模具,两者不能互换通用。这给企业带来了生产管理的不便,材料、工时、人力、能源等的浪费,同时无法有效削减生产成本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Φ80电线线缆挤出机与Φ50挤出机电线电缆的模具不能互换通用,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电缆挤出机通用模套装置,解决生产管理不便,材料、工时、人力、能源等浪费,无法有效削减生产成本和时间的问题。一种电线电缆挤出机通用模套装置,包括Φ50机内模、Φ50机内模模套、Φ50机外模、Φ80机外模、Φ80机内模筒、Φ80机外模筒和热熔塑料;所述Φ50机内模装入所述Φ50机内模模套共同组成通用内模套;所述Φ50机外模装入所述Φ80机外模共同组成通用外模套;所述Φ80机内模筒位于所述Φ80机外模筒下方,且所述Φ80机内模筒的顶部与所述Φ80机外模筒的底部密切贴合;所述通用内模套整体装入所述Φ80机内模筒,所述通用外模套整体装入所述Φ80机外模筒,所述通用内模套与所述通用外模套组成的整体结构被所述Φ80机内模筒和所述Φ80机外模筒完全包裹于内且密切贴合,所述通用内模套的外端与所述通用外模套的内端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热熔塑料从所述间隙通过。其原理是:将Φ50机内模、Φ50机内模模套、Φ50机外模、Φ80机外模、Φ80机内模筒、Φ80机外模筒组装成一个特殊的结构,使其能成为在Φ80机上工作、通用于Φ50和Φ80两个规格模具的通用模套装置。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该电线电缆挤出机通用模套装置具体构造分别为:优选的,所述通用内模套的具体结构是:所述Φ50机内模包括从上到下的渐变部、异形部、凸起部、竖直部、第二凸起部;所述Φ50机内模模套包括从上到下的顶出部、中凹部、底台部;第二凸起部与底台部内壁的凹槽部分紧密卡扣在一起,尺寸配合;竖直部紧贴于顶出部和中凹部的内部;第二凸起部的下端与顶出部的顶端紧密贴在一起,尺寸配合;所述通用内模套的内螺纹尺寸与Φ50机内模外螺纹尺寸一致,且通用内模套的内、外螺纹同心。这样的结构使所述Φ50机内模的所述Φ50机内模模套的螺纹紧固。电线电缆挤出机工作时,热熔塑料流动会在锥面产生的反压轴向力,这个反压轴向力使通用内模套导向紧固。这使得所述Φ50机内模与所述Φ50机内模模套连接紧密,且能与所述Φ80机匹配使用。优选的,所述Φ50机内模的异形部包括剖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中空结构,所述热熔塑料沿直角三角形中空结构的外表面通过。可以实现导流作用。优选的,所述通用外模套的具体结构是:所述Φ50机外模从所述Φ80机外模的底端处同向装入,所述Φ50机外模的顶端外部与所述Φ80机外模的顶端内壁密切贴合,所述Φ50机外模的底端位于所述Φ80机外模的内部;所述通用外模套的内外锥体同心,所述通用外模套的外锥度与所述Φ80机外模一致,所述通用外模套的内锥度与所述Φ50机外模一致。电线电缆挤出机工作时,所述热熔塑料流动会产生的轴向力,这个轴向力使所述通用外模套导向紧固。这使得所述Φ50机外模与所述Φ80机外模连接紧密,且能与所述Φ80机匹配使用。优选的,所述通用内模套整体装入所述Φ80机内模筒后形成的具体结构是:所述通用内模套整体的底部即所述Φ50机内模模套的中凹部和底台部完全置于所述Φ80机内模筒内且紧密贴合;所述通用外模套整体装入所述Φ80机外模筒后的具体结构是:所述通用外模套的外壁紧密贴合在所述Φ80机外模筒的凹槽内,所述通用外模套的顶端即所述Φ80机外模的顶端与所述Φ80机外模筒的凹槽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通用外模套的底端即所述Φ80机外模的底端与所述Φ80机外模筒的凹槽底部密切贴合。这使得通用内模套与通用外模套连接紧密;产生了适用于Φ50和Φ80两个规格模具的通用模套装置;同时,由于内模筒和外模筒均采用Φ80模具的规格,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电线电缆挤出机通用模套装置,实现了Φ80挤出机挤出模具和Φ50挤出机挤出模具合二为一且能自由转换的功能,无论生产Φ50还是Φ80规格的产品,该通用模套装置均能在Φ80机上使用,模具数量减少,生产效率提高。优选的,所述Φ50机内模、所述Φ50机内模模套、所述Φ50机外模、所述Φ80机外模、所述Φ80机内模筒、所述Φ80机外模筒是由镍基合金材料制成的。镍基合金在650~1000℃高温下仍有较高的强度与一定的抗氧化腐蚀能力,热变形热收缩小,热稳定效果较好。提升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电线电缆挤出机通用模套装置,减少了模具数量、模具费用、生产加工时间、设备加温时间,降低了产品成本和生产周期。2、本技术一种电线电缆挤出机通用模套装置,塑料同种颜色归集在一套设备加工,可以大大减少换色,节约原材料。3、多品种小批量产品集中在一台设备加工,可以方便于生产管理,降低了能耗,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通用内模套结构示意图;图3为通用外模套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Φ50机内模,2-Φ50机外模2,3-Φ80机外模,4-Φ80机外模筒,5-Φ50机内模模套,6-Φ80机内模筒,7-热熔塑料,11-渐变部,12-异形部,13-凸起部,14-竖直部,15-第二凸起部,21-Φ50机外模的底端,22-Φ50机外模的顶端,31-Φ80机外模的底端,32-Φ80机外模的顶端,51-顶出部,52-中凹部,53-底台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某工厂由于客户要货周期及工厂生产要素的限制,无法按Φ50和Φ80线径电线电缆顺利调配,所以只能间隔生产Φ50和Φ80电线电缆,模具更换频繁,生产管理不便,材料、工时、人力、能源等浪费,无法有效削减生产成本和时间的问题。另外,电线线缆挤出机模具长期工作在800℃高温环境中,模具损坏较严重、更换较频繁。后采用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电线电缆挤出机通用模套装置,包括Φ50机内模1、Φ50机内模模套5、Φ50机外模2、Φ80机外模3、Φ80机内模筒6、Φ80机外模筒4;Φ50机内模1装入Φ50机内模模套5,固定在一起形成通用内模套;Φ50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电缆挤出机通用模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Φ50机内模(1)、Φ50机内模模套(5)、Φ50机外模(2)、Φ80机外模(3)、Φ80机内模筒(6)、Φ80机外模筒(4)和热熔塑料(7);/n所述Φ50机内模(1)装入所述Φ50机内模模套(5)共同组成通用内模套;所述Φ50机外模(2)装入所述Φ80机外模(3)共同组成通用外模套;/n所述Φ80机内模筒(6)位于所述Φ80机外模筒(4)下方,且所述Φ80机内模筒(6)的顶部与所述Φ80机外模筒(4)的底部密切贴合;/n所述通用内模套整体装入所述Φ80机内模筒(6),所述通用外模套整体装入所述Φ80机外模筒(4),所述通用内模套与所述通用外模套组成的整体结构被所述Φ80机内模筒(6)和所述Φ80机外模筒(4)完全包裹于内且密切贴合,所述通用内模套的外端与所述通用外模套的内端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热熔塑料(7)从所述间隙通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电缆挤出机通用模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Φ50机内模(1)、Φ50机内模模套(5)、Φ50机外模(2)、Φ80机外模(3)、Φ80机内模筒(6)、Φ80机外模筒(4)和热熔塑料(7);
所述Φ50机内模(1)装入所述Φ50机内模模套(5)共同组成通用内模套;所述Φ50机外模(2)装入所述Φ80机外模(3)共同组成通用外模套;
所述Φ80机内模筒(6)位于所述Φ80机外模筒(4)下方,且所述Φ80机内模筒(6)的顶部与所述Φ80机外模筒(4)的底部密切贴合;
所述通用内模套整体装入所述Φ80机内模筒(6),所述通用外模套整体装入所述Φ80机外模筒(4),所述通用内模套与所述通用外模套组成的整体结构被所述Φ80机内模筒(6)和所述Φ80机外模筒(4)完全包裹于内且密切贴合,所述通用内模套的外端与所述通用外模套的内端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热熔塑料(7)从所述间隙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电缆挤出机通用模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Φ50机内模(1)包括从上到下的渐变部(11)、异形部(12)、凸起部(13)、竖直部(14)、第二凸起部(15);
所述Φ50机内模模套(5)包括从上到下的顶出部(51)、中凹部(52)、底台部(53);
所述第二凸起部(15)与所述底台部(53)内壁的凹槽部分紧密卡扣在一起,尺寸配合;
所述竖直部(14)紧贴于所述顶出部(51)和所述中凹部(52)的内部;
所述第二凸起部(15)的下端与所述顶出部(51)的顶端紧密贴在一起,尺寸配合;
所述通用内模套的内螺纹尺寸与所述Φ50机内模(1)外螺纹尺寸一致,且所述通用内模套的内、外螺纹同心。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余正君段涛段炳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六零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