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光电梯轿厢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53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观光电梯轿厢减震结构,包括观光电梯本体和橡胶板,所述观光电梯本体两侧均水平固定有两个减震轮,所述减震轮包括脚轮和伸缩杆A,所述伸缩杆A上套接有弹簧A,所述弹簧A两端分别与脚轮、观光电梯本体固定,所述伸缩杆A两端分别与脚轮和观光电梯本体固定,所述减震轮设置在滑轨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在观光电梯两侧固定有减震轮,同时减震轮设置在滑轨内,在电梯下降或者上升的过程中,减震轮能够起到辅助减震的作用,避免电梯出现严重的左右晃动问题,同时在电梯降到一层时,底部的四个阻尼减震器能够同时起到减震的作用,配合底部的橡胶板,将下降的冲击力降到最低,保证电梯下降到一楼的稳定性。

A shock absorption structure of sightseeing elevator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观光电梯轿厢减震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梯配件
,具体为一种观光电梯轿厢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观光电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有一面或几面的井道壁和轿厢壁是透明材料,乘客在乘坐电梯时,可以观看轿厢外的景物。现有的观光电梯在上升下降的过程中升降机进行牵引,在升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晃动的问题,安全隐患较大,影响乘坐者乘坐的舒适度。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观光电梯轿厢减震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观光电梯轿厢减震结构,具有减震效果好、稳定性强等优点,解决了现有观光电梯稳定性差、减震效果差等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观光电梯轿厢减震结构,包括观光电梯本体和橡胶板,所述观光电梯本体两侧均水平固定有两个减震轮,所述减震轮包括脚轮和伸缩杆A,所述伸缩杆A上套接有弹簧A,所述弹簧A两端分别与脚轮、观光电梯本体固定,所述伸缩杆A两端分别与脚轮和观光电梯本体固定,所述减震轮设置在滑轨中,所述滑轨固定在观光电梯通道的内壁上,所述观光电梯本体底部四角均固定有一个阻尼减震器,所述阻尼减震器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伸缩杆B,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螺栓上螺纹连接螺母,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通过伸缩杆B连接,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上均固定有销轴,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相对的销轴上套接有弹簧B,所述阻尼减震器底部垂直固定有插杆,所述橡胶板固定于观光电梯最底层,所述橡胶板上四个角均开设有一个插槽。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橡胶板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改进地,所述伸缩杆A与所述伸缩杆B结构相同,均由外杆与内杆组成,内杆插入在外杆中。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橡胶板与所述观光电梯本体底面大小相同,四个插杆的位置与四个插槽的位置相对应。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插槽的深度大于插杆的长度。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插槽的槽口呈喇叭状。进一步改进地,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表面均铺设有橡胶垫。(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观光电梯轿厢减震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观光电梯轿厢减震结构,结构设计合理,在观光电梯两侧固定有减震轮,同时减震轮设置在滑轨内,在电梯下降或者上升的过程中,减震轮能够起到辅助减震的作用,避免电梯出现严重的左右晃动问题。2、该种观光电梯轿厢减震结构,在电梯降到一层时,底部的四个阻尼减震器能够同时起到减震的作用,配合底部的橡胶板,将下降的冲击力降到最低,保证电梯下降到一楼的稳定性。3、该种观光电梯轿厢减震结构,在电梯降到一层时,四个插杆会插入在对应的插槽内,当观光电梯本体静止时,能够保证观光电梯本体静止时的稳定性,避免在一层上人或者装货时电梯出现晃动的问题,橡胶垫与橡胶板的之间非硬性接触,橡胶材料质地柔软,在观光电梯本体降落到橡胶板表面时,也避免了噪音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观光电梯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橡胶板;图3为本技术观光电梯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阻尼减震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减震轮结构示意图。图中:1、观光电梯本体;2、减震轮;201、伸缩杆A;202、弹簧A;203、脚轮;3、滑轨;4、阻尼减震器;401、上盖板;402、下盖板;403、螺栓;404、螺母;405、橡胶垫;406、销轴;407、弹簧B;408、伸缩杆B;409、插杆;5、橡胶板;6、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观光电梯轿厢减震结构,包括观光电梯本体1和橡胶板5,所述观光电梯本体1两侧均水平固定有两个减震轮2,所述减震轮2包括脚轮203和伸缩杆A201,所述伸缩杆A201上套接有弹簧A202,所述弹簧A202两端分别与脚轮203、观光电梯本体1固定,所述伸缩杆A201两端分别与脚轮203和观光电梯本体1固定,所述减震轮2设置在滑轨3中,所述滑轨3固定在观光电梯通道的内壁上,所述观光电梯本体1底部四角均固定有一个阻尼减震器4,所述阻尼减震器4包括上盖板401、下盖板402和伸缩杆B408,所述上盖板401与下盖板402之间通过螺栓403连接,螺栓403上螺纹连接螺母404,所述上盖板401与下盖板402之间通过伸缩杆B408连接,所述上盖板401与所述下盖板402上均固定有销轴406,上盖板401与下盖板402之间相对的销轴406上套接有弹簧B407,所述阻尼减震器4底部垂直固定有插杆409,所述橡胶板5固定于观光电梯最底层,所述橡胶板5上四个角均开设有一个插槽6。如图2所示,所述橡胶板5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提高摩擦力,能够保证在观光电梯本体1与橡胶板5接触后,避免观光电梯本体1出现晃动的问题。如图1所示,所述伸缩杆A201与所述伸缩杆B408结构相同,均由外杆与内杆组成,内杆插入在外杆中,伸缩杆能够将两端的物件连接,同时配合弹簧能够保证两者之间收缩,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所述插槽6的深度大于插杆409的长度,所述插槽6的槽口呈喇叭状,喇叭状的开口相对较大,便于插杆409插入到插槽6中,所述上盖板401与所述下盖板402表面均铺设有橡胶垫405,橡胶垫405能够避免在观光电梯本体1与橡胶板5之间产生硬性碰撞,起到初步缓冲的作用。如图2、图3所示,所述橡胶板5与所述观光电梯本体1底面大小相同,四个插杆409的位置与四个插槽6的位置相对应,让插杆409与插槽6能够完全契合。工作原理:在观光电梯上升下降的过程中,通过两侧的减震轮2为观光电梯本体1提供辅助支撑,减震轮2设置在滑轨3中,避免了观光电梯本体1出现严重的左右晃动问题,同时减震轮2的伸缩杆A201与弹簧A202配合,缓冲水平方向上的压力和冲击力。在观光电梯本体1下降到最底部时,底部的橡胶板5能够为为观光电梯本体1提供支撑,同时四个阻尼减震器4下方的插杆409能够插入到对应的插槽6内,这样就避免了下降后的观光电梯本体1出现严重的左右晃动问题,提高了静止时观光电梯本体1的稳定性,而四个阻尼减震器4在观光电梯本体1与橡胶板5接触的一刹那提供缓冲减震的效果,四个阻尼减震器4在观光电梯本体1底部均匀受力,将观光,橡胶板5表面的防滑纹与橡胶垫405紧密贴合,避免了硬性碰撞的同时也降低了接触时的噪音,使得减震与降噪效果达到最佳。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在观光电梯两侧固定有减震轮2,同时减震轮2设置在滑轨3内,在电梯下降或者上升的过程中,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观光电梯轿厢减震结构,包括观光电梯本体(1)和橡胶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光电梯本体(1)两侧均水平固定有两个减震轮(2),所述减震轮(2)包括脚轮(203)和伸缩杆A(201),所述伸缩杆A(201)上套接有弹簧A(202),所述弹簧A(202)两端分别与脚轮(203)、观光电梯本体(1)固定,所述伸缩杆A(201)两端分别与脚轮(203)和观光电梯本体(1)固定,所述减震轮(2)设置在滑轨(3)中,所述滑轨(3)固定在观光电梯通道的内壁上,所述观光电梯本体(1)底部四角均固定有一个阻尼减震器(4),所述阻尼减震器(4)包括上盖板(401)、下盖板(402)和伸缩杆B(408),所述上盖板(401)与下盖板(402)之间通过螺栓(403)连接,螺栓(403)上螺纹连接螺母(404),所述上盖板(401)与下盖板(402)之间通过伸缩杆B(408)连接,所述上盖板(401)与所述下盖板(402)上均固定有销轴(406),上盖板(401)与下盖板(402)之间相对的销轴(406)上套接有弹簧B(407),所述阻尼减震器(4)底部垂直固定有插杆(409),所述橡胶板(5)固定于观光电梯最底层,所述橡胶板(5)上四个角均开设有一个插槽(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光电梯轿厢减震结构,包括观光电梯本体(1)和橡胶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光电梯本体(1)两侧均水平固定有两个减震轮(2),所述减震轮(2)包括脚轮(203)和伸缩杆A(201),所述伸缩杆A(201)上套接有弹簧A(202),所述弹簧A(202)两端分别与脚轮(203)、观光电梯本体(1)固定,所述伸缩杆A(201)两端分别与脚轮(203)和观光电梯本体(1)固定,所述减震轮(2)设置在滑轨(3)中,所述滑轨(3)固定在观光电梯通道的内壁上,所述观光电梯本体(1)底部四角均固定有一个阻尼减震器(4),所述阻尼减震器(4)包括上盖板(401)、下盖板(402)和伸缩杆B(408),所述上盖板(401)与下盖板(402)之间通过螺栓(403)连接,螺栓(403)上螺纹连接螺母(404),所述上盖板(401)与下盖板(402)之间通过伸缩杆B(408)连接,所述上盖板(401)与所述下盖板(402)上均固定有销轴(406),上盖板(401)与下盖板(402)之间相对的销轴(406)上套接有弹簧B(407),所述阻尼减震器(4)底部垂直固定有插杆(40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刚张修国王璇王家庆李震蔡中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特电梯装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